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和夸张的区分.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860636 上传时间:2022-01-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6.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喻和夸张的区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比喻和夸张的区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比喻和夸张的区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比喻和夸张的区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喻和夸张的区分.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雷鸣般的掌声”是比喻还是夸张有这样一个句子 “会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到底是比喻句还是夸张句, 一直以来都言人人殊,有说是比喻句,是把“掌声”比作“雷鸣” ,本体喻体都存在且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有说是夸张的,因为“掌声”不可能有“雷鸣声”那么热烈响亮,有夸大的成分。“雷鸣般的掌声”到底是比喻还是夸张我们不妨从比喻和夸张的定义入手进行分析甄别。比喻是用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辞格, 目的是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或抽象的事物加以描述,化抽象为具体, 化繁为简, 帮助人们深入的理解。并使语言生动形象, 富有文采。 比喻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1、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

2、事物;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而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 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 特征, 以增强表达效果, 也叫夸饰或铺张。夸张的作用是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比喻和夸张存在相似之处,都有不同的两个事物, 但比喻的两个事物是不同类的, 比如”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而夸张的两个事物既可以同类,也可以不同类,如“谷堆堆成山”是不同类的, “你又磨蹭了半天”都是同类指“时间” 。所以,光看句子里“有两个不同类型的事物”就觉得是“本体” “喻体”从而断定是不是比喻的方法是不妥的,如“谷堆堆成山”中的“谷堆

3、” “山”看是“本体” “喻体”其实不是。比喻和夸张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根据定义以及条件2,可以看出,比喻必须“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 而夸张是 “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 。 也就是说比喻的两个事物之间是“约等于”的关系,而夸张的两事物之间是“大于或小于”的关系。根据两者之间的区别才是弄清句子性质的正确方法。我们再来举几个例子说明。比喻句“我躺在像地毯一样柔软的草地上” , “草地”的“柔软”程度必须近似与“地毯”的“柔软”程度,相差太大就脱离实际说假话了。再如“他的脸红得像苹果” “比苹果还红” , 或“没有苹果那样红” 这个比喻就不合实际了。 反观夸张句

4、, “谷堆堆成山”或“这个房间只有巴掌那样大” ,前一个突出“高、大”后一个突出“小” ,都是夸大或缩小。那么“会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个句子到底“掌声”和“雷声”的关系是“近似于”还是 “大于或小于呢” 每一个有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这是不言而喻的问题。 再响亮的 “掌声”也顶不过震耳欲聋的“雷鸣” 。但如果觉得雷声也有小声的“闷雷” ,那是个别情况,语文规律考虑的是普遍情况下的普遍规律, 就好像排除 “谷堆堆成山” 会出现个别谷堆太大比小山丘还大的特殊个例或 “这个房间只有巴掌那样大” 会出现小孩玩的比巴掌更小的积木玩具房间一样。所以, “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个句子应当是一个运用夸

5、张修辞手法的句子,而不是比喻句。例外,把“掌声”比作说成“雷声”目的是为了突出掌声“响亮、热烈”的特点,以增强表达效果,而并非“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抽象的事物加以描述,化抽象为具体” ,因为“掌声”是耳熟能详的常见事物,少见的“雷声”对我们来说,远比“掌声”生疏抽象的多。这一点也说明它并不符合比喻句。其实, “会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个句子和“谷堆堆成山”或“这个房间只有巴掌那样大”两个夸张句的结构、形式是一样的。我们可以调整为:1、会场上响起了雷鸣般响亮的掌声。2、晒谷场堆起了山一样高的谷堆。3、只有巴掌一样大的房间。不难看出,如果句 1 是把“掌声”比作“雷声” ,那“山一样高的谷堆”和

6、“巴掌一样的房间”岂不都是比喻可见,有“像” 、 “一样” 、 “般”等词语也不是判断比喻的依据,貌似“相似”其实“不似”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知道有这些词语的句子并不一定是比喻句。综上所述,判断是比喻还是夸张,不能看有没有所谓的“比喻词” ,更不能依据有没有所谓的“两个不同类型的事物” 这个 “比喻” 和“夸张” 本来相同的特点来认为他们就一定是 “本体” “喻体” ,而应当从两者之间的区别之处去分辨,就像区分孪生兄弟一样,看相似处越看越乱,看不同处一眼分明。换句话说,就是看两个事物之间是“相似”还是“夸大、缩小” 。“相似”是比喻, “夸大、缩小”就是夸张。那么 “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

7、声” 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是比喻还是夸张我觉得可以和 “会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类比。我觉得夸张更恰当,如果像一些老师阐释的那样,拿“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人名代表大会的掌声有多响、 多热烈” 这个特殊个例而不用普遍现象来说明的话, 夸张就没有了普遍规律, 也就没有了夸张这个说法。 “你磨蹭大半天” 恐怕真有其人,“被吓破胆”也确有其事,被吓死的也大有人在,百米世界纪录保持者 9秒58的尤塞恩博尔特恐怕比“一溜烟”的速度还快吧“危楼高百尺”不过三十三米而已,怎可和摩天大厦相比当然,也许一些老师会得出,以上几个例子是“比喻” “夸张”兼之。其实看似如此,但其实“夸张” 与 “比喻” 是水火不相容的, 前面说到比喻的两个事物之间是 “约等于” 的关系,而夸张的两事物之间是“大于或小于”的关系。一个句子要么只是夸张,要么只是比喻,不存既生瑜又生亮的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