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桥学院十二五期间科研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822163 上传时间:2022-01-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建桥学院十二五期间科研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上海建桥学院十二五期间科研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上海建桥学院十二五期间科研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上海建桥学院十二五期间科研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上海建桥学院十二五期间科研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海建桥学院十二五期间科研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建桥学院十二五期间科研发展规划.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上海建桥学院“十二五”期间科研发展规划升本以来,我校认真学习贯彻党和国家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科研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科研兴教、科教兴校、科学育人”的思想已逐渐成为全校共识。为了快速提升我校科研实力,落实学科发展规划,实现学校“十二五”期间的整体目标,根据国家和上海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相关精神,特制定上海建桥学院“十二五”期间科研发展规划 。一、学校科研工作的基本现状2005 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对科研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几年来,学校从民办高校实际出发,布局科研工作的发展重点,动员教师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师的科研意识增强,学术氛围日

2、益浓厚,参加科研的教师人数逐年增加。科研项目与成果有了较大突破, 2006 年至 2009年年底,学校共立项科研项目 188 个(不含教改项目) ,获得科研经费 396.85 万元。其中纵向项目 127 项,经费 338.1 万元。发表论文434 篇,其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有116 篇, SCI、 EI、 ISTP 收录的论文3 篇。发表学术专著4 本,获得国家及上海市科研奖项6 项。学科专业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学校现有国家级重点专业 1 个,上海市重点建设专业2 个。民办高等教育研究所、数字媒体研究中心、光机电一体化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的建设标志我校的科学研究有了新的发展。新闻传播、艺术设计、

3、商贸、计算机科学技术、电子工程、机电等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科研团队也正在形成中。学校已初步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学科带头人和专业骨干队伍。我校学报的成功发行为教师提供了必要的科研园地,推动了学校科研工作的开展,扩大了学校对外合作和交流。总体来看,升本以后我校科研工作开局较好,并取得一定成效,达到了本科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的基本要求。但是,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工作的需要,我校的科研与其他兄弟院校相比,还只处于起步阶段。科研参与人数少、高级别课题总量少、高水平研究成果少,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少,有实力的研究团队少、有优势的特色项目少、科研经费总量少等“七少”现象依然存在。首先

4、,参与科研的人数少。据统计,近几年来主持过课题的人数仅占专职教师总人数的 45 ,且其中一半是带有扶持性质的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个人项目。其次,高级别课题少,至今我校教师仅承担国家教育部一般项目一项,上海哲社基金项目还未有立项。第三,高水平研究成果少。虽然教师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数逐年递增,但总量依旧偏少, 2009 年全校教师人均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只有0.126 篇。 第四, 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少, 2010 年4 月统计全校正高级职称教师47位,占专职教师数的 12.7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2 位,占专职教师的 3.3% 。正高职称教师中较大部分为退休返聘教师,不再参与科研,真正能带领研究团

5、队的学科带头人较少。第五,目前能凭借团体优势获取科研项目的研究团队很少。第六,有优势的特色项目少,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我校真正有特色的科研领域和项目不多。第七,科研经费总量少,本市2005 年科研经费超亿元的高校已有5所,而我校近三年的科研经费都在100 万元左右,与公办大学相比反差巨大。总之,面对高校在创建创新型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面对建设一所合格本科院校的要求,我校的科研工作与之还有很大差距。表现在教师广泛参与科研的意识还未确立,激励教师投身科研的环境尚未形成;学科建设刚刚起步,有实力的科研团队还没有建立起来;科研管理理念滞后,科研管理制度有

6、待创新,科研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科研经费来源渠道不多,科研经费投入十分有限。为此,学校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科研工作的力度,加快发展和健全学校办学功能,提高整体办学水平,使科研工作在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和建设合格本科院校的进程中发挥关键的作用。2、 “ 十二五”期间科研工作的指导思想“十二五”期间我校科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牢固确立科研工作在学校整体建设中的地位。遵循“科研兴教,科教兴校、科学育人”的方针,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加强基础研究;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

7、向,加强应用研究。坚持科研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坚持科研为民办高等教育和学校自身发展服务、坚持科研为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服务的方向,以应用性研究和民办高等教育研究为重点,夯实工作基础,促进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学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注重培育特色,努力实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诸功能的协调发展,以科研促进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加快合格本科院校建设,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3、 “十二五”期间科研发展的主要目标2011 2015 年我校科研工作的总体目标是:经

8、过努力,在科研方面紧紧围绕建设“合格应用型本科院校”这一中心,在巩固与深化已有的科研工作成绩的基础上,注重重点学科增长点的培育,逐步拓宽科研的领域和服务对象,加强引导,培养队伍,完善制度,规范管理,积累经验,彰显特色,夯实科研基础;拓展科研空间,在学科、队伍、项目、成果诸方面实现较快的发展,并努力在重点课题研究和重点学科建设方面有较大突破,加快提升科研水平,增强科研实力;以科研为抓手积极创造条件,做好研究生培养准备,全面实现“科研强校”的目标。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承担一定数量的有影响力的重点项目学校科研项目数量应逐年增加,在层次和质量上有所提高。每年力争承担国家级(含部级)科研项目 1

9、 2 项,市级项目 34 项;进一步拓宽课题的来源和领域,加大横向课题的支持力度,争取有一定的外来科研经费投入。4、 ) 争取 1 2 学科进入市教委重点学科根据学校分阶段实施的 2008 - 2020 年学科建设规划的要求, 加快确定并优先建设“十二五”期间校级重点学科3-5 个,使之尽快进入市教委培育学科,并争取有 1-2 个学科能进入市教委重点学科,进一步完善学科结构布局;加强与其他兄弟院校合作,对有条件的学科可与之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试点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在个别办学能力比较强、学术水平比较高的学科,争取培养部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三)培养一批有一定能力和水平的科研骨干下大力气加强各学科

10、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培养。尤其要加强对高层次人才(博士)的培养和队伍的建设。要根据学校发展,逐步做到市级重点学科内有3 5 名55 岁以下正高职称的教师, 每个校重点学科至少有2 3 名 55 岁以下正高职称的教师。在“十二五”末各学科能形成以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结构合理,有一定科研竞争力的研究团队。(四) 争取出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科研激励力度,增强教师科研能力,使我校教师公开发表的论文年数量每年递增 10% 以上,核心期刊论文、论文转载与三大索引的文章每年递增;争取专著出版、专利和软件知识产权登记等方面也有突破; 平均每年获得 1 2 项国家或者上海市科研成果奖项。(五

11、)确保较多的科研经费投入进一步加大对图书、实验室、校园网、科研用房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科研条件。充分发挥民办优势,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支持科研,加强学校科研人员和机构与社会的联系,面向企业、面向应用型研究,以贡献争支持,以服务求发展, 以成果赢效益。 “十二五” 期间科研工作的直接投入争取逐步达到每年 200万元以上。(六)积极为专业学位申报创造条件为加速培养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促进我校学科专业建设的进一步的发展,十二五期间,要努力探索学科建设规律,能制定出学科建设规划,营造一定的学科环境,凝练出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学科方向,初步能汇聚成一支学科队伍。为此,学

12、校应对首批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六个本科专业,继续加大对这些专业的教育教学管理和经费投入,选择教学水平较高、办学基础良好和专业实践场所相对稳定的 3-5 个专业,积极创造条件,形成若干个校级重点培育学科, 为申报专业硕士学位打下基础 (见 ) 。四、实施“十二五”科研发展目标的主要措施(一)提高认识,增强意识,确立科研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 明确科研在高校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贯彻落实“创建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从完善学校办学功能和建设“合格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科研和学科建设的重要地位,从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在教学质量工程内涵建设中的关键性作用出发,进一步加深对开展科研工作重要意义认

13、识。认真贯彻国家 “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紧紧抓住“十二五”期间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好机遇,发挥自身优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规划,加快学校科研发展。2 进一步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广泛动员教师积极参加科研工作。加强科研工作宣传,引导广大教师正确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运用自身优势积极参与技术开发和理论创新,以科研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要把科研作为对教师评价和考核的重要内容,并逐步增加其比重,要把科研与教师职称挂钩,明晰教师的发展方向。(二)进一步抓好课题立项工作,拓宽课题来源。1 继续邀请国家及市自然科学基金办、市哲社办、

14、教育规划办、市教委科技处等有关部门领导来校作科研指导与培训,进一步为教师的申报高层次项目提供服务,提高科研项目申请的成功率,争取国家级和上海市项目立项有新的突破。2 做好上海市教委各类课题的申报组织工作,进一步加强动员与指导力度,努力为中级及以下职称教师提供科研锻炼的机会,为高职称教师申报高级别项目提供预演平台,发挥其培养、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应有作用。3 加大应用开发研究和横向课题研究力度。以应用性研究项目为重点,围绕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展贴近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更新换代需要的技术开发、理论研究。学校努力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学校教师特别是一些高层次人才与企事业单位尤其康桥地区、

15、浦东新区的科技联系,以点带面,扩大合作的领域和范围,使教师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从而也使横向课题研究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更大的支持力度。4 由民办高等教育研究所牵头,深入开展以宏观研究和院校研究为核心的民办高等教育研究,探索民办高校的发展规律,推动教育制度创新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民办教育发展规律,为我国民办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建言献策。5 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精神,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精神 ,引导教师积极开展专业结构调整、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评估等教学改革科研项目,切实提高我校教

16、学质量。(3) 进一步规范管理,提高质量1 以建设合格本科院校为契机,着眼民办机制和特色,加强制度创新,完善科研管理和服务,探索具有民办特色的科研工作模式,进一步落实科研工作各项保障措施。完善上海建桥学院科研工作考核办法 ,引导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努力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上海建桥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办法 ,提高奖励幅度,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2 构建校系两级科研管理体系,明确科研管理职责。配合学科建设工作,建立校系两级科研管理体系。科研处负责制订学校科研发展规划、建立各项科研管理制度,确保科研经费投入,为教师科研提供良好保障。科研工作应成为系的主要工作,围绕系学科

17、建设,各系应制订学科发展规划,凝练科研发展方向,构建学科团队,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承接管理各类科研项目。3 注重科研过程服务和管理,提高课题研究质量。在加强各级各类课题的申报工作同时,建立课题申报专家论证制度,提高课题申报成功率;抓好项目开题工作,建立重点课题的开题报告制度;抓好中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研究方法,落实改进措施,提高研究效率;抓好课题结题工作,加强课题验收、鉴定工作,提高课题研究质量。4 重视国家级、市级课题的研究。根据学校相关文件,加大市级以上纵向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在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配置上给予一定的倾斜,为课题研究按期保质完成提供保障。5 . 重视课题研究成果的完善和

18、推广。做好课题材料的整理、归档工作,提升研究成果质量。加强科研成果的奖励申报和推广,有效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扩大课题研究的影响。(4) 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科研实力1 广大教师要加快明确学科归属,做到“人人有学科归属” 。从自身优势和学校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研究方向,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深化研究,努力做到出成果、出成效。 “十二五”期间,承担课题直接参与科研的教师比例要增加到教师数的 60% 以上,教师参与学科建设的比例要达到 30% 以上。2 以培养校科研骨干教师为重要抓手,以“培养、引进、聘用、调整”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针为指导,深入开展“人才工程”建设,突破我校学科队伍建设中的瓶颈。

19、打破系、部门界限,柔性整合科研队伍。通过设置流动科研专职编制等措施,为科研骨干教师的培养提供条件。3 采用定期考核和优胜劣汰滚动遴选制度,多途径、多模式加快培养和选拔学科带头人、方向负责人。形成以市级学科带头人、校级重点学科带头人与研究方向负责人为骨干的队伍结构, 并逐步做到每个校重点学科至少有3 名 55 岁以下正高职称教师和一批研究骨干,建设有一定研究实力的学科团队。推广导师制,促进年轻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5) 继续加强与校外企业、高校的合作交流1 坚持走开放和联合研究的科研路子,加强校校合作和校- 所(院)的合作。由于我校科研基础比较薄弱,必须充分利用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科研力量,提高

20、课题申报成功率和项目的完成质量,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带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2 加强校企合作,扩大服务功能,拓宽应用研究领域。充分发挥学科优势,面向企业、服务企业,特别要加强与浦东新区内企业之间合作,开展科研开发与理论创新,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继续巩固和深化与企业的合作,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6) 增加投入,改善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环境1. 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建立必要的经费保障机制和合理的导向机制。学校每年下拨一定的科研专项经费直接支持课题研究工作,加大人员、场地和设备购置等所涉资金的投入, 建设 35 个校级重点 (科研) 实验室、 信息平台和研究机构, 改善科研基础设施和条件,努力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2. 进一步优化图书资料和信息资源建设,加强校园网络建设,采购充实国内外相关数据库,为教师科研提供较为完整的信息检索平台。3. 加强研究机构和管理机构的建设,发挥良好的组织和载体作用。发挥研究机构的集体力量,使之成为科研的重要阵地。 “十二五”末校级研究机构数量应达到 10 个。提高科研管理机构职能,做好科研参谋和服务工作。4. 加强学报建设,充分发挥学术平台的作用。加强科技信息工作,充分反映学校科研进展、科研成果和学术成就。科研处2010.6.1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