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879891 上传时间:2022-01-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认识钟表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认识整时和再过1小时是几时并能准确辨认出“几时过一点儿”和“快几时了”。它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上学时起床、上课、做操、吃午饭、放学、睡觉都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每天的生活中就已经潜移默化感知到了时

2、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但是因为他们认识钟表、认读时间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所以还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科学地概括认识整时的方法。教学目标:1、会认和会拨整时,并能用两种方法表示整时;了解再过1小时是几时及能辨认出大约是几时。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3、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能正确地说出整时并会用两种方法表示。教学难点:了解再过1小时是几时及认识大约几时,能辨认出“几时过一点儿”和“快几时了”。学具准备:两针钟面模型学具,课堂练习题卡。教学过程:一、猜谜激趣,导入新课(一)唱儿歌猜谜

3、语师:同学们,我们一起唱首歌,然后猜猜歌里唱的是什么。(多媒体出示:滴答!滴答!滴答!滴答!铛!铛!铛!滴答!滴答!滴答!滴答!铛!铛!铛!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谁猜到了?(钟表)对,就是我们经常使用的钟表。(二)欣赏钟表师:大家都见过钟表吗?(见过!)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漂亮的钟表。看!(媒体出示各种钟表图)同学们,看到这么多漂亮的钟表,你们想不想和它交朋友啊?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和它交朋友。(板书课题:认识钟表)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猜谜语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猜、议中营造积极、活跃、民主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投入到本节课的

4、学习活动中来。二、引导探究,掌握新知(一)初步认识钟面1、引导学生观察钟面师:同桌两人共用一块小钟表模型,请你们仔细观察,看看钟面上都有什么,然后把你的发现和你的同桌说一说。(教师巡视,引导学生)2、学生汇报。(有数、有分针、有时针,分针又细又长,时针又粗又短。教师适时板书)3、教师小结。设计意图:提供认识钟表的两针钟表模型,放手让学生观察、跟同桌说一说,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意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二)认识整时1、借助学生一天的生活情境,引出整时师:我们看钟表可以知道时间。(媒体播放学生上课情景)这是学生们在校一天的作息时

5、间。(上课)你知道你们是什么时间开始上课的吗?(8点)同学们8点是我们生活中的说法,在数学上我们把8点说成8时。(板书:贴钟面,写8时)同学们学习了一上午,不知不觉地到了中午,这时我们该干什么了?(媒体播放学生吃午饭情景)(吃午饭)那这又是几时啊?(12时)(板书:贴钟面,写12时)午饭过后,我们接着进行下午的学习,就这样充实的一天校园生活结束了,这时我们背起书包放学回家了。(媒体播放学生背书包放学回家情景)这是几时啊?(3时)(板书:贴钟面,写3时)设计意图:从学生一天的生活情境引出整时,让数学走近生活实际,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促使学生在生活经验中搜集信息,体验到数学存在于生活之中,感悟数学

6、的作用,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2、认识整时并总结方法师:同学们你们看8时的时候分针指向几?12时的时候分针指向几?3时的时候分针指向几?你们发现什么了?(三块钟面的分针都指向12。)分针指向12的时候钟面显示的时间就是一个整时。(板书:整时)比方说9时是一个整时,谁还能再说出一个整时的时间?同学们再看,为什么分针都指向12但是三个钟面表示的时间却不一样呢?(因为时针指的数不一样,时针指8是8时,时针指12是12时,时针指3是3时)。谁能说说分针指向几、时针指向几是8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8是8时)谁能像他这样说?谁还能说?谁还愿意说?谁能说说分针指向几、时针指向几是12时?那分针指向几、时

7、针指向几是3时?你发现了什么?(分针指向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同学们你们真棒,都知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那在这三个时刻里,最特殊的是几时?(12时),对,12时的时候分针和时针重合在一起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3、说整时师:那你们知道这是几时吗?(7时)你是怎么知道的?这是几时?这是几时?这又是几时?4、拨整时(1)教师示范拨一个整时:老师想要钟面上显示的时间为2时,谁能告诉老师我应该将分针拨向几,时针拨向几?(2)小组合作,同桌互拨整时。师:下面右边的同学说一个整时,左边的同学拨出来并说说你是怎样拨的。然后左边的同学

8、说一个整时,右边的同学拨出来并说说你是怎样拨的。开始!(3)学生汇报展示,教师及时评价。设计意图:通过说整时、拨整时,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钟面上的整时。5、认识电子表表示法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都是带有时针、分针的钟表,我们写整时的时候是用文字表示的(板书:文字表示法)李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种电子表。它们也都显示的是整时,你知道这个是几时吗?这个是几时呢?这个是几时?那电子表是怎么表示整时的?(电子表表示整时的时候中间两个竖着的点,后面两个0,前面的数是几就是几时)(板书)那8时的电子表形式谁会写了?(板书:电子表表示法)谁想到前面来试着写一写?(一名学生到黑板写并说是怎样想的)你们还想写吗

9、?完成你们题卡的第1题:分别写出12时、3时的电子表形式。(找两名同学到黑板上写,最后核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探究出整时的两种写法:文字表示法和电子表表示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三)巩固整时,探究再过1小时是几时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现在是几时?(10时)看!我们的分针和时针都动起来了,现在10时过1小时了是几时?(11时)11时过1小时是几时?(11时过1小时是12时)12时再过2小时是几时?(12时再过2小时是2时。)(四)探究“几时过一点儿”和“快几时了”师:同学们现在是几时?(2时)那现在这个时刻你知道吗?(媒体演示2时过一点儿)(学生汇报)这还是2时吗,这过2时了,我

10、们就说成2时过一点儿。这个怎么说?(3时过一点儿)同学们再看,(媒体演示快4时了)那这又是什么时刻?(学生汇报)这还是3时过一点儿吗,这是离4时更近了,我们就把它说成快4时了。那这个怎么说?(快5时了)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演示,让学生更加清楚过1小时是几时以及明白大约几时了,在突破本课难点的同时培养学生说完整话的能力、观察能力。三、练习反馈,巩固新知1、快乐的周末(连线)。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过周末吗?上周六小明度过了愉快而充实的一天,你知道他什么时间干什么了吗?完成题卡的第2题。2、区分两个8时。师:同学们,你们看小明那天睡觉的时间是几时?(8时)。诶,怎么同样都是8时,小明做的事

11、情却不一样呢?(小明上午8时起床,晚上8时睡觉)3、读儿歌,猜时刻,画时针:上午不上午,下午不下午。两针合一处,太阳猛似虎。这是几时?(学生汇报:12时)我们画12时的时针应该又粗又短,它指向12。公鸡喔喔催天明,大地睡醒闹盈盈。长针短针成一线,这是几时快说清。这是几时?(学生汇报:6时)你会画出6时的时针吗,画在题卡上。设计意图:通过设计有层次的练习,让数学知识回归生活实际,同时让学生明白一天有两个8时,为高年级学习24时打好基础。通过猜时刻画时针让学生认特殊的整时并根据时针的特点画出整时从而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四、拓展延伸,教师寄语1、知识拓展介绍古代的两种计时工具:日晷和铜漏壶以及简介它

12、们的工作原理。2、畅谈收获,教师寄语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学生汇报)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一段话:亲爱的同学们:时针不停地转动,时间也就悄悄地溜走了,而且再也回不来了。所以我们要做一个会安排时间并且珍惜时间的好孩子!同学们你们能做到吗?李老师也相信你们一定可以做到!设计意图:通过知识拓展丰富本节课数学学习的文化历史内涵;让学生谈收获,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体会成功的快乐。教师寄语从情感上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84页、85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观察与对比中会认、读、写

13、整时。2、培养学生观察与表达的能力。3、沟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引导学生感受时间的宝贵,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按时作息。教学重点:认整时、记录整时。教学难点:特殊时刻的认识。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引入新知1、创设数宝宝情景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认识钟表(2)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自主学习认识钟面(1)学生自己观察钟面,思考钟面上都有什么。(2)提问:谁知道钟面上的这两根针叫什么名字?它们长得一样吗?(3)学生在其他钟面上指出时针和分针。(4)演示时针、分针旋转的方向,学生用小手指模仿操作。2、归纳总结认识整时(1)依次出示三个钟面,分别提问:这是几时?现在时针指向几?分针指向几?(2)分析比较找出规律,提问:学习了这三个钟面,请你比较一下,这三个钟面的时针和分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3)归纳总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板书)(4)巩固新知:拨一拨,说时刻。(5)认识电子计时法(三)巩固练习拓展新知1、投影出示教材85页的第一幅图(1)提问:小明几时在做什么?师生共同完成其他几幅图。投影展示,全班交流。(2)问:小明9时在干什么?同样是9时,为什么做的事却不同?2、判断时间3、过几小时是几时?4、拓展新知你知道吗?(课件展示书上85内容)(四)全课小结【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