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复习提升+专题强化练一(解析版).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003916 上传时间:2022-01-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5.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复习提升+专题强化练一(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复习提升+专题强化练一(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复习提升+专题强化练一(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复习提升+专题强化练一(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复习提升+专题强化练一(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复习提升+专题强化练一(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复习提升+专题强化练一(解析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复习提升+专题强化练一C.水能资源D.年降水量复习提升澜沧江一湄公河流域发源于我国青海省唐古拉山,向南流至云南省南腊河口出境,改称湄公河,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南注入太平洋。据此完成下面三题。pSflO卜唯:1建50嗨鼠 制hooo it溺 lonll一 1500 g5 K / f 人 口密度TOGO AY入口总量、-WO门,演手用正式超w或阿巡程加图1澜沧江一湄公河流域人口密度一高程分布图图2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分布比例与坡向关系图1 .澜沧江一湄公河流域()A.人口密度随高程变化并不明显B. 0 400米人口分布随高度上升而迅速增加C. 5000米以上可能有大片无人区D.流

2、域人口分布的态势是南疏北密2 .与该流域人口分布关系最密切的是()A.太阳辐射能B. 土地利用方式3 .由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分布比例与坡向的关系可知(A.与村级居民点相比乡镇级居民点趋向采光好的方向B.坡向对居民点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降水时间C.居民点在坡向的选择上与山体走向无关D.乡镇级居民点分布比例最小的方向是正北人口年龄结构对区域发展至关重要,其中20-39岁的黄金年龄劳动力最具经济活力。读我国某市1990-2015年不同年龄段人口占全国同年龄段人口比例统计表,完成F面两题。年份年龄段占全国同年 龄段人口比低1900 华019 岁WHO年2039 岁1*1g2015 隼2544 岁14 .该市

3、()A. 1990-2010年青壮年比重持续上升B. 1990-2015年老龄化程度不断减轻C. 1990-2010年处于黄金年龄的劳动力大量迁入D. 2010-2015年有经验的劳动力出现回流5 .据此推断,2010年后该市()A.基础设施改善B.生态环境趋好C.生活成本降低D.就业机会增多人口压力指数分为人口经济压力指数和人口资源压力指数。一个地区的人口经济2012*11 2012 2m 2014 3015 2016 20l7iTi或人口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人均经济或资源指标除以该地区相应人均指标后所得的 比值,读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口经济压力指数和人口资源压力指数统计表。 完成下面

4、两题。东部中部西部全国AJ1经济压力指数0.701.31I.5S1.00人口贯源压力指数1.3()0.931.016 .下列关于表中人口压力指数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人口压力指数大于1,说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富裕人口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超载人口压力指数大于1,说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超载人口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富裕A.B.C. D.7 .针对我国东、中、西部人口压力的差异,应采取的措施是()A.中、西部地区控制对东部地区的资源输出8 .东部地区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技术和资金的输出C.采取有效措施限制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D.促进中、西部地区服务

5、业的快速发展专题强化练一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问题一、选择题。读2011-2017年厦门市人口出生率变化图,完成下面两题。1 .推测2013年以来厦门市人口出生率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环境更加优越B.经济发展加快C.经济结构调整D.生育政策调整2 .厦门市人口出生率上升对下列行业影响较弱的是 ()A.妇婴用品B.能源开采C.早教行业D.家政服务下图示意某国2012-2016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与净增人口数量,读 图回答下面两题。3 . (2019山东潍坊高三二模,)下列关于该国2012-2016年人口变化的说法, 正确的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但人口总量一直在下降B

6、.净增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但人口死亡率仍然很高C. 2012-2013年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的变化D. 2015-2016年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鼓励生育政策的实施4 .该国最有可能是()息和生育率2,0roo0oe oMJB4H k* I I格兴擀淞年份A.印度B.俄罗斯C.美国 D.巴西人口机会窗口期又称人口红利,是指人口负担系数小于或等于50%的时期。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下图为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人口机会窗口期示意图(含预测)。读图完成下

7、面两题。切如0 加000 74 0016ng5()5 .我国人口机会窗口期后非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7 .图中代表二孩总和生育率的曲线是()a. Ib. n cmd. iv8 . 2016年我国总和生育率波动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生育政策的调整B.育龄妇女人数的减少C.传统风俗习惯的影响D.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下图为1953-2015年我国总人口和儿童人口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A.新出生人口不断增加B.人口死亡率不断降低C.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D.人口年龄结构的时间变化6.随着人口机会窗口期过去(A.劳动密集型产业消失B.就业压力增大C.高科技产业必然快速发展D.部分高耗能产业

8、淘汰总和生育率是指某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的平均生育子女数。为比较不同时期妇女的各孩次生育率水平,可将各孩次总和生育率相加得到总和生育率的合计值,用于人口的长期宏观决策。下图示意2006-2016年我国的总和生育率、9. (2019湖南岳阳一中高三测试,)由图可知,我国 ()A.儿童总人数持续减少B.儿童人口所占比例先升后降C.总人口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一孩总和生育率、二孩总和生育率和多孩总和生育率曲线。据此完成下面两题。D. 2000年后,总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10.根据上图推断,下列关于我国人口说法错误的是 ()A.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B.青壮年所承担的养老压力越来越大C.儿童

9、人口比例下降,所以要全面放开计划生育政策D. 1982年后,儿童人口数量减少,与计划生育政策有关二、综合题1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出生人口性别比,通常以每出生100个女性人口相对应出生的男性人口的数值来表示。国际上通常将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正常范围定为102-107,超出这个范围则被视为异常。男女性别平等协调发展,是社会公正的重要体现,是家庭、社会和谐稳定的 前提。性别比问题不仅关系到人口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也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 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问题。下图为1980-2015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趋势(数据来自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出生人u性刷出 125112(7A I 15i

10、1X -I HL - A- A /叫丫*Il 毋卜. 一 .赛?通卷先j其酸货航潺诲淤六市价(1)据图归纳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特征。(2)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总体失衡的原因。(3)简述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可能带来的影响。答案复习提升1. C读图1可知,0400米人口分布随高度上升而迅速下降;人口密度在高程 14002999米先上升后降低,变化明显;5 000米以上人口总量很小,人口密度接近 0,说明有大片无人区;澜沧江一湄公河自北向南流,海拔北高南低,人口分布随海 拔降低波动增加,说明人口分布南密北疏。故选 C项。2. B湄公河下游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以水稻种

11、植业为主,人口密集;澜沧江 上游地区山高谷深,地表崎岖,以林牧业为主,人口稀少,所以土地生产力较大的地区,人口较密集。因此与该流域人口密度分布关系最密切的是土地利用方式。故选 B 项。3. A读图2可知,在向阳方位东南、正南乡镇级居民点较村级多,说明乡镇级居民 点对坡向的选择更趋向采光好的方向。坡向对居民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采光时间上, 较长时间的采光对农业生产和生活有利。 澜沧江流域山体多为西北一东南走向, 居民 点分布在偏东、偏南坡的比例较大,分布在偏西、偏北坡的比例较小,说明居民点在 坡向的选择上与山体走向有关。乡镇级居民点分布比例最小的方向是西北。故选 A 项。(4)请结合实际情况,提出

12、缓解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现状的有效对策。4. D读表格信息可知,2015年该市25-44岁年龄段人口占全国同年龄人口比例为1.96%,比2010年20-39岁黄金年龄劳动力所占比例有所增长, 说明有经验的劳动力 出现回流,D正确。5. D结合上题分析可知,2010-2015年有经验的劳动力出现回流,说明该市就业机会 增多,有经验的劳动力回乡也能够获得很好的经济收入,D正确。易错提示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文因素,其中经济因素往往 对人口迁移起着主导作用。6. D人口压力指数大于1,说明环境压力大,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超载,错, 对。人口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环境压力小,资源环境承

13、载力相对富裕,错,对。7. B中、西部地区人口资源压力指数较小, 应加大对东部地区的资源输出,A错误。 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经济压力指数小,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技术和资金 的输出,B正确。问题在发展中解决,不能限制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C错误。应 促进中、西部地区资源开发等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D错误。易错提示 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有自然资源、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人均消费水平等。开放程度越高,则区域可使用或交换的资源越多,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人均消费水平越高,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专题强化练一一、选择题1. D 2013年以来我国生育政策调整,开始逐步放开二孩生育政策,

14、 二孩生育增长 明显,推动了人口出生率持续上升,D对。2. B厦门市人口出生率增长,导致对妇婴用品、早教行业和家政服务的需求增加 人口增长影响的产业链和能源开采关联较小,对其影响较弱。3. C读图可知,该国2012-2016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人口总量先降后升,A错误;净增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但人口死亡率较低, B错误;2012-2013年人口 增长率变化幅度约等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幅度,且均为负值,因此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的变化, C正确;和201年2015年相比该国20152016 年人口增长率变化很大,而此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人口增长应该是机械增长(比 如

15、移民等),D错。故选Co4. B该国2016年净增人口约为50万,此时增长率约为3%0,据此可以推测该国人 口过亿,是人口大国,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是负增长,人口增长缓慢。巴西、美国、印 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长期处于正值,所以该国最有可能是俄罗斯。选 Bo5. D据图分析可知,我国人口机会窗口期后非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不断增多,这与我 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新出生人口数量长期处于低值和随着时间变化人口年龄结构 变化有关,D正确。6. D据图分析可知,人口机会窗口期过去后劳动年龄人口比例降低,就业压力可能 减小,B错误;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升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减少,但不会消失, A错误;随着人口机会窗

16、口期过去,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状况会改变,部分高耗能 产业会被淘汰,高科技产业是否会快速发展取决于是否有巨大的资金、科技投入,不会是人口机会窗口期过去的必然结果, C错误、D正确,故选Do7. C由材料可知,总和生育率包括一*孩总和生育率、二孩总和生育率和多孩总和生 育率,因此曲线I代表总和生育率。2015年之前我国实行单独二孩生育政策,故2015 年之前,一孩总和生育率较高,且高于二孩总和生育率,多孩总和生育率最低。2015 年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因此二孩总和生育率从 2015年开始有所上升,故图中代 表二孩总和生育率的曲线是HI,故选 Co8. A 2015年我国实行了全面二孩政策,人口

17、生育政策的调整,导致2016年二孩总和生育率和总和生育率升高,故选 Ao9. B根据图示数值可知,儿童总人数先增加,后减少;儿童人口所占比例先上升, 后下降;我国总人口的增长速度逐渐减慢;2000年后,总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减慢。故B项正确。10. C根据图示推断,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人口老龄化严重,青壮年所承担 的养老压力越来越大;儿童人口比例虽然下降,但仍要坚持计划生育政策,应有计划 调整,并非全面放开;1982年后,儿童人口数量减少,与计划生育政策有关。故 C 项符合题意。二、综合题11. 答案(1)自1980年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波动上升,总体偏高;1985年后 出生人口性别比开

18、始超出正常范围,并且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2000年左右出生人口性别比稍有回落,但之后一直处于偏高状态;2008年出现拐点以后,出生人口性别比开始下降,但仍然很高。(2)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造成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状;重男轻女生育观的影响;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使B超技术越来越普及,为人为选择性别提供了可能;计划生育限制了生育的数量,力口居U 了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失衡;一些 偏僻落后的地区存在女婴瞒报、漏报以及溺弃女婴的现象。(3)婚姻困难,就业困难;犯罪现象增加,影响社会和谐;政府财政负担加重。(4)提高女性社会地位,宣传男女平等的思想,转变男孩偏好的生育理念;健全法律 法规,加强行政执法管理,严禁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减轻民众“养 儿防老”的危机意识。解析(1)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特征可从图中直接读取, 注意分时间段分析。(2) 出生人口性别比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传统观念、科技发展水平、性别歧视、生育政策等均有关系。(3)根据材料分析可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可能导致婚姻困难, 就业困难;犯罪现象增加,影响社会和谐;政府财政负担加重。(4)缓解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现状的有效对策可以从转变思想观念、健全法律法规、完善社会保障制 度等方面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