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4单元 第1章 第4节 种子的萌发(第二课时)教案 (新版)济南版.doc

上传人:doc321 文档编号:14086589 上传时间:2022-02-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秋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4单元 第1章 第4节 种子的萌发(第二课时)教案 (新版)济南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4年秋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4单元 第1章 第4节 种子的萌发(第二课时)教案 (新版)济南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4年秋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4单元 第1章 第4节 种子的萌发(第二课时)教案 (新版)济南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4年秋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4单元 第1章 第4节 种子的萌发(第二课时)教案 (新版)济南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4年秋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4单元 第1章 第4节 种子的萌发(第二课时)教案 (新版)济南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秋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4单元 第1章 第4节 种子的萌发(第二课时)教案 (新版)济南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秋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4单元 第1章 第4节 种子的萌发(第二课时)教案 (新版)济南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种子的萌发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根吸收无机盐的演示实验,说明植物在生活过程中不仅需要水,而且还需要无机盐。(重点) 描述氮、磷、钾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及其缺乏时的症状。(难点)说明无土栽培的原理和优点。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学习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无机盐的作用,无土栽培原理在农业生产实践的应用,继续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课前准备: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完成课本64页演示实验;教师制作课件; 学生课前进行家庭种地用肥的观察和调查。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7分钟教师出示课件根的形态和结构图片

2、对上节课学过的主要知识进行提问: 1、根有什么功能?2、根有哪几种?请在图中指出来( )( ) ( )根系 ( )根系3、一条根由哪几部分构成?( )( )( )4、根尖由哪几部分构成?各部分有什么特点和作用?(1)、根的生长最活跃的部位是:_、_。 (2)、根的分化最活跃的部位是:_。(3)、根的吸收最活跃的部位是:_。5、你知道为什么移栽植物时要带着泥土吗?学生阅读课本、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知识,观察课件上的图片思考、回答问题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创设情境激趣导学1分钟教师出示课件农民撒化肥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他(她)们在干什么? 为什么要这么做?学生按照老师的引导观察图

3、片,回答问题。学生通过观察课件农民撒化肥图片,从生活实际入手既创设情景,使学生产生疑问,迅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的探究学习进行了铺垫;又自然而然的引入课题。 这样设计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展示目标 2分钟课件展示学习目标学生自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带着任务学习演示指导合作探究7分钟教师边操作演示实验边出示课件图片: 1.制备出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2.分别将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滴在两个玻片上3.将两个玻片在酒精灯上烘干烘干提出问题:载玻片两端的液体加热后的变化情况一样吗?这说明了什么?能否用河水或井水代替蒸馏水?教师出示图片:用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培养的玉米幼苗提出问题:培养一段时

4、间后,甲、乙两组幼苗的长势有何差异?试分析原因。为什么要设置甲、乙两组装置?学生观察 “演示实验”学生说出现象并思考原因,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说明土壤中含有无机盐)学生出示实验材料,共同观察、分析(甲幼苗健壮,颜色鲜绿;乙幼苗瘦弱,颜色发黄)(设计对照实验)得出结论: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这一节出现了无机盐的概念,但学生对此并不了解,所以在学习之前,必须先让学生明白无机盐是什么。由于演示实验在讲台上操作,只有前面两三排的同学能观察的很清楚,所以有必要用课件的形式展示整个过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观察到。根吸收无机盐的演示实验,短期内不容易看到成效,因此要提早让学生准备这个实验,以便能够看到实验的

5、结果。自主学习交流建构5分钟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如何进入植物体的?它们有什么作用?如果没有了它们植物会怎么样?请同学们自学教材26页内容思考以上问题。 教师出示含N、P、K的无机盐的作用及缺乏症比较表学生根据提示自学教材26页内容,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对照表格识记关于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只通过演示实验是不容易完全看出来的,可以让学生通过课本中的彩色插图进行了解,教师再帮助分析每一种无机盐对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缺乏时所表现出的症状,用列表形式展示利于比较记忆。迁移应用知识拓展6分钟教师出示几种叶的图片: 缺缺缺缺缺缺这些叶子怎么了? 教

6、师继续出示几种缺乏含N、P、K的无机盐的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的植物症状。教师出示几种植物图片:这些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应该多施哪一种无机盐呢? 这些植物需要的无机盐一样吗?这说明了什么?教师出示小麦的不同生长时期所需无机盐的曲线图:小麦的不同生长时期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一样吗?这说明了什么?所以农业生产中要根据植物的需肥规律,适时地、适量地施肥,以便使植物体茁壮生长,并且获得少肥高效的结果。教师出示知识拓展“肥料的种类”(1.化学肥料: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2.农家肥:人类、家畜的粪尿.3.有机肥料:就是把植物的茎秆、叶等经过粉碎,埋入农田中,使其腐烂变为无机物,增加土壤的肥力.)总的

7、来说:施肥不仅要使植物长的健壮,增产增收,而且也要使土地可持续发展.学生观察比较、思考问题。学生认真观察。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分析并得出结论。(不同植物对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需求是不同的。)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分析并得出结论。(同种植物不同生长时期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需求是不同的。)学生阅读了解并进行与自己的调查进行比较联系农业生产的知识,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不仅学以致用还能让生活在农村的孩子真正认识到学到的知识是有用处的。联系农业生产实际,了解什么是合理施肥,结合生产经验从理论上加以明确。也为学习无土栽培做好知识铺垫。在本节课中,还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意识到化学肥料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使

8、学生树立环保的意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5分钟教师出示几组无土栽培的植物引导学生观察:这样的栽培方式是什么?什么是无土栽培?有哪些主要的方法?无土栽培依据的是什么原理?无土栽培与传统作物栽培相比较有什么优势?进行无土栽培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请同学们自学教材27页内容思考以上问题。作为农民的后代我们要努力改变现在的农业结构,利用农业技术来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民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学生观察、交流(无土栽培)学生根据提示自学教材27页内容,积极思考、讨论、回答问题。(根据植物生活需要的无机盐种类、数量和比例配制营养液,用营养液来栽培植物;)(有水培、沙培和砾培等多种栽培形式。)(无土

9、栽培的优点 (1)更合理的满足植物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2)产量高(3)不受季节限制(4)节约水肥(5)清洁无污染)由于很多学生缺乏农业生产经验,对于无土栽培技术了解很少,因此,需要首先创造条件增加感性认识,帮助消化理解。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联系农业生产实际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知识整合迁移应用2分钟教师出示“她能吃到自己种的这些水果吗?”(无土栽培这么好,我可得去试一试.小红配制了一种营养液,将其分成5等份,分别把她喜欢吃的西红柿、苹果、香蕉、荔枝和橘子

10、的苗种在这5份营养液中,给其提供良好的环境因素,然后她就美滋滋的想“我可以吃自己种的水果了!”) 学生积极讨论、交流这一环节的设计促进了知识的整合、迁移和应用,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由知识立意逐步过渡到能力立意,针对性强,注重知识的应用。反思小结3分钟我们来反思一下: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学生自主回顾本节所学所得。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后,由学生自我总结所学与所思,得出结论性的知识。课堂达标完成作业7分钟课堂达标检测题:教师出示课件中的达标练习: 1.植物的生活不仅需要水分,而且还需要_,如_,_,_是植物生活需要量较大的三种矿质元素。2.农谚“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说明_对植物生活的

11、重要性。 A.水分 B.无机盐 C.阳光 D.空气3.植物出现“烧苗”现象的原因是土壤溶液中_。 A.水分充足 B.氧气充足 C.二氧化碳充足 D.无机盐过多完成作业:助学第31-32页的当堂达标学生独立自主完成,个别学生展示答案,同学们互相纠正。学生自主完成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课上完成减轻学生的课下负担,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板书设计:第五节 根的结构和功能四、根的吸收功能 氮磷1、土壤溶液中含有无机盐2、无机盐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钾五、无土栽培1、概念2、优点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理念, 体现了学生是教学活动

12、核心的理念。课堂不再只停留在教师对知识点的传授上,更要创设氛围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注重学习的方法、思维的过程训练,给学生体验和领悟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物 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为了本节课的学习效果更好,我们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为了保证证明土壤浸出液中含有无机盐,而蒸馏水中不含有无机盐的演示实验成功,要注意玻璃板一定要洁净,避免由于玻璃板本身的污迹引起误解。2、根吸收无机盐的演示实验,短期内不容易看到成效,因此要提早准备这个实验,以便到讲课的时候能够看到实验的结果。在准备和进行这个实验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参加,使他们看到实验的全过程,相信实验的结果是真实的。3、在本节课的内容中,联系农业生产的知识较多。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无机盐的概念以及无机盐对植物的作用,了解什么是合理施肥,无土栽培等概念时一定要联系农业生产的实际,不仅能巩固所学知识还能让生活在农村的孩子真正认识到学到的知识是有用处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