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棉花早衰的原因有.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973145 上传时间:2022-01-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8.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致棉花早衰的原因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导致棉花早衰的原因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导致棉花早衰的原因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导致棉花早衰的原因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致棉花早衰的原因有.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导致棉花早衰的原因因病导致的早衰棉花病害以黄枯萎病危害最普遍、最重。发病与温度关系密切,枯萎病在苗期地温20左右时开始出现病状,25 30 时病情受抑制。黄萎病发病温度较枯萎病高,所以发病高峰较枯萎病晚,气温25时发病率高,28以上时病情缓解,这一时期,如果降雨多,田间湿度大,病情将迅速蔓延。一般每年 78 月份发生普遍。营养失衡导致的早衰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农村耕作习惯的改变, “卫生田”大量出现, 忽视有机肥, 只靠施用化肥, 从而导致土壤营养失衡, 土地后劲不足,抗灾能力明显下降。生育期载负过重导致的早衰棉花开花现蕾以后,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 结铃过多,导致生理负荷重,营养跟不上

2、,植株抗性降低。而这一时期又正是黄枯萎病高发期。从而导致早衰。耕作栽培导致的早衰由于产棉区大面积种植棉花, 导致轮作困难, 重茬现象严重。在地势低、排水不良的地块,棉花根系发育不良,抗生菌数量较少,病菌积累严重,从而导致早衰。防治棉花早衰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选用抗病品种选种时要选用经有关机构审定的多抗品种, 严禁从重病区调入未经检疫合格的种子,种子最好要脱绒包衣处理。合理轮作与深耕棉花最喜生茬种植。 间隔 45 年内未种植过棉花的田块, 可通过深耕,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植株健壮生长,防治早衰。加强田间管理棉田采用间歇式灌溉是最佳灌溉方式, 这样可以增强溉以。 灌长菌生物、抗生微生于有利境,这样

3、际环根性,改善透气土壤后,土壤易板结,这时要结合中耕培土。种植前最好把有机肥施足,生长期间补充化肥。一般增施磷钾肥,稳施氮肥。前期氮肥施用过大,容易导致旺长和坐桃不稳。由于磷在土壤中流动性差,加之利用率低下,因此,磷肥施用对防治棉花早衰也极其重要, 如果底肥施用磷酸二铵, 那么棉花整个生育期状况将明显改善。含腐殖酸的化肥种植、追施时也应优先选择。另外,加施硼锌、微肥,中后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对防治棉花早衰,都有很好的效果。药剂调控对于病虫害要适时防治, 控制蔓延。 发现病株及时处理。 针对棉花的各个生育期要适时化学调控,使植株向着健壮、高产方向发展。棉花早衰原因分析及对策棉花早衰可降低产量1

4、020%,严重时甚至达到30%以上,同时又降低了棉花的品级,成为制约棉花单产提高的一大障碍因素。1、棉花早衰的症状表现棉花早衰症状的表现是“未老先衰”,是地膜棉生产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它是指棉花尚处于开花结铃盛期, 但其根系已提前衰老, 其外部表现为叶色褪绿变黄,7 月中旬红花到顶,主茎红茎到顶,严重时叶片脱落成光秆,后期成铃不能正常吐絮。植株矮小, 提前衰老、 枯萎, 蕾、 铃脱落严重, 僵瓣、 干铃增加。 果枝果节少、封顶早,生长无后劲,上部空果枝多,提前吐絮。经调查,早衰棉田的果枝比正常棉田少 40%,总铃数比正常棉田少30%以上。棉花早衰的原因 2根系早衰宽膜及超宽膜植棉,由于膜内温度较

5、高,造成侧根多,根量大,主根分布浅,030cm土层根系量占总根量的80%, 010cm土层内的根量占总根量 的 35%。生育后期,根量迅速下降,根冠比小,根系活力下降,吸收肥力能力降低,对水肥敏感,此时水肥供应不足,造成根系不可挽回的损伤而形成早衰。缺肥 肥料施用量不足,造成棉花生长后期脱肥形成早衰。棉花进入开花结铃期, 其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均进入高峰期, 如果前期施肥量不足, 又不能及时足量施用花铃肥, 即导致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矛盾加剧, 造成早衰。 对本团施肥量分布的调查表明,苗期和蕾期施肥量过重占6075%,而到花铃期按计划施肥量又不足,造成后期棉花脱肥,生长衰弱,叶片发黄,脱蕾脱铃严

6、重。缺水水分供应不足, 特别是中后期缺水, 最易引起早衰。 棉花的需水规律是苗期约占74%,蕾期约占1220%,花铃期约占4555%,吐絮期约占1020%。所以花铃期水分供应不足,容易引起早衰。本团棉花在7 月 20 日以前,轮灌周期较快,一般78天,灌量也较好;在5070m3/667m2。7月底至8月上旬出现了多年不遇的高温, 受水资源限制, 出现水分供应不足, 影响了上部棉花授粉,蕾铃干枯脱落,造成早衰。土壤板结,耕层浅多年来随着棉田化肥量的增施,有机肥料的减少,土壤板结程度逐年加重。 加上目前采用小白龙灌溉, 中耕次数普遍减少, 一般仅在头水中耕一次或两次, 头水以后就不再中耕, 由此造

7、成土壤的通透性大为降低, 影响棉花根系正常发育,根系分布较浅,吸收能力减弱,造成早衰。品种的抗逆性和适应性差异 目前棉花品种繁多, 我区主栽中棉所42 号、 辽棉18号、217、 297-5 和杂交棉等棉花品种,在同等环境、气候条件下,适应,表现出程 217 和 297-5 号、辽阳、 42 性和抗逆性表现比较差的品种依次是中棉度不同的早衰现象, 杂交棉表现好、 适应性强。 如果不了解和掌握不同棉花品种的生育特点,在栽培和管理上采用统一的栽培模式,就会降低其抗逆性和适应性,造成早衰。病虫危害棉花病虫会破坏棉花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生育进程,消耗棉花体内的营养物质,使棉花生长发育受到抑制,蕾铃脱落。尤

8、其在棉花中后期受到棉蚜、红蜘蛛和棉铃虫的危害,能造成棉花叶片功能衰弱,从而使棉花早衰。3 预防棉花早衰的措施促进根系生长 棉花根系生长特点对管理的要求是:苗期长根、扎根;蕾期发根、扩根,初花前根系基本建成;花铃期根系增重增粗,根毛大量发生;吐絮期根系机能衰退在管理上,苗、蕾期要促根,花铃期要保根,吐絮期要养根。因此在播后遇雨或土壤板结的棉田要加强中耕和深中耕, 增加土壤的通透性, 使土壤的水、肥、气、热协调,促进根系的生长。合理施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及品种特性,坚持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和精准施肥技术,使棉花各生育阶段所需的养分能及时、足量、均衡地得到供给,确保棉花生长发育的正常进行。同时坚持“两头重

9、、中间轻”的施肥原则,即全层足量深施基肥,严格控制蕾期氮素化肥的投入,重施花铃肥,为多结伏桃,早结秋桃服务;补施壮桃肥,为桃大质优、防早衰服务。合理灌溉 棉花生育期间的灌溉可依据生育进程 (如蕾期、 花铃期等需水特性) 、土壤水分状况 (滴灌棉田土壤水分含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65%应滴水)和棉株形态特征特性 (蕾顶住置、 主茎生长速度及红茎比、 棉株的花位等) 综合确定。 “水是命又是病” ,浇好,差棉花也可变成好棉花,增产;浇不好,好棉花也可变成差棉花,减产。.改善土壤质地 在目前地下水位高,土壤板结加剧,通透性差的情况下,要以 疏通排渠,深耕松土,增施有机肥为主。同时有条件的还可结合轮作倒荏,种植 绿肥加快土壤改良进程,增强土壤的水、气、热比例,为棉花根系向纵深发展创 造有利条件。防治病虫害棉花品种一定要注意选择抗病和具有抗逆性的高产品种。重视综 合防治,延长叶片功能期。合理补施押肥,以增强棉株的抗病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