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2019届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077376 上传时间:2022-02-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26.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市2019届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苏州市2019届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苏州市2019届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苏州市2019届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苏州市2019届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州市2019届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市2019届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2019 届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二 )地理本试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75 分钟。一、 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部分共 30 题 , 每题 2 分 , 共 60 分 )城市路灯的照明时间受自然条件影响。下图为意图 ” 。读图回答1 2 题。1. 图中四个日期,对应夏至日的是()A. aB. bC. cD. d2. 造成北京市路灯照明时间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天气变化B. 地球自转C. 地球公转D. 太阳运动右图为 “ 2018 年 8 月 17 日 14 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示意图(单位:hPa)” 。 读图3 4 题。3. 图

2、示时刻甲地的风向为()A. 东北风B. 西北风C. 东南风D. 西南风4. 未来两天,乙地的天气变化是()A. 气温下降,阴雨天气B. 气温升高,风力减弱C. 出现暴雪、冰雹天气D. 雨过天晴,气温升高下左图为“ 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 左图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 。读图回答5 6 题。()A. 甲气压带位于南半球,其控制下温和湿润B. 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少雨C. 受乙风带的影响,西欧全年温和湿润D. 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印度半岛夏季多雨6. 图示气压带位置反映的时段里()A. 苏州以东南风为主B. 格陵兰岛陆地冰川面积扩大C. 长江进入枯水季节D. 中国容易受到寒潮

3、天气影响读 “ 我国某山脉自然带垂直带谱图” ,回答7 8 题。7. 该山脉位于我国的()A. 南方地区B. 北方地区C.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D. 青藏高寒区8. 影响该山两侧山坡自然带谱数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B. 相对高度C.海拔D. 海陆位置A. 片麻岩B. 大理岩C. 板岩 D. 玄武岩读 “ 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 ,回答 9 10 题。9. 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A. 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B. 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C. 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D. 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10. 若图中处岩石发生了变质作用,则形成的岩石最有可能的是()穿

4、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读图回答11 12 题。11. 下列图示中穿堂风最显著的是()A. 水土流失B. 农业污染12. 现代民居建筑若想利用穿堂风,以下设计合理的是()A. 利用厨房、卫生间做进风口B. 房屋的朝向为东西向C. 减少东西向墙面的长度D. 房屋最好坐北朝南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植物生长会影响土壤水分。梭梭根区受树冠集流、蒸腾和遮阴作用影响存在土壤水分相对富集区。右下图“ 新疆北部沙漠中不同树龄阶段梭梭根区全年土壤含水率差异示意图” 。 读图回答13 14题。13. 枯树根区含水率最高的原因是

5、()A. 树冠集水作用强B. 无蒸腾作用消耗C. 树冠遮阴效果好D. 土壤硬化下渗弱14. 导致梭梭根区土壤的“湿岛”效应夏季较春季更明显的主导因素是 ()A. 融雪 B. 风沙C. 降水 D. 蒸发一位去印尼巴厘岛的游客在游记中写道:在乌布行走,常能看到随山势修筑的层层稻田,“ 巴厘岛水错落有致 走着走着,就会看到路边石缝中“ 吱吱 ” 地冒热气系分布图” 。读图回答15 16 题。15. 乌布稻田的分布,有利于缓解()C. 土地沙化D. 耕地缺水16. 路边石缝中“吱吱”地冒热气,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 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光照足B. 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作用明显C. 以平原为主,海拔

6、低,气温高D. 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下左图为“ 我国某区域水系图” ,右图为读图回答17 18 题。17. 下列关于图中丙河河水流动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 2 月 自西流向东B. 7 月 从西南流向东北C. 8 月 从东北流向西南D. 11 月 从东流向西18. 据图判断有关甲、乙、丙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三地都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B. 甲、乙、丙的水全部来自降水C. 甲湖对乙河起到了调蓄作用D. 甲、乙、丙间只存在物质转移下图为 “ 我国传统民居邮票图”。读图回答19 20 题。乙丙19. 图中传统民居的典型分布地区是()A. 甲 东北平原B. 乙 长江中下游平原C. 丙 华

7、北平原D. 丁 黄土高原20. 夏季,甲传统民居所在地区()A. 沟壑纵横风雨狂B. 新雨山头荔枝熟C. 小麦登场雨熟梅D. 家家打稻趁霜晴右图为 “ 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示意图” 。 将该区域分为25 个方格, 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 年和 2005 年土地利用类型。读图回答 21 22 题。21. 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A. 土壤肥力明显提高B. 空气湿度明显增加C. 旱涝灾害频率增加D. 水生生物物种增加()22. 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A. 全部退耕还林、还草B. 推广水稻种植C. 发展节水灌溉农业D. 扩大耕地规模 、 、

8、 代表不同国家,右下图是“ 不同国家产业变化过程的示意图” 。读图回答23 24 题。23. 影响类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A. 市场 B. 劳动力C. 技术 D. 交通24. 由图可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产业转移只在不同国家间进行类国家工业发展早,科技水平高、类国家产业升级完全依赖类国家产业是否迁出、类国家间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意味着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A. B. C. D. 叠图分析是科学选址最常用的方法。读图回答25 26 题。25. 叠图分析最常用的信息技术是()A. RS B. GPSC. GIS D. 数字地球26. 图示选定的区域最适合建设()A. 大型垃圾处理场B. 大型仓储式超市

9、C. 汽车加油站D. 水源保护区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第一家流域水电开发公司,在乌江流域开发中公 司始终秉持“ 工程建设与区域环境协调发展” 的理念。同时乌江流域又是我国主要的石漠化发生区。读“ 乌江流域示意图” ,回答27 28 题。27. 乌江流域开发建设的内容有()大面积种植水稻 梯级开发水能资源发展电力 炼铝 铝加工产业链在景区内大规模建设宾馆等服务设施A. B. C. D. 28. 促进贵州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不合理的是()A. 对发生石漠化的地方全部实施生态移民B. 农业坡度较大的耕地要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C. 工业生产中,要优化升级产业结构D. 加快农村替代能源建设

10、,如以电代柴、以煤代柴读 “ 我国各省电力供应示意图(港澳台数据暂缺)” 和 “ 特高压疆电外送 工程示意图 ” ,回答29 30 题。29. 甲、乙、丙依次是()A. 火电丰富区、电力短缺区、水电丰富区C. 电力短缺区、水电丰富区、火电丰富区B. 电力短缺区、火电丰富区、水电丰富区D. 水电丰富区、火电丰富区、电力短缺区30. 影响“疆电外送”特高压输电线路(哈密 郑州 )建设的主导区位条件是()A. 自然条件B. 经济条件C. 政治条件D. 科技水平二、 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正确的填“ A”, 错误的填“B”。 (本部分共10 题 , 每题 1 分 , 共 10 分 )31.

11、 石油、煤炭、风能、生物能等均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32. 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33. 寒潮是我国最常见、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34.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我国西北产生荒漠化的主要原因。()35. 产业转移是企业寻找最优区位的过程中在空间上的具体表现。()36. 河流上游应保护好植被生态,开发应该以保护性开发为主。()37. 在平原上流动的河流只有沉积作用,所以泥沙大量堆积。()38.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是东北农业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39. 南水北调工程对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经济发展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40. 岩石圈物质循环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12、()三、 综合题。(本部分共4 题 , 共 30 分 )41. 图 1 为“亚洲某季节盛行风向示意图”, 图2为“三种气候类型气温、降水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 分 )1图2(1) 图 1 所 示 季 节 为 季 , 判 断 的 依 据 是 。 (2 分 )(2) 甲处气候特征与图2 中所示a、b、 c 三种气候类型中的比较吻合,该气候的成因主要是和 。 (3 分 )(3) 乙处夏季常见的气象灾害是,丙处春季最容易产生短缺。 (2 分 )42. 读“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8 分 )(1) 该图为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本区域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1 分 )(2

13、) 图 中 A 处 最 具 优 势 的 可 再 生 能 源 是 , 其 丰 富 的 原 因 是。 (2 分 )(3) 该区域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B 处产生该种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2 分 )(4) C 处是黑河注入的居延海,其主要补给源是, 居延海是沙漠地区的重要湿地,具有 的生态效益。(3 分 )4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 分 )材料一北极航道是指穿过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利用北极航道,可以开辟我国大部分港口到欧洲港口的新航线。材料二下图为 “ 从中国大连至荷兰鹿特丹传统航道和北极航道示意图(1) 从大连到鹿特丹的新航线,相对于传统航线的最大优势是可以通

14、航的季节是。 (2 分 )(2) 从大连经北极航道到鹿特丹,在A 海域因受(填寒或暖)流影响船舶逆水航行, B 港口在极圈内却终年不封冻的原因是。 (2 分 )(3) 冬季,从大连经传统航道到鹿特丹,在C 海域受到盛行风的影响,在D 海域 ( 填顺或逆)流航行。(2 分 )(4) 从自然带类型看,大连和鹿特丹同属。 (1 分 )44. 下面左图是“中国东北地区 (局部)图”,右图是“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局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 分 )(1) 东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该地耕地类型以为主,其农业地域类型为 。黑龙江省农业生产主要的自然限制因素是。 (3 分 )(2) 长江三角洲地

15、区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这对当地城郊农业的生产条件产生的影响有 。 (3 分 )(3) 图中的太湖平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随着时代的发展,其“粮仓”地位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有 。 (2 分 )2019 届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二 )(苏州)地理参考答案1. B 2. C 3.A4. A 5. C 6. A 7. C 8. B 9. D10. B11. A12. D 13. B 14. D15. A 16. D17.A 18. C 19. C 20. A 21. C 22.C 23.B 24.D 25. C 26. D 27.B 28. A 29.D30. B 31. A 32. A 33.

16、B 34. A35. A36. A37. B 38. A 39. B40. B41. (1) 夏 盛行海洋吹向陆地的风(东南风、西南风)(2 分 )(2) c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3 分 )(3) 台风(旱涝) 水资源 (2 分 )42. (1) 干旱 (1 分 )(2) 太阳能气候干燥,多晴天,光照强。(2 分 )(3) 荒漠化过度放牧或过度垦荒(2 分 )(4) 祁连山高山冰雪融水(1 分 ) 调节气候、补给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2 分 )43. (1) 航程短,速度快,成本低夏季 (2 分 )(2) 寒 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2 分 )(3) 西风 顺 (2 分 )(4)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1 分 )44. (1) 旱田 商品谷物农业气候 (3 分 )(2) 市场更广阔,品种更多样;规模扩大;技术提高;信息、交通更通畅;农业用地减少 (3 分 )(3) 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生态退耕;非农业用地增加。(2 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