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笔记地球的圈层结构.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880929 上传时间:2022-01-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笔记地球的圈层结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地理笔记地球的圈层结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地理笔记地球的圈层结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地理笔记地球的圈层结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地理笔记地球的圈层结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笔记地球的圈层结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笔记地球的圈层结构.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考点06 地球的历史 地球的圈层结构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1 .地球的历史:约有46亿年2 .认识途径:研究地层是最主要的途径3 .地层()含义: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2)沉积岩地层特点 具自明显的层理构造:一般先沉积的层在下,后沉积的层在 上0常含有化石:沉积物中含有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分布规律: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研究意义:通过研究地层和它们包含的化石,可以了解地球 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4 .地质年代表概念:科学家对全球各地的地层和古生物化石进行了对比研究 发现地球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 段、岩石年龄等,科学家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宙、代、纪

2、等 时间单位,进行系统性地编年,这就是地质年代表。二、地球的演化历程1 .前寒武纪()时间:自地球诞生到距今541亿年,包含冥古宙、太古 宙、元古宙,约占地球历史的90%。2演化特点大气演化:由原始大气的无氧环境演变为有氧环境。 用勿演化:由原核生物演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地贡矿产:重要的成矿时期,大量的铁、金、锲、铭等矿藏 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地层中。2 .古生代()时间:距今541亿年2.52亿年,可分为早古生代和晚古生 代。2演化特点 游击演化:地壳运动剧烈,形成联合古陆。俾I演化 地贡矿产:晚古生代是重要的成煤期。 维:古生代末期,发生了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 件,几乎95%的

3、物种从地球上消失。3 .中生代()时间:距今2.52亿年6 600 万年,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 白垩纪。2演化特点 游击演化: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解体,各大陆向现在的 位置漂移。动物:爬行动物盛行,后期向鸟类发展,出现小型哺乳动物 生物演化 植物:裸子植物占主要地位地贡矿产:也是主要的成煤期。 狄:中生代末期发生了物种大灭绝事件,绝大多数物种从地球上消失,包括我们所熟知的恐龙,成为中生代结束的 标志。4 .新生代()时间:距今6 600万年至今,分为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 2演化特点 游击演化: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了 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被子植物高度繁盛生物演化,哺乳

4、动物快速发展,?生物界逐渐呈现现代面貌 第四纪出现了人类三、地球的圈层结构1 .地球的内部圈层0划分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地震波主要分S横波和P纵 波。2两个不连续界面 划界面,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古登堡界面,横波完全消失,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3三大圈层的划分地壳、地幔、地核(4 )岩石圈由两部分构成:地壳和上地幔顶部。注意:地壳厚薄不均,陆地部分地壳厚,海洋部分地壳薄。在陆地上,高原、山地的地壳厚,平原、盆地的地壳薄。2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1)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成 分是氮和氧。(2 )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3 )生物圈构成:

5、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四、地球的演化历程1、地层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化石是记录地球历史 的“文字”。在正常情况下,地层是按顺序排列的,老的地层在下, 新的地层在上,呈水平状态。研究地层的性质、厚度、相互关 系以及地层中的化石,可以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2生物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进化的。不同年代 的地层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而相同年代的地层里往往保存着 相同的或相近的化石,如含有三叶虫、大羽羊齿化石的为古生 代地层等。2、根据地层和化石推断地理环境根据地层的组成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所含的化石,可以推知沉积物沉积时的环境特征,如

6、由珊瑚礁组成的石 灰岩,可以推知其沉积时的环境是温暖广阔的浅海地区;由丰 富植物化石组成的含煤地层,可以推知其沉积时的环境是湿热茂密的森林地区。3、生物的演化顺序0单细胞生物一多细胞生物2原核生物一真核生物3菌藻植物一蕨类植物一裸子植物一被子植物4海生无脊椎动物一海生脊椎动物(鱼)一两栖动物一爬行 动物一哺乳动物一人类例1 :地球自形成到现在,经过漫长的演化历程,在地壳、动物、植物等方面,都发生了有规律的变化。结合所学知 识,回答12题。1 .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 .蕨类植物一被子植物一裸子植物B .三叶虫一鱼类一恐龙C .元古宙一古生代一太古宙D .哺乳动物一爬行动物

7、一两栖类2 ,下列有关地壳演化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在前寒武纪联合古陆形成B .在古生代形成了大量的金属矿产C .中生代是重要的成煤时期D .在新生代形成了环太平洋沿海地区的高大山系解析:第1题,从时间来讲,由老到新为太古宙、元古宙 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从植物来讲,由老到新为藻类植物 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从动物来讲,由老到新为无 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时代;三叶虫为古生代早期生物, 鱼类为古生代晚期生物,恐龙为中生代生物,故B选项正确。 第2题,联合古陆形成于古生代后期,A 选项错误; 在前寒武纪形成了大量铁、金等金属矿产,B 选项错误; 地

8、质历史上有两个重要的造煤时期,一个是古生代后期, 另一个是中生代,但中生代是主要的成煤期,C选项错 误;新生代形成了现代地球的基本面貌,在此时期落基山、安第斯山等环太平洋高大山系逐渐形成,故D选项正确。答案:1B2.D五、地球的圈层结构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固体表面以 下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不连续深度地震波的速特征置层名称面(km)度变化地壳莫霍界平均固体外壳;厚度上面17陆地33 km处最小,具中大陆地纵波和横波地壳较厚,大洋幔速度明显加地壳较薄地快固态:上地幔上幔下部存在一个软流地古登堡层,物质处于熔幔界面2 9002 900 km处纵融状态;温度、波速度突

9、然压力、密度增大下降,横波 呈熔融状态(液地 核消失态)核 内呈固态,压力、核密度很大例2:206年9月27日,印度尼西亚龙目岛的林贾尼火山爆发,火山灰柱高达2千米,导致半空布满火山灰。据此回答1 2题。1 .岩浆物质冲破了岩石圈的束缚后才喷发出来。关于岩石圈 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B.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C.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2 .火山灰漫天飞扬,对地球的外部圈层产生了很大影响。 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B.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 .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底部D .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与地球的内部圈层 没有关系答案:1 . C 2 . B解析:1 .岩石圈是由岩石构成的,它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软流层以上)。岩石圈和地球的生物圈关系密切, C正 确。2 .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A 错误; 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B正确;生物圈是地球表 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 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C错误;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 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同时它们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关系也较密切,D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