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1220180611034.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407119 上传时间:2018-12-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122018061103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8年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122018061103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8年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122018061103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122018061103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1220180611034.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年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12)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B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协助扩散实现的C分泌蛋白先经过高尔基体再经过内质网分泌到细胞外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答案】D【解析】蓝藻细胞没有线粒体,A错误;主动运输机制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因此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B错误;分泌蛋白先经过内质网的加工、再经过高尔基体的进一

2、步修饰加工分泌到细胞外,C错误;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D正确。2研究发现,直肠癌患者体内存在癌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用姜黄素治疗,会引起癌细胞内BAX等凋亡蛋白的表达,诱发癌细胞凋亡:肿瘤干细胞因膜上具有高水平的ABCG2蛋白,能有效排出姜黄素,因此不会凋亡,而是增殖分化形成癌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肿瘤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过程都需要消耗ATPB编码BAX蛋白和ABCG2蛋白的基因都属于原癌基因C肿瘤干细胞与癌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完全相同D用ABCG2抑制剂与姜黄素联合治疗,可促进肿瘤干细胞凋亡【答案】B【解析】肿瘤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过程涉及DNA和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消耗

3、ATP,A项正确;原癌基因调控细胞正常的细胞周期,控制细胞分裂和生长过程,编码BAX蛋白和ABCG2蛋白的基因调控细胞的凋亡,不属于原癌基因,B项错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肿瘤干细胞与癌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完全相同,C项正确;ABCG2抑制剂可抑制细胞排出姜黄素,和姜黄素作用相同,均可促进肿瘤干细胞凋亡,D项正确。3下列关于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赫尔希和蔡斯实验离心后的沉淀物中留下的是T2噬菌体颗粒BT2噬菌体可侵染R型肺炎双球菌并在其中复制和增殖C艾弗里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不能直接用35S和32P的培养基标记噬菌体4下图为某卵原细胞产生的

4、次级卵母细胞的相关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假设未发生基因突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卵原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有2种B图示细胞分裂后期含2个染色体组C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基因型不可能是AABbD若卵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则该卵原细胞产生的极体为AB、Ab和aB【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图中姐妹染色单体上的B、b基因可能是B突变为b,也可能是b突变为B,也可能是交叉互换产生的,因此卵原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有2种,A正确;图示细胞中含有1个染色体组,其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含有2个染色体组,B正确;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基因型中肯定含有a,因此不可能是AABb,C正确;若卵

5、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则该卵原细胞产生的极体为AB、Ab和aB,也可能AB、Ab和ab,D错误。5如图表示某种生物学效应与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对图中曲线所反映的生物学过程或特点的分析,正确的是A若该曲线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则种群在bc时期属于衰退型B若该曲线表示池塘水体中某重金属污染物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表明池塘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C若该曲线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促进茎生长的影响,则c点时茎不能生长D若X和Y分别表示某环境中两个不同的生物种群,则该曲线显示X和Y为捕食关系【答案】B【解析】若该曲线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种群在bc时期增长速率下降,但种群数量仍在增

6、长,属于增长型,A项错误;若该曲线表示池塘水体中某重金属污染物含量随时间的变化,重金属污染物含量先增加后减少,表明池塘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B项正确;若该曲线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促进茎生长的影响,c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不促进茎的生长,但茎能够生长,C项错误;若X和Y分别表示某环境中两个不同的生物种群,最终Y被淘汰,则该曲线显示X和Y为竞争关系,D项错误。6下列关于神经细胞生物电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电位计的两电极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给予一适宜刺激后可测出动作电位的大小B将离体的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生理盐溶液,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其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C将离体的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生

7、理盐溶液,适当增加溶液的NaCl浓度其动作电位的峰值增大D神经纤维膜上动作电位的峰值会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随传导距离的增大而减小【答案】C【解析】测定动作电位应该把电位计的两电极分别放在细胞膜内侧和外侧,观察有无电势差,若表现为外负内正即是动作电位,A项错误;神经细胞膜主要对钾离子有通透性,造成钾离子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这是静息电位形成的原因,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使细胞膜内外K+浓度差变小,造成钾离子外流的数量减少,使得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小,B项错误;发生动作电位时,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Na+内流,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适当增加溶液的NaCl浓度,使得膜内外Na+

8、浓度差增大,Na+内流增多,动作电位的峰值增大,C项正确;兴奋的传导具有“全或无”和“不衰减”的特点,前者指在神经元细胞膜上任意一点施加的阈刺激与任何强度的阈上刺激引起的动作电位水平是相同的,后者指在细胞膜上任意一点产生动作电位,那整个细胞膜都会经历一次完全相同的动作电位,也即神经纤维膜上动作电位的峰值不受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的影响,D项错误。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蛋白质进入人体后水解成多种氨基酸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生活用品尼龙绳主要是由合成纤维制造的【答案】C【解析】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

9、基酸,故A正确;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故B正确;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SO2的排放,不能减少CO2气体的排放,故C错误;尼龙属于合成纤维,故D正确。8下列现象或事实能够用相同的原理解释的是ANaOH、FeSO4在空气中放置变质B氯水、AgI密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C乙烯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D常温下浓硝酸不能溶解Al和Au(金)9有机物W 在工业上常用作溶剂和香料,其合成方法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W 互为同系物BM、N、W 均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CW 能发生皂化反应DM 的二氯代物有8种【答案】B【解析】A、N含有官能力为羧基,属于羧酸类,W

10、含有官能团为酯基,属于酯类,不是同系物,选项A错误;B、M、N、W 三种有机物结构中均含有苯环,均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M能够与溴、铁作催化剂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N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W能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下发生水解反应,选项B正确;C、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碱性环境下水解为皂化反应,W不属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能够与碱反应,但不是皂化反应,选项C错误;D、M的二氯代物有:环上有2个氯、1个甲基,这样的有机物有6种,环上有一个CHCl2,只有1种,环上有1个氯、1个CH2Cl,这样的有机物有3种,共计有10种,选项D错误。答案选B。10下列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将过

11、氧化钠投入滴有酚酞试液的水中溶液最终为红色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B向Ba(NO3)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产生白色沉淀SO2具有还原性C向FeCl3溶液中加入Cu,振荡溶液颜色由棕黄色一蓝绿色一蓝色Cu与FeCl3发生了置换反应D室温时用酸度计分别测量等浓度的NaA、NaB溶液pH(NaB)HB【答案】B【解析】将过量的过氧化钠投入滴有酚酞试液的水中,反应中生成NaOH,溶液显碱性,溶液先变红色,但Na2O2有强氧化性,有漂白性,最终溶液变为无色,A错误;向Ba(NO3)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在酸性条件下,硝酸能够把SO2气体氧化为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体

12、现了SO2气体的还原性,B正确;铁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把金属铜氧化为铜离子,铁离子被还原为亚铁离子,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不是置换反应,C错误;形成盐的酸根离子对应的酸越弱,盐水解能力越强,由于pH(NaB)pH(NaA),所以NaA水解能力强,对应的酸较弱,酸性:HAHB;D错误;正确选项B。点睛: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氯化钡溶液中,弱酸不能制备强酸,所以不发生反应;SO2气体通入Ba(NO3)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硫酸钡生成,因为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把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所致。11最近浙江大学成功研制出具有较高能量密度的新型铝一石墨烯(Cn)电池(如图)。该电池分别以铝、石墨烯为电极,放电

13、时,电池中导电离子的种类不变。已知能量密度=电池容量(J)负极质量(g)。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放电时,Cn(石墨烯)为负极B放电时,Al2Cl7-在负极转化为AlCl4-C充电时,阳极反应为4Al2Cl7-+3e-=Al+7AlCl4-D以轻金属为负极有利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答案】D点睛:本题考查学生二次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知识,侧重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属于综合知识的考查,注意把握电极的判断方法和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放电时铝为负极,被氧化生成Al2Cl7-,负极反应:方程式为Al+7AlCl4-3e-4 Al2Cl7-,其逆过程就是充电时的阴极反应Al2Cl7-+3e-=

14、Al+7AlCl4-;正极反应为3CnAlCl4+3e-=3Cn+3AlCl4-,其逆过程就是充电时的阳极反应:Cn+ AlCl4-e-CnAlCl4,以此解答该题。12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和Z位于同一主族。m、n、p均为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甲、乙、丙为其中三种元素对应的单质,丙为淡黄色固体,易溶在XZ2中,n是一种二元弱酸。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省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WXY B非金属性:YZXCY与Z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有漂白性 DW与X组成的化合物中只有极性键【答案】B【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和

15、Z位于同一主族。m、n、p均为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甲、乙、丙为其中三种元素对应的单质,丙为淡黄色固体,则丙为硫的单质,硫易溶在二硫化碳中,则X为C元素、Z为S元素、Y为O元素; n是一种二元弱酸,则n为硫化氢、W为H元素。A原子半径:HOC,A不正确;B非金属性:OSC,B正确;CO与S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有漂白性,如二氧化硫有、三氧化硫没有,C不正确;DH与C组成的化合物中不一定只有极性键,如乙烷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D不正确。本题选B。13常温下,用0.100mol/L 的AgNO3溶液滴定50.0mL,0.0500mol/L KCl溶液,以K2CrO4为指示剂,测得溶液中

16、pCl=lgc(Cl-) 、pAg=lgc(Ag+)随加入AgNO3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等于1.010-5mol/L则沉淀完全,Ksp(Ag2CrO4)=2.010-12,Ksp(Ag2SO4)=1.410-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常数Ksp数量级为10-10B为防止指示剂失效,溶液应维持中性或弱碱性C滴定中指示剂的有效浓度应维持在2.010-2 mol/LD滴定完后加入1mL 0.01mol/L H2SO4会产生新的沉淀【答案】D【解析】A根据图像,硝酸银溶液的体积为25mL时,pAg=pCl =5,则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常数Ksp=1.01

17、0-51.010-5= 10-10,故A正确;BK2CrO4中存在2CrO4 2-+ 2H+ =Cr2O7 2-+ H2O平衡,为防止指示剂失效,溶液应维持中性或弱碱性,故B正确;C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等于1.010-5mol/L则沉淀完全,因此沉淀完全时,溶液中的c(Cl-)=c(Ag+)=1.010-5 mol/L,滴定中指示剂的有效浓度应维持在= =2.010-2 mol/L,故C正确;D滴定完溶液中的c(Ag+)=1.010-5 mol/L,后加入1mL0.01mol/L H2SO4,c(SO42-)= 0.004 mol/L,此时Qc= c2(Ag+)c(SO42-)=410-131.

18、410-5,不会产生新的沉淀,故D错误;故选D。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4如图,在水平晾衣杆(可视为光滑杆)上晾晒床单时,为了尽快使床单晾干,可在床单间支撑轻质细杆。随着细杆位置的不同,细杆上边两侧床单间夹角(150)将不同。设床单重力为G,晾衣杆所受压力大小为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60时,N=G B当= 90时,N=GC只有当=120时,才有N=G D无论取何值,都有N =G【答案】 D【解析】对晾衣杆受力分析,被子对杆两

19、相等的对称的支持力,由于被子处于平衡,则两支持力的合力等于重力,则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无论夹角取何值都有N=G,故A、B、C错误,D正确.【点睛】以晾衣杆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图,由平衡条件求出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求得所受的压力大小。15金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在同一平面内,且公转绕行的方向相同,某天文爱好者观察到金星的最大视角为(地球和太阳中心的连线与地球和行星的连线所夹角叫做地球对该行星的观察视角简称视角),则金星的公转周期 ( )A年 B年C年 D年16如图所示,圆柱形的容器内有若干个长度不同、粗糙程度相同的直轨道,它们的下端均固定于容器底部圆心O,上端固定在容器侧壁。若

20、相同的小球以同样的速率,从点O沿各轨道同时向上运动。对其向上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动能相等的位置在同一水平面上B小球重力势能相等的位置不在同一水平面上C运动过程中同一时刻,小球处在同一球面上D当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热相等时,小球的位置不在同一水平面上【答案】 D【解析】A从开始到在同一水平面上,摩擦力做的功不同,重力做功相同,根据动能定理,小球动能不相等,故A错误;B从开始到在同一水平面上,克服重力做功相同,重力势能的增量相同,小球重力势能相等的位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故B错误;C根据等时圆的结论,由于有摩擦力的作用,运动过程中同一时刻,小球不在同一球面上,故C错误;D当运动过程中产生的

21、摩擦热相等时,小球的位移在水平面的投影长度相等,上升的高度不同,小球的位置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故D正确。故选:D17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有频率为f,电压为U的交流电,副线圈接有光敏电阻R1(光照增强时,光敏电阻阻值减小)、用电器R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位置不动,当光照增强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减小B当f减小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减小C光照强度不变,当滑动触头P向上滑动时,用电器消耗的功率增大DP位置不动,光照强度不变,当U增大时,用电器消耗的功率增大【答案】 D【解析】A、P位置不动,原线圈匝数不变,根据,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不变,当光照增强时,光敏电阻的电阻值减小,根据功率表达式,故变压器

22、的输出功率增加,故输入功率也增加,故A错误;B、当f减小时,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不变,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不变,故输入功率也不变,故B错误;C、光照强度不变,光敏电阻的电阻值不变,当滑动触头P向上滑动时,原线圈匝数增加,根据,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减小;根据功率表达式,用电器消耗的功率减小,故C错误;D、光照强度不变,光敏电阻的电阻值不变,P位置不动,原线圈匝数不变,当U增大时,根据,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根据功率表达式,用电器消耗的功率增大,故D正确;故选D。【点睛】变压器的输入电压决定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决定输入电流,输出功率决定输入功率;结合功率表达式分析判断即可。18如图所示,两个水平平行放置的带电

23、极板之间存在匀强电场,两个相同的带电粒子从两侧同一高度同时水平射入电场,经过时间t在电场中某点相遇。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两粒子入射速度都变为原来的两倍,则两粒子从射入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tB若两粒子入射速度都变为原来的两倍,则两粒子从射入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tC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变为原来的两倍,则两粒子从射入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tD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变为原来的两倍,则两粒子从射人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为t【答案】 A【解析】AB、两粒子做内平抛运动,平行带电极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设两粒子入射速度、,经过时间t在电场中某点相遇则有, 若两粒子入射速度都变为原来的两倍,经过时间在电场中某点相

24、遇,则有,解得,故A正确,B错误;CD、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变为原来的两倍,经过时间在电场中某点相遇,则有,解得,故CD错误;故选A。19一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下开始向上运动,如图甲所示。在物体上升过程中,空气阻力不计,其机械能E与位移x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曲线上点A处的切线的斜率最大,则( )A在x1处物体的速度最大B在x2处物体所受拉力最大C在x2x3过程中,物体的动能一直减小D在0x2过程中,物体加速度的大小是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答案】 CD【解析】A项:X1X2过程中,图象的斜率越来越小,则说明拉力越来越小;在X2处物体的机械能最大,图象的斜率为零,

25、则说明此时拉力为零;在这一过程中物体应先加速后减速,故A错误;B项:由图可知,X1处物体图象的斜率最大,则说明此时机械能变化最快,由E=FX可知此时所受的拉力最大,故B错误;C项:X2X3过程中,在X2处物体的机械能最大,图象的斜率为零,则说明此时拉力为零;在这一过程中物体应减速,故动能减小,故C正确;D项:0X2过程中,图象的斜率先增大后减小,则说明拉力先增大后减小;在X2处物体的机械能最大,图象的斜率为零,则说明此时拉力为零,所以加速度的大小是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故D正确。点晴:本题画出了我们平时所陌生的机械能与高度的变化图象;要求我们从图象中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要求我们能明确机械能与外力做

26、功的关系;明确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并正确结合图象进行分析求解。20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1.623.11 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量氢原子从高能级向n4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是不可见光B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跃迁到基态的过程中可以释放出6种频率的光子C一个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一个能量为3.1eV的光子D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释放的光子的能量不可能大于13.6 eV【答案】 ABD【解析】氢原子从高能级向n=4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子能量小于0.85eV,不在1.62eV到3.11eV之间,一定全是不可见光故A正确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

27、子跃迁到基态的过程中可以释放出种频率的光子,选项B正确;3.1eV不是n=2能级与高能级的能级差,则能量为3.1eV的光子不能被吸收,选项C错误;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释放的光子的能量不可能大于13.6eV故D正确;故选ABD21如图所示,等腰直角三角形ab。区域内存在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直角边bc的长度为L。三个相同的带正电粒子从b点沿bc方向分别以速率v1、v2、v3射入磁场,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分别为t1、t2、t3,且t1:t2:t3=3:3:2。不计粒子的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粒子的速率关系一定是v1=v2v3B粒子的速率可能

28、是v2v1v3C粒子的比荷D粒子的比荷【答案】 BD【解析】根据题设条件,三个相同的带电粒子从b点沿bc方向以不同速度进入三角形磁场区域,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粒子轨道半径与速度成正比,又因为三个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显然它们在磁场中的偏转角度之比为即粒子1、2打在ab上,而粒子3打在ac上,轨迹如图所示:A、粒子1、2打在ab上,而粒子3打在ac上,粒子3的速度比1、2的速度大,无法确定粒子1、2的速度关系,1、2两粒子的速度即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故A错误,B正确;C、对速度为的粒子,其偏转角度为,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 ,则: ,故C错误;D、对速度为的粒子偏转,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知: ,解得: ,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 ,故D正确。点睛:三个相同的粒子以不同速度沿相同方向进入三角形磁场区域,由于半径不同,再加上在磁场中的时间之比就能确定三个粒子偏转角之比,再综合磁场区域与粒子通过直线边界的对称性,从而确定三个粒子打在磁场边界的位置,从而可以比较速度大小,也能求出粒子的比荷。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