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最苦与最乐学案设计新人教版20180605278.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397987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最苦与最乐学案设计新人教版2018060527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最苦与最乐学案设计新人教版2018060527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最苦与最乐学案设计新人教版2018060527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最苦与最乐学案设计新人教版2018060527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最苦与最乐学案设计新人教版20180605278.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5最苦与最乐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略读课文,圈点勾画文章主要信息。2.理清文章思路,分析论证方法,把握中心论点。3.树立对家庭、社会、国家、自己的责任感。 学习过程一、了解作者梁启超(18731929),字,号,别号,思想家、,广东新会人。著作有。二、整体感知1.给加点的字注音。恩惠() 如释重负()契约()揽()卸却()监督()2.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 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三、细读课文1.作者开头提到了哪些事,它们是最苦的事吗?2.作者举了哪些例子证明自己“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的?3.梁启超在本文中列举了许多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诸圣诸佛

2、的悲天悯人的事例,你是怎样看待他们的“苦乐观”的?请你结合课文的具体语句来谈谈。4.本文的题目是最苦与最乐那它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吗?5.本文的语言有“语言平易,亲切,如拉家常”的特点,主要借助不同的句式、修辞手法、论证方法来体现, 分析下列各句的好处。(1)开头五个设问句的作用。(2)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是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3)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四、拓展延伸 我们通过分析

3、明确了作者的观点,懂得了责任的重大,那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负有怎样的责任?参考答案一、了解作者卓如任公饮冰室主人学者饮冰室全集二、整体感知1.hushqlnxid2.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生最大的快乐是:责任尽了,算是人生第一乐事。三、细读课文1.贫知足;失意安分;老、死达观。作者认为它们可以从心态上、观念上去排解。2.从个人对他人的责任(承诺未完、欠人钱、受人恩惠、得罪人等)再延伸到对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于对自己都有责任,一旦应尽的责任没有尽,这种痛苦无法解脱。3.“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

4、是卸了就没有。”“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快乐之权操之在己”。这些认识超越了古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与民同乐”之类的苦乐观,将承担社会责任,完成社会责任作为一件最大的乐事来谈,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观。4.不是,它是本文的论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5.(1)这五个设问句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把苦乐与责任的关系阐述得有条不紊,令人信服。同时,虽然本文谈的是严肃的话题,但由于设问句的运用,使得文章的语言凝重却不呆滞,有一股灵动之气。 (2)这段话用古语、俗语形容尽责后的快乐心情,浅显易懂,趣味横生,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3)这段话把一个人未尽责任的痛苦心情刻画得如此生动,其实是在阐述“人生最苦的事是未尽责”这一道理,这样亲切的语言,就像一个长者在与读者促膝谈心,娓娓道来,没有一点盛气凌人的说教口吻。四、拓展延伸提示 从学生、子女、国家公民等角度作答即可。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