论探究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820927 上传时间:2022-01-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探究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探究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探究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探究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探究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探究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雪峰小学 王运平内容摘要: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应该只是简单的概念、法则、公式的掌握和熟练的过程,应该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关注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自主探究、创新能力的提高。多年从事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我想谈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几点做法及感受。 关键词:低年级;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一、促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主体发展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有意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探究问

2、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学中,如能巧妙的编制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游戏等情境,使问题寓于其中,可使学生产生迫不及待的要求获取新知的情感,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和急于探索的动机。一年级的小朋友在课堂中容易受自己的情绪所影响,注意稳定性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兴趣的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我用“拔萝卜”的故事情境引入:森林里住着小白兔一家。有一天,兔哥哥出去玩,忽然看见一片萝卜地,这儿全是它喜欢吃的萝卜。它赶紧回家叫来兔妹妹,一起去拔萝卜。兔哥哥一下拔了38个,兔妹妹拔了25个。师:从故事中你知

3、道了什么?可以提什么问题?小朋友们踊跃发言分别提出“兔哥哥和兔妹妹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兔哥哥比兔妹妹多拔了多少个萝卜?”“兔妹妹比兔哥哥少拔了多少个萝卜?”等问题。然后指导学生就这些问题展开加减法的算法探究。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乐于解决,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纷纷动手动脑展开合作,探究问题。 可见,要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促情”是前提。在教学中,老师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一个故事、一段录像、一首歌、一个问题、一个小品等都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特定的教学情境,必要时也可以配备一些道具,以此渲染课堂气氛,唤起情感共鸣。 二、促动留给学生操作的时间,活跃学生思维 “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

4、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动手操作过程便是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中更要让学生带着实物材料走进课堂,通过他们的看看、摸摸、数数、量量等实践活动,以及摆摆、分割、拼合等操作过程,多种感官协调统一,在动手实践中去感受、探索、发现新知。 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些“1角、2角、5角”的人民币跟1元做等价的换钱游戏。学生在动手过程中边思考边记录,思维是越来越活跃,一种种拿法产生了。有的学生还想出10种、11种有的学生还发现了这几种拿法的规律同时,从各种不同的拿法中顺其自然地总结出10角=1元的关系

5、。孩子们也都为自己在操作过程中自主探索创造出来的成果而感到兴奋。 又如,在教学“找规律”时,为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我设置一道开放性试题,让学生拿出5个圆片和3个正方形图片,小组二人合作,把它们按规律排列成一行。比赛开始,小手们忙碌地移动着图片,努力地寻找自己满意的答案。在小组交流汇报中,他们展示出来的作业就像一件件独特的艺术品。在他们主动的、互相启发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获得知识、发展了能力。 再如,教学“9加几”,通过设计“9+6”这一开放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积累“凑十法”的认知表象,运用探究手段让学生主动了解新知。先让学生先数出9根小棒装到信封里,再

6、数出6根小棒装到信封里,这时,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1) 想一想,信封里一共有几根小棒?(2)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合作探究,边摆边说。再请学生把自己的想法用小棒摆给大家看,边摆边说出思考过程。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整理出以下四种情况: 一根一根数:9+1+1+1+1+1+1=15(根); 把6凑成10:6+4+5=15(根); 把9凑成10:9+1+5=15(根); 假设原来有10根小棒:10+6-1=15(根),接着小组讨论,积累“凑十法”表象。师问:从以上四种方法中,你认为哪一种方法算得快?为什么?(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最喜欢把9凑成10这种方法,因为它简便,好记,从

7、6里拿出一个1,把9凑成10,这样一看就知道是15。最后根据算式,领悟“凑十法”算理。 刚才我们先装进9根小棒,又装进6根,要求一共有几根小棒?怎样列式?(板书:9+6) 用最简便的方法计算这道题:要把9凑成10,就要先把6分成1和5,9加1得10,10再加5得15。以上“9+6”教学片段是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探究积累认知表象的思维活动,这种操作活动必然会使学生对“凑十法”算理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可见,“促动”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究精神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美国华盛顿一所大学有句名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可见,学生个性的发展需要在自主探究的土壤中才能健康的成长。做为数学教师就是要潜心创设“能激情”的情境,构建开放的、发展的数学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合作讨论、自主探究、大胆评价,质疑问难。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