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最新角形内角和说课稿-副本.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872591 上传时间:2022-01-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最新角形内角和说课稿-副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最新角形内角和说课稿-副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最新角形内角和说课稿-副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最新角形内角和说课稿-副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最新角形内角和说课稿-副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最新角形内角和说课稿-副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最新角形内角和说课稿-副本.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三角形内角和说课稿 焦作市马村区待王学校 张小敏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三角形的内角和。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七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的内容,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也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课是安排在三角形的特性及分类之后进行的,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及解决其它实际问题的基础。教材所呈现的内容,不但重视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安排了量一量、算一算和剪一剪、拼一拼两个实验操作活动,意图使学生在动手操作、

2、合作交流中发现并形成结论。二、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一些基础知识,会用工具量角、画角,具备了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与技能基础。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可能一部分学生知道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但却不知道怎样才能得出这个结论,因此学生在这节课上的主要目标是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标准和尺度,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从知识与技能、教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拟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折一折”等活动,探索发现验证三角形内

3、角和等于180,并能应用这一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2通过把三角形的内角和转化为平角进行探究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3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和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教学难点:用不同方法探究、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五、教法学法“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知识与技能目标并不难,但我认为本节课更重要的是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领悟转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以及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同时,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不同方法的交流中,开拓

4、思维、提升能力。基于以上理念,本节课,我准备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猜想验证、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谈话激疑,引导探究;组织讨论,适时地启发帮助。使教法和学法和谐统一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教育目标之中。六、教学流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其原有认知基础上的主动建构,因此我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4个环节:(点击幻灯片)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2.合作交流,探究新知3.课外拓展,积淀文化4.应用新知,解决问题5.总结全课,完善新知(一)创设情景,以情激趣首先上课一开始,我利用多媒体出示(点击)两个三角形为比谁的内角和大而争吵,让正方形来判断谁大谁小这一富有挑战性的教学

5、情景。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让他们产生一种想立即判断出谁大谁小的强烈愿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了加深对内角和意义的认识和理解,我把正方形巧妙的融入了情景中(点击),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正方形的角,并介绍什么是内角,什么是内角和,而后引出三角形内角和(点击)(引出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并板书),这样设计也为下面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度数做了铺垫。(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这一环节的设计我是分三部分完成的:1初步猜测 牛顿曾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所以我放手让学生猜测(点击)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由于绝大多数学生有课外知识的积累,不难说出三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但猜想并不等于结论,三角形的内

6、角和到底是不是180度?(板书:?)还要进一步的验证。猜想验证是学生探究数学的有效途径。2合作验证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怎样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然后再让学生把想法付诸实践。此环节会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操作、发现的时间,让学生在探索中找到证明的切入点,体验成功。在这期间,教师走下讲台,参与学生的活动,与学生一起寻找验证的方法,对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每人都有了自己的验证方法,先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验证方法。在足够的交流之后,开始进入全班汇报展示过程,达到智慧共享的目的。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方法:A、测量方法(点击) 这个验证方法应是大多数学生

7、都能想到的,在交流汇报结果时会发现答案不统一,可能会出现大于180度、等于180度或小于180度不同的结果。此时学生会在心中产生更大的疑惑,“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底是多少度?谁的答案正确呢?”在这里教师要抓住契机,肯定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质疑的精神,把这一问题抛给学生,再次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强烈的求知欲和好胜心让学生跃跃欲试,让学生充分发表观点,最终使学生认识到测量法会有误差,看来仅用一种测量的方法来验证只能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在180左右,到底是不是180,疑问依然存在,说服力还不够,此时我顺水推舟,让用不同验证方法的学生上台汇报展示。B、撕拼法数学课不仅是解决数学问题,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点拨

8、,使数学思想的种子播种在学生的头脑中。本环节主要想实现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的教学目标。四年级学生在以往的数学学习过程中都积累了不少“转化”的体验,但这种体验基本上处于无意识的状态,只有合理呈现学习素材,才能使学生对转化策略形成清晰的认识。所以我请用撕拼法的同学上台展示撕拼的过程,学生可能会撕拼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点击幻灯)此时教师适时追问:你是怎么想到把三个内角撕下来拼成一个平角来验证的呢?因为平角是180度,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正好形成了一个平角,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度。教师可及时评价点拨:“你们把本不在一起的三个角,通过移动位置,把它转化成一个平角来验证,运用了转化策略

9、,真了不起。”从而使学生清晰的感受到数学学习就是把新知转化成旧知的过程。C、其它方法除了以上两种验证方法外,学生可能还会出现不同的验证方法,比如折一折的方法,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成一个平角来验证的方法,(点击)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撕拼方法、折拼方法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就是都运用了转化的策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一步感悟转化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各种方法的展示交流,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是不是180度的疑问已经消除,所以可以把“?”改成“。”3回归情境在学生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点击)我让学生再次对三角形内角和谁大谁小的问题作出判断:他们说的都不对,这三

10、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这个环节中,我自始至终充当教学研究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猜测,在猜测后先独立思考验证的方法,再进行小组交流。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量、撕、拼、折等一系列实验活动中理解和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个图形性质。在探索活动中,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同时也使学生学到了怎样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与方法,培养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

11、,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三)课外拓展,积淀文化 为了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积淀数学文化,用课件介绍最早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秘密的法国科学家帕斯卡(点击)让学生交流: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什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抓住契机,及时鼓励学生:在这节课中,10岁的我们就利用自己的智慧发现了帕斯卡12岁时的数学发现,我们同样了不起,老师为大家感到骄傲!(板书:!)这个感叹号不仅表示教师对学生的赞叹,更是学生对自我的一种肯定,获得成功的自豪感。【适当的引入课外知识,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机的渗透了向帕斯卡学习,做一个善于思考、善于发现的孩子。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12、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数学规律的形成与深化,不仅靠感知,还要辅以灵活、有趣、有层次的课堂训练,以达到练习的有效性。对此,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1基础练习(点击)在一个三角形中,已知,求的度数。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知52,求A的度数。爸爸给小红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70,它的顶角是多少度?【将三角形内角和知识与三角形特征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内角和知识和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图形特征求三角形内角的度数。】2、变式练习:(点击)你能画出一个有两个直角或两个钝角的三角形吗?为什么 ?【将三角形内角和知识与三角形的分类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三

13、角形内角和的知识去解释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中角的特征, 较好地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3、 拓展练习(点击)把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一起,大三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为什么?【通过两个三角形分与合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这个结论,认识到三角形的内角和不因三角形的大小而改变。】(五)总结全课,完善新知你在这堂课中有什么收获?这样用谈话的方式进行总结,不仅总结了所学知识技能,还体现了学法的指导,增强了情感体验。七、板书设计(点击)本节课板书直观形象,用?。!三个符号揭示了学生知识和思维的发展过程,同时又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总之,本节课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为主线的理念,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形成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