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密度》学案教科版.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078276 上传时间:2022-02-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9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密度》学案教科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密度》学案教科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密度》学案教科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密度》学案教科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密度》学案教科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密度》学案教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密度》学案教科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测量密度学习预设问题与活动规则与评价教学(学习)目标1 .深入理解密度,特别是对其公式的理解与计算。2 .掌握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以及使用量筒(量杯)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认真阅读明确目标导入新课复习提问:1 .密度的公式是,两个变形公式 ,用来求质量; ,用来求体积2 .密度的国际单位是1g/cm3=Kg/ m3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学习,我们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这节课我们具体学习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自主学习合作 探究知识点一:测量矿石的密度小组讨论实验原理、实验器材,测量中要注意的事项,然后完成下列问题:1 .实验原理(用公式表示):。2

2、 .实验器材: 、小石块、细线、水等。3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 m,并填入表格中(2)向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 并填入表格中。(“适量”的含义:一是水不能太少,石块放入后能完全浸没;二是水不能太多,石块放入 后水不能超出量程)(3)用细线系住小石块, 将小石块慢慢地放入量筒中,记录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V并填入表格。(4)计算出石块密度,并填入表格要求:1、先独立 思考2、组 流讨论, 补充完善 3、五分钟 后小组展 示。同学们完 成后小组 代表展 示,其他 小组质 疑,老师 完善,评 价激励石块的质量m/g量筒中水的体积,3V1/cm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a/cm3石

3、块的密度p /(g/cm 3)知识点二:测量盐水的密度小组讨论实验原理、实验器材,测量中要注意的事项,然后完成下列问题:1 .实验原.理(用公式表示):。2 .实验器材:、烧杯、盐水等。(1)用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并填入表格中(2)将烧杯中适量的盐水注入到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并填入表格中。烧杯和盐水的质里mdg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n2/g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g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cm3盐水的密度p /(g/cm 3)(3)用天平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并填入表格中注意:(1)质量的测量优先于体积的测量,如果将液体倒入量筒先测出体积,再倒入容器测质量,量筒中残留液体会导致

4、质量的测量值偏小;(2)测量液体的质量最好用“差值测量法”,即:剩余法;不要测空容器的质量,即:先测空容器的质量,再倒入液体测总质量,再测体积,这种方法会导致体积偏小;(3)切忌将装液体的量筒放在天平上测质量。盘点收获绘制思维导图矿石的密度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祛码和游码的位置1.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要求:独立完成。积极动脑,筒和水测出木块体积,请你跟 .随他的测量过程,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做完后,达标检测量,矿石的体积是(3)矿石的密度是kg/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U填“偏大”、“偏3 cm举手回li- 口.A

5、.即水到悚记 犷石漫没水中)B.现出工石港品补充水200looC.轿用中水网人杯中至标记答。让思路方法不致同学介绍自己的解题情如图所示,矿石的质量是(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进行测况,J“ Z- -nV ”小、不变 )2 .为了测不沉于水的木块的密度,小明准备先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再用量7g ,密度为 kg/m学生开展 质疑评 价。(1)在调节天平 平衡时,小明发现指针偏在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A.将螺母向左旋B.向左盘中加祛码C.将螺母向右旋D.向右盘中加祛码(2)在测木块体积时,由于木块不沉于水,小明便用较重的铁块与木块扎在一起,从而测 出了体积

6、,测量过程如图三个量筒所示。(3)根据图中的测量数据可知, 木块的质量为作业 完成互动训练第 3节内容题: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 3节测量密度学习预设问题与沽动规则与评价教学(学习)目标3.深入埋解密度,特别是对其公式日勺埋解与计算。掌握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以及使用量筒(量杯)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认真阅读明确目标导入新课复习提问:1 .密度的公式是 p =m/V ,两个变形公式 m= p V用来求质量; V= m/ p ,用来求体积2 .密度的国际单位是kg/m 3 1g/cm 3= 10 3 Kg/ m 3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学习,我们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

7、义。这节课我们具体学习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自主学习合作 探究知识点一:测量矿石的密度小组讨论实验原理、实验器材,测量中要注意的事项,然后完成下列问题:1 .实验原 理(用公式表示):p =m/V 。2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小石块、细线、水等。3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 m,并填入表格中(2)向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 并填入表格中。(“适量”的含义一:一是水不能太少,石块放入后能完全浸没;二是水不能太多,石块 放入后水不能超出量程)(3)用细线系住小石块,将小石块慢慢地放入量筒中,记录水和小石块的总 体积V,并填入表格。(4)计算出石块密度,并填入表格

8、要求:1、先独立 思考2、组和 流讨论,补 充完善3、五分钟 后小组展示。同学们完 成后小组 代表展小, 其他小组 质疑,老师 完善,评价 激励石块的质量m/g量筒中水的体积/ 3V1/cm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cm3石块的密度p /(g/cm 3)知识点二:测量盐水的密度小组讨论实验原理、实验器材,测量中要注意的事项,然后完成下列问题:1 .实验原 理(用公式表示):。=m/V 。2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 工、烧杯、盐水等。3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并填入表格中(2)将烧杯中适量的盐水注入到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V,并填入表格中。(3)用天平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

9、总质量m2,并填入表格中罐杯和盐水的m”g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g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g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cm3盐水的密度p /(g/cm 3)注意:(1)质量的测 量优先于体积的测量, 如果将液体倒入量筒先测出体积, 再倒入容器测质量,量筒中残留液体会导致质量的测量值偏小;(2)测量液体的质量最好用“差值测量法”,即:剩余法;量,再不要测空容器的质量,即:先测空容器的质量,再倒入液体测总质 测体积,这种方法会导致体积偏小;(3)切忌将装液体的量筒放在天平上测质量。盘点收获绘制思维导图1.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要求:独立完成。积极动脑,(1)用调节好的天平

10、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祛码和游码的位做完后,举置如图所示,矿石的质量是178.2 g手回答。让(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进行达标测量,矿石的体积是 70 cm5,思路方法检测(3)矿石的密度是2.55X 103 kg/m 3,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3标记B.现出工石港品补充水C.轿制中术网人杯中至标记不一致同学介绍自己的解题偏小 (填“偏大”、A.即水到悚记 犷石漫没水中)情况,教师引导“偏小”、“不变”)学生开展2.为了测不沉于水的木块的密度,小明准备先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再用(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 小明发现指针偏在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C )A.将螺母向左旋B.向左盘中加祛码C.将螺母向右旋 D.向右盘中加祛码 (2)在测木块体积时, 由于木块不沉于水,小 明便用较重的铁块与 木块扎在一起,从而测 出了体积,测量过程如图三个量筒所示。(3)根据图中的测量数据可知,木块的质量为 3 kg/m 。作业 4.完成互动训练第 3节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