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ppt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030494 上传时间:2022-01-3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核心突破,知识梳理,考点精练,素能提升,考试标准,知识梳理,一、分离与提纯1.分离:把混合物中几种物质分开,每一组分都要保留下来。2.提纯:保留混合物中的某一主要成分,把其余杂质通过一定方法都除去。二、过滤1.分离原理:利用物质溶解性的不同进行分离。2.仪器用品:烧杯、 、玻璃棒、铁架台、滤纸。,漏斗,3.装置:,滤纸上沿,玻璃棒,烧杯内壁,4.实例:粗盐中不溶性杂质的分离。【思考1】 在物质溶解、液体蒸发、过滤等操作中,都用到玻璃棒,你能说出它在其中分别起的作用吗?提示:搅拌,加速溶解;搅拌,防止因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引流。三、结晶1.原

2、理:利用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程度不同的差异进行分离。2.实例:KNO3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特别大,而NaCl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特别小,可采用 的方法分离KNO3与NaCl的混合物。【思考2】 KNO3中混有少量KCl应如何分离?KCl中混有少量KNO3呢?提示:KNO3中混有少量KCl时,应先配制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分离出KNO3;KCl中混有少量KNO3时,应将溶液蒸发结晶析出KCl,趁热过滤分离出KCl。,结晶,四、萃取、分液1.萃取(1)原理:利用物质在 的溶剂中 的不同,将物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而进行分离。(2)萃取剂的选择应满足的条件:萃取剂与水(原溶剂)互不相溶;萃

3、取剂和溶质不发生反应;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其在水(原溶剂)中的溶解度。(3)仪器:铁架台(带铁圈)、烧杯、 。(4)实例:用CCl4从溴水(或碘水)中提取溴(或碘)等。,互不相溶,溶解度,分液漏斗,2.分液(1)原理: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静置时会分层,从而进行分离。(2)仪器:分液漏斗、铁架台(带铁圈)、烧杯。(3)实例:汽油和水、CCl4和水等。(4)操作:液体分层后,打开旋塞将 放出,及时关闭旋塞,将 从上口倒出。【思考3】 从溴水中提取溴时能不能用酒精代替CCl4?提示:不能,因为酒精与水互溶,无法分层。,下层液体,上层液体,五、蒸馏1.原理:利用液态混合物中各组分的 不

4、同,对物质进行分离。,沸点,2.仪器及装置图:,3.实例:自来水制蒸馏水等。【思考4】 为什么温度计的水银球和蒸馏烧瓶支管的下端在同一水平线上?提示:因为温度计测量的是进入蒸馏烧瓶支管物质的沸点。,核心突破,1.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操作,2.混合物分离和除杂方法的选择(1)不同状态混合物分离的方法,(2)几种提纯的化学方法,【特别提示】 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的“四原则”和“三必须”(1)“四原则”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易分离:杂质转换为沉淀、气体等易分离除去;易复原:被提纯物质要容易复原。(2)“三必须”一是除杂试剂必须过量;二是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因过量试剂引入新的杂

5、质);三是除杂途径必须选最佳。,考点精练,1.在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正确的操作是( )A.上层液体经漏斗下方活塞放出B.分离液体时,将漏斗拿在手上进行分离C.分离液体时,分液漏斗上的小孔与大气相通时打开活塞D.分液漏斗中盛装的是液体,振荡后不必扭开活塞把气体放出,C,解析:为确保分离效果,下层液体由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液体要经漏斗上口倒出;振荡分液漏斗要拿在手里,分离液体时,分液漏斗要固定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分液时,磨口塞上的凹槽与漏斗口颈上的小孔要对准,这时漏斗内外的空气相通,压强相等,漏斗里的液体才能够顺利流出;振荡分液漏斗时可能有气体产生,应及时扭开活塞使其放出,以减小漏斗内的压强。,2

6、.将体积比为12的四氯化碳和碘水在试管中充分混合后静置。下列图示现象正确的是( ),D,解析:四氯化碳和水互不相溶,且密度比水大,则四氯化碳与碘水按体积比为12充分混合后,四氯化碳层在试管下面。,3.现有三组溶液:汽油和氯化钠溶液39%的乙醇溶液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蒸馏、萃取B.萃取、蒸发、分液C.分液、萃取、蒸馏D.蒸馏、萃取、分液,A,解析:汽油和氯化钠溶液互不相溶,用分液法分离;39%的乙醇溶液用蒸馏法分离;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用萃取法分离。,4.下列各项操作中,错误的是( )A.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而后静置

7、分液B.进行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C.萃取分液前需对分液漏斗检漏D.为保证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出,需将上面的塞子拿下,A,解析:酒精与水互溶,不能作萃取溴水中溴单质的萃取剂。,5.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A.萃取分液法B.加热分解法C.结晶法D.分液法E.蒸馏法F.过滤法(1)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2)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获得硝酸钾。(3)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4)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76.6 )和甲苯(沸点为110.6 )的混合物。(5)从碘的水溶液里提取碘。,解析:对不同的混合体系可以采用不同的分离方法

8、。过滤法适用于从液体中分离出不溶性的固体物质;蒸馏法是根据沸点不同将两种互溶的液体分开;结晶法是根据两种可溶性固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同而把它们分开;分液是指把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萃取是把溶质从一种溶剂中提取到另一种溶剂中。,答案:(1)F(2)C(3)D(4)E(5)A,素能提升,1.下列关于制取蒸馏水的实验装置与操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蒸馏烧瓶中的自来水中B.冷凝管中的水流方向是从下口进入,上口排出C.实验中需要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少量碎瓷片,防止出现暴沸现象D.蒸馏烧瓶必须垫石棉网加热,解析:制取蒸馏水可以不用温度计,若使用温度计应将温度计的水银球置于蒸馏烧

9、瓶的支管口处。,A,2.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CO中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网后再收集气体B.除去CuO固体中少量Cu:置于坩埚中加热C.除去NaCl中少量Na2CO3:加入适量稀硝酸D.除去生石灰中少量的石灰石:加入稍过量稀盐酸,B,解析:A中会混有二氧化碳杂质气体,不正确;B项正确;C中会混有硝酸钠杂质;D中的生石灰也会被反应掉。,3.现有含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物,选择适当的试剂除去杂质,从而得到纯净的NaNO3固体。相应的实验过程可用如图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实验流程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试剂X:,沉淀A:。(2)上述实验流程中步均要进

10、行的实验操作是(填操作名称)。(3)上述实验流程中加入过量的Na2CO3的目的是 。(4)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填化学式)杂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向溶液3中加入适量的,之后若要获得固体NaNO3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填操作名称)。,答案:(1)AgNO3BaSO4(2)过滤(3)使溶液中的Ag+、Ba2+完全沉淀(4)Na2CO3稀HNO3蒸发结晶(或加热冷却结晶),4.(1)若氯化钠固体中含有硫酸钡和氯化钙杂质,怎样除去杂质? . 。(2)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质时,静置分层后,为了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 . 。,解析:(1)CaCl2+Na2CO3 CaCO3+2NaCl,过滤除去BaSO4和CaCO3,滤液中加适量盐酸除去过量的Na2CO3,蒸干得氯化钠固体。(2)取少量下层(或上层)液体,加水,根据与水的溶解性判断。,答案:(1)把固体溶于水,充分溶解后,加入过量Na2CO3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蒸干即可(2)取少量下层液体于试管中,加入水,若不分层,则下层为水,反之上层为水,点击进入 课时作业,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