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患者低体温的危害与预防.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059578 上传时间:2022-01-3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术中患者低体温的危害与预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术中患者低体温的危害与预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术中患者低体温的危害与预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术中患者低体温的危害与预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术中患者低体温的危害与预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术中患者低体温的危害与预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术中患者低体温的危害与预防.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术中患者低体温的危害与预防【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019 (2014) 03-0093-01人的正常体温在健康状态下一般波动在 36.5 -37.5 之间, 是一个相对恒定的值, 它是靠人体下丘脑中的体温中枢调节人体产生的热量与散发的热量保持平衡。 而在手术间中由于各种原因破坏了这种平衡,而出现了低体温( 34 -36 ) 。 有研究显示: 大约 50%手术患者体温低于36,33.3%的患者低于35。术中发生低体温对患者的危害非常大,现就患者发生术中低体温的原因、危害及预防综述如下。1 低体温的原因1.1 个体因素:术前患者禁饮禁食,

2、灌肠及疾病本身等因素可能导致患者体质下降,对冷刺激敏感性增强;应急情况下产热率往往不如散热率高,易导致机体散热加快1 。老年人及小儿体温调节能力较弱,更容易在手术中发生低体温。1.2 麻醉药物: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是靠下丘脑来调节的, 可以使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相对平衡,而麻醉剂对体温中枢的自我调节有抑制作用。有研究表明,全身麻醉时,全麻药物可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其对低温反映的阈值降低约 2.5 2 。有学者提倡将中心体温35.5 作为病人搬出术后恢复室的指标之一 3 。1.3 环境温度:无菌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净化手术室也相当普遍,手术室环境温度一般控制在22-24 。研究显示,当手术

3、室温度小于 21时,则体温易低于36。有相关文献研究,体温下降的幅度与手术室环境温度相关4 。1.4 输血、输液及大量使用冲洗液:手术时输入大量与室温相同的液体与库存血或大量使用室温下的冲洗液,会达到 “冷稀释”的作用,造成低体温的发生。1.5 皮肤暴露:患者进入手术室在手术开始前,皮肤暴露时间过长,加之大面积消毒,给病人的保暖不到位,消毒液挥发带走热量,患者易出现寒战和低体温的发生。2 低体温的危害2.1 增加手术切口的感染率:低体温导致血管收缩,降低了组织的氧含量和灌注量,同时降低了中性粒细胞的活性,使中性粒细胞的氧化杀灭作用减弱,导致伤口感染率增加。2.2 影响机体凝血功能:手术过程中轻

4、度低体温可阻断血栓素 A2 的释放使血小板功能降低, 降低凝血酶的活性,导致手术中出血量增加和对输血的需求增加, 严重的低体温可激活纤溶系统, 可致 DIC 的发生。2.3 影响机体心血管功能:轻度低体温(低于中心体温 0.5 -1.2 )可引发交感神经兴奋所介导的高血压,当中心温度降低1可出现寒战,机体耗氧量增加,从而加重心脏负担。2.4 影响机体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低体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极其明显,体温每下降1,脑血流量减少6%-7%,出现意识障碍,判断力损害和模糊。低体温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变迟钝,影响机体识别和运动功能。2.5 影响机体代谢:体温每升高 1,基础代谢率增加13%,体温下降

5、使机体重要组织代谢率降低,从而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同时低体温又可导致静脉瘀滞和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易导致静脉血栓的发生。3 低体温的预防措施3.1 术前访视:通过术前访视,对患者病情进行充分评估,做出护理诊断,提出护理计划,做到充分准备,并于手术当日实施保暖措施,预防低体温的发生。同时通过术前访视,增加护患熟识度,有利于护患更好的沟通,降低患者紧张情绪,使患者对冷刺激阈值降低。3.2 术前预保温,适时控制环境温度:患者入室前 1h 室温控制在26 左右, 盖被植入 40 恒温箱内。患者入室后取出,手术室温度维持在 22-26 ,既能有效防止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核心体温过度下降,又能防止或减少微生

6、物繁殖,同时满足工作人员舒适的要求。3.3 术中加温物品使用:用手术薄膜覆盖手术切口, 会减少皮肤散热, 并避免湿敷料对皮肤的冷刺激。对于手术时间长,体腔暴露时间长的患者,术中使用38盐水纱布和敷料擦拭,覆盖肠管,并及时更换。3.4 预防“冷稀释”作用:对患者输注的液体和血制品进行适当的加温,可有效预防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 甘蓓等 9 报道, 术中采用输血加温器为患者加温输血,低体温发生率明显低于未采用者。3.5 被动加温:有效的被服遮盖,可减少体表温度的散失。皮肤散热量与体表面积成正比,因此保暖部位的大小比保暖物品的层数更重要。同时手术床上使用加温毯会增加患者的舒适感。3.6 术中加强

7、对患者体温的监测:对体温进行全程监测, 及时反映患者体温, 是保证麻醉和手术成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主要环节。由于影响患者术中体温因素较多,对患者体温监测应即时动态,及早发现处理,预防低体温的发生。3.7 加强医务人员保温意识:医务人员首先要明确术中保温的重要性,其次要了解影响体温的因素,采取各种鲍温措施,特别是重大疑难手术,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大及营养状况差的高危患者,综合保温可提高手术成功率。4 小结术中低体温现象已逐渐引起临床医务人员的重视,通过手术前和手术中控制体表和体腔散热,采取多种护理错施营造温暖舒适的机体内外环境,可有效防止患者术中发生低体温。减少了由低体温带来的很多并发症,减轻患者

8、痛苦,缩短住院日期,减少患者医疗费用,以利于早日康复。参考文献1 莫朝辉. 低体温对围手术期病人的影响和护理干预 . 中国社区医师, 2010, 19( 12) : 1992 刘立新. 全麻患者围手术期体温变化的研究.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0, 27(1) : 21-223 曾独娟,李爱民. 麻醉对患者体温的影响 . 中国现代外科学杂志.2006 , 3( 12)4 寿红艳 . 徐旭仲 . 手术室环境温度对老年人手术期核心温度变化的影响 J.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 6) : 5559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套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 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7欢在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