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疾病的生化检验.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987203 上传时间:2022-01-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胆疾病的生化检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肝胆疾病的生化检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肝胆疾病的生化检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肝胆疾病的生化检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肝胆疾病的生化检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胆疾病的生化检验.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肝胆疾病的生化检验血浆蛋白测定: 血清总蛋白( TP) 清蛋白( Alb ) A/G 的测定参考区间:总蛋白:6080g/L清蛋白:3555g/l球蛋白:1532g/LA/G:(1.5 2.5)/1临床意义: 严重肝病时,肝合成分子量小的蛋白质能力降低,血中清蛋白浓度降低减少;而免疫系统、单核巨噬细胞合成球蛋白增加,导致 A/G 比值降低。严重时会出现A/G 比值小于 1,称为 A/G 比值倒置,表示肝功能损害严重。转铁蛋白(TRF)测定: 参考区间:男:5077umol/L女:5477umol/L临床意义: 遗传学血色素沉积症,

2、铁沉积在全身各组织器官,其中以肝常见,而影响功能。实验室检查发现血清铁、铁蛋白上升,转天蛋白饱和度大于50%时,有助于该病早期诊断、治疗。血清酶测定: ALT 、 AST、 ALP 、 GGT、 MAO 、参考区间:ALT:540IU/L临床意义:ALT在肝细胞中含量的较多,且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的可溶性部位。当肝受损时,此酶可释放入血,致血中该酶活性浓度增加。 ( 1 )肝细胞损伤的灵敏指标;( 2)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脂肪肝(3)其他疾病或因素也会引起ALT 不 同程度增高。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参考区间:540IU/L临床意义: AST 在心肌细胞内含量较多, 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时, 血清

3、中AST活性增高。一般在发病后612小时之内显著增高,1648小时达到高峰,35天恢复正常。血清中的AST也可来源于肝细胞,各种肝病患者也可引起血清中 AST 的升高, 有时可达 1200卡门单位,中毒性肝炎患者还可更高。肌炎、胸膜炎、肺炎、肾炎等患者血清AST 也可轻度增高。碱性磷酸酶( ALP )的测定:参考区间:男:112岁500U/L; 15岁以上 40150U/L女:112岁500U/L; 1215岁750U/L成人:40100U/L临床意义: ALP 可作为肝胆疾病和骨骼疾病的临床辅助诊断指标。 肝胆疾病、急性或慢性黄疸型肝炎、肺癌等血清酶活力可增高。骨骼肌病由于骨的损伤或疾病使成

4、骨细胞所含高浓度的 ALP 释放入血,引起血中 ALP 活力增高。 ALP 减少较少见,主要见于呆小症、成骨不全症、磷酸酶过少症、维生素 C 缺乏症等。血清胆红素 (TB) 测定参考区间:血清总胆红素:3.417.1umol/L血清结合胆红素:0 3.4mmol/L临床意义: ( 1 ) 血清总胆红素测定的意义: 黄疸及黄疸程度的鉴别:溶血性、 肝细胞性及阻塞性黄疸时可引起血清总胆红素升高; 肝细胞损伤和预后的判断; 新生儿溶血症; 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数种继发性贫血,血清总胆红素减少。( 2) 血清结合胆红素测定的意义: 结合胆红素与总胆红素的比值可用于鉴别黄疸类型。比值0.2,见于溶血性黄疸、

5、阵发性血红蛋白尿、恶性贫血、红细胞增多症等;比值 0.40.6,主要见于肝细胞性黄疸;比值0.6,主要见于梗阻性黄疸。血清胆汁酸(TBA )测定参考区间:012umol/L临床意义: TBA 测定对肝病的诊断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1) 急 、 慢性肝炎: 急性肝炎时TBA 显著增高, 可达正常人水平的10100倍。空腹TBA和餐后2小时总胆汁酸(P-TBA) 测定对慢性肝炎的分型、 监测、 预后和疗效判定有重要意义。( 2) 肝硬化: 肝硬化时, 血清 TBA 在肝硬化的不同阶段均增高,增高幅度一般高于慢性活动性肝炎。( 3) 胆 汁淤积:血清 TBA 测定对胆汁淤积的诊断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4) 乙 醇性肝病:乙醇性肝病血清TBA 可增高。( 5) ( 6)4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