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教育的利用技术.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085437 上传时间:2022-02-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5.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服教育的利用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说服教育的利用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说服教育的利用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说服教育的利用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说服教育的利用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说服教育的利用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服教育的利用技术.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说服教育是一个信息传播进程,是教育者与 被教育者通过思想交流,解决认知与行为的问题。它 以教育者传播必然的信息为开端,以引发被教育者相 应的心理转变或心理反映为目的。说服教育是对学生 进行思想教育最多见的方式,也是最有效、最便利的 方式之一。可是“说”而不“服”达不到教育的成效。 依托教师的权威“压服”学生,反而会让学生产生逆 反心理。在日常的班级治理中,如何让自己的说服教 育更有效,能够真正感染到学生?归纳起来,有以下 几点:一、合理地使用正反两方面的材料。主要根据以 下两点:1、学生的态度。若学生持积极态度、情绪高亢, 对所述观点比较赞同时,适合提供正面材料;而当学 生对所述观点持怀疑态度

2、甚至反对时,适合提供反面 材料。2、学生的鉴别能力。学生的鉴别能力与学生的 年龄直接相关。低年级的学生,鉴别能力较低,适合 提供正面材料;而高年级的学生,鉴别能力高,可以 提供正反两方面的材料。另外,在说服教育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两者的 顺序,即先讲什么,后讲什么。一般情况下,开始和 结尾讲正面材料,中间放负面材料,这样的效果最好。二、合理地使用情绪因素材料和理智因素材料。 主要与以下两方面有关:1、学生的文化程度。如果学生文化程度较高, 可提供理智因素材料;如果学生的文化程度较低,提 供情绪因素材料效果会更好。2、教育任务的长度。短期任务提供情绪因素材 料效果较好;长期任务则需要提供理智因素的

3、相关材 料。当然,在现实情况下,一般是两者结合运用,只 是在使用时要略有侧重。另外,在使用两种材料的过 程中,也要注意两者的顺序。通常来讲,首尾用情绪 材料,中间用说理效果更佳。三、利用门槛效应,向学生逐步提高要求。心理 学家费里德曼和费雷泽的一项研究证明,让人们先接 受较小的要求,能促使其逐渐接受较大的要求,这就 是“门槛效应”。有个小和尚跟师父学武艺,可师父 却什么也不教他,只交给他一群小猪,让他放牧。庙 前有一条小河,每天早上小和尚要抱着一头头小猪跳 过去,傍晚再抱回来。后来小和尚在不知不觉中练就 了卓越的臂力和轻功。原来小猪在一天天长大,小和 尚的臂力也因此在不断地增长,他这才明白师傅

4、的用 意。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的过程中,要结合学 生自身的情况,先提出较容易达到的目标,然后逐步 提高要求,不可急于求成。四、利用“南风效应”。暖风吹个人脱衣,北分 吹行人紧衣。“南风效应”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概念, 出自法国作家拉封丹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 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不假思索首先来 了一阵冷风,凛凛刺骨,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 便把大衣裹得严严实实,毫无脱意。而南风则不然, 它徐徐吹动,使人暖意渐生,行人在不知不觉中先解 开了钮扣,继而脱掉了大衣,结果南风获得了胜利。因此在进行说服教育时,要注意讲究方法。使 用“北风”式的方法批评教育,往往会让学生产生惧 怕心

5、理,效果短暂。而“南风”式方法,能够和风徐 徐地吹掉学生自我保护的“盔甲”,打破学生自我封 闭的心理状态,使学生敞开心扉。这样以来,说服教 育就容易进行了。另外,成功的教育依赖于真诚的理 解和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因此在使用“南风”式说 服教育前,应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为运用“南风 效应”奠定心理基础。五、利用名片效应。“名片”即教育者和被教 育者双方一致的观点。教师在论述自己的基本观点之前先亮出这种“名片”,寻找共同语 言,引起共鸣,以缩小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这样彼 此一开始的谈话就很融洽,通常会起到很好的教育效 果。美国总统里根迎合选民的手法就变化多端,富有 吸引力。在向一群意大利血统的

6、美国人讲话时,他说: “每当我想到意大利人的家庭时,总是想起温暖的厨 房,以及更为温暖的爱。有这么一家住在一套稍嫌狭 小的公寓房间里,但已决定迁到乡下一座大房子里去。 一位朋友问这家一个12岁的儿子托尼:喜欢你的新 居吗?,孩子回答说:我们喜欢,我有了自己的 房间。我的兄弟也有了他自己的房间。我的姐妹们都 有了自己的房间。只是可怜的妈妈,她还是和爸爸住 一个房间。这个笑话明显地拉近了他与选民的心理 距离,有效地推销了他的形象。他所使用的,也是一 种名片效应。另外,名片效应是以对对方的了解为基础的, 因此要求教师能够多方面了解学生。六、避免超限效应。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 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 心理现象。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时,最初感觉牧师 讲得好,打算捐款;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就 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 10分钟,牧师还 没有讲完,他便 决定不捐了。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 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 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 过久,往往会引起对方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这样往 往会事与愿违。因此,教师在进行说服教育时,要注 意“度”的把握。“过度”会产生“超限效应”,“不 及”又达不到既定目的。所以说一定要把握好分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