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生活中的透镜课件.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059641 上传时间:2022-01-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生活中的透镜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物理生活中的透镜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物理生活中的透镜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物理生活中的透镜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物理生活中的透镜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生活中的透镜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生活中的透镜课件.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生活中的透镜课件生活中的透镜主要介绍透镜的基础知识和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初中物理光学知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掌握光学元件应用的关键内容。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物理生活中的透镜课件,欢迎阅读。学情分析学生刚接触物理学习一个月,能够初步感受到物理的有趣、有用,对于学习物理的方法实验法也比较熟悉,但是学生有计划的实验、有目的的观察的能力还没有形成,而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对比分析的能力并表达出来还需要进一步训练。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需要给学生提供照相机等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的过程,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学会有目的观察,并将观察的现象表达出来。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了

2、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2)知道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成像特点,以及相应的物体和像的大致位置。(3)提高用实验的方法验证猜想的意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自主制作模型照相机的体会,了解照相机的成像特点。(2)学生通过对比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能描述实像和虚像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生通过制作模拟照相机获得成功的愉悦。(2)在观察中增强对物理的兴趣,在探索中培养科学的实验方法,在小组合作中增强集体意识,锻炼团结协作的能力。(3) 过自制水滴放大镜,初步感受等效原理的应用。教学重难点:重点:三类成像情况;通过制作模拟照相机,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对透镜成像的感性认识。难点:通

3、过观察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像,对比、分析,归纳出他们的成像特点,并能区分实像和虚像。教学思路:新课程理念倡导“课堂是属于学生的”,为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我本着以活动为载体,运用教育教学形式活动化课堂教学四步模式“活动导入、活动探索、活动升华、活动延伸”,以达到“以活动促发展”的目标。教学准备:教师演示器材:真实照相机、模拟照相机、投影仪、投影胶片、放大镜、学生制作器材:模拟照相机,滴管、玻璃片或透明直尺(三角板)、盛水烧杯、试管、胶带、铁丝、卡纸、薄膜、凸透镜镜片。教学过程:活动引入:展示故事 :谁放的火?既引入对上节知识的回顾又为新课打开思路。提出生活中有好多地方应用到了透镜。(

4、进入学生活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直接或间接的应用到了透镜?)。板书:生活中的透镜通过此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来,并且能调查学生的学情,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奠定了基础。活动探索:活动一:放大镜成像探究情景引入:我的手指被课桌划了一下,感觉扎了一个刺,可眼有看不太清,怎么办?要求学生利用手中的放大镜阅读课本上的文字,进行观察。采用自主学习探索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体会成像的特点,并且总结出看清文字的方法或要求。这样的设计避免了枯燥的理论讲解,把探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索中找到规律,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要求:只观

5、察总结放大情况。关键:用光屏能收到吗?(为下面的实像、虚像教学做准备。)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板书。活动二:投影仪成像探究情景引入:放大镜能成放大的像,给同学们的这台仪器也能成放大的像。它的主要原件也是凸透镜。演示放大作用学生观察:凸透镜位置(暂不接触螺纹透镜,但可观察),介绍其构造。演示方向变化平面镜的作用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学生上台:激发探索欲望。教师提醒:能否在光屏上得到像?再次为下面教学做好准备。学生总结:能在光屏上呈倒立放大的像师生互动,板书。延伸知识:使学生对投影仪、幻灯机的原理的初步认识活动三:照相机成像探究情境引入:投影仪能成倒立放大的像,那照相机能呈什么样的

6、像呢?1、现场调查活动:出示真实照相机,让学生仔细观察照相机镜头的形状,使他们对照相机镜头有直观的印象。(学生在生活中已积累了一定的关于照相机的知识,通过调查初知,了解他们知识掌握的多少,避免重复教学,明确下一步的教学方向,也让学生体会到做为信息源和信息发布者的喜悦和自豪,激发他们以后在这方面做的.更好。)2、实验探究:学生小组活动先观察可以在光屏上成像 ,了解基本原理后拿出课前准备的模拟照相机;让学生说出模拟照相机的制作过程。猜想:像的情况。再制作模型此活动旨在锻炼学生的动手、协作能力。学生再次分组实验,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此活动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学生结合实物观察照相机构造及基本的使用。

7、认识照相机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材料来制作模拟照相机,并用自制的相机观察室外景物。)师生互动:总结规律。(板书要点)(实验观察过后,要进行问题讨论环节,促使学生对相关表象的认识深入一步,促进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对于实验交流情况,教师要做积极评价,促使学生在活动中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这样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优势、群体优势,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思考实践:用自制的模拟相机替同学“拍照”,并探索:要使所成的像更大一些,可采取什么措施?提示以一种变化的角度看待问题。3、作品展示: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避免学生在下面的学习中仍然沉迷于作品

8、,影响学习新知)活动四:实像与虚像性质归纳情境引入:我提醒了大家三次成像的位置。大家有什么思考?分散难点主要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学生比较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从不同点中初步认识实像与虚像特征和区别。(生学习了三种生活用具的成像特点后,发现同样是凸透镜,但可以有不同的成像特点,引起学生进一步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欲望,为下节课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活动打下基础。)活动五:自己制作凸透镜如果我们现在需要一个凸透镜,但是手头上没有,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利用手边的器材)旨在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这样的设计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总结,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践能力、科学探究精神、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八年级物理生活中的透镜课件】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