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汉乐府与其后朝代作品的关系.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102988 上传时间:2022-02-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汉乐府与其后朝代作品的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析汉乐府与其后朝代作品的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析汉乐府与其后朝代作品的关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汉乐府与其后朝代作品的关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汉乐府与其后朝代作品的关系.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析汉乐府与其后朝代作品的关系浅析汉乐府与其后朝代作品的关系作者:方雨宁我最近在读余冠英先生的乐府诗选,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 象,虽然平时课上也学到了曹操是借乐府旧题以吟咏时事,赋予 其新的内容,但是终究没有将它们对比起来看,现在正好借着这 次契机,分析这其中的委曲。步出夏门行最开始出现在汉乐府诗里,“桂树夹道生,青龙对伏趺。凤凰鸣啾啾,一母将九雏”以景象叠加的手法展现了 一幅曼妙的天庭图画。通篇写神仙之乐,酣畅淋漓,表达了对天 上美好景致的向往与神迷。再来看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这是孟德在征乌桓经过碣石山 时所作的四言诗。我们可以看到这首诗不光在题材上有所创新, 而且在形式上也有所创新,因此,鲁迅

2、称曹操为“改造文章的祖 师”也是不无道理的。曹操在该组诗里抒发了个人的理想抱负,“老 骥伏栃,志在千里”更是家喻户晓的佳句,表达了自己积极奋发 向上的精神。再来看看饮马长城窟行。最早在汉乐府出现时,我惊艳于 它“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的单纯质朴;也感慨于“梦见在 我傍,忽觉在他乡”的直白浅露;更惊叹于“呼儿烹鲤鱼,中有 尺素书”的奇思妙想。全诗缠绵煤恻,极尽缱绻之词表达思妇对 征人的思念,细腻的景物描写更显情思款款,意味深长。而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则以痛惜的笔触记录了筑城卒与他妻子的对 话,揭露了无休止的徭役给人们带来的深重苦难。“身在祸乱中,何为稽留他家子”、“君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3、以筑城卒 的口吻表达了对战乱当道徭役深重的苦痛与无奈,他妻子最后的“贱妾何能久自全”更是发人深省引人联想,言有尽而意无穷。雁门太守行现在为我们所知的也是李贺的作品,但其实 李贺也是托乐府旧题来写的战争场面。最初雁门太守行是用 来歌颂王涣的政绩的,百姓们称颂他“拥护百姓,子养万民。外 行猛政,内怀慈仁”。在大家心中,他是一个治行致贤的好官。该 乐府诗引君、人、论、冠、贤、仁、端、宽、勤、闻、昏、西、 传十三韵,八解乐府云。而后在唐朝,诗人李贺借用乐府旧题, 以瑰丽浓艳的色彩描绘了悲惨而又壮烈的战争景象。“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开篇即以丰富的色彩向我们展现了一幅 “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危

4、机场景,全诗基调苍凉、意境悲壮,完 全不同于汉代时歌咏王涣时的谨严,且格式上也进行了较大的创 新。传统的四言被突破,七言读来朗朗上口,色彩的对比运用鲜 明,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通过上述三个例子,我们不难发现,自汉代以后的很多文人 们在创作时都借用了汉乐府的篇名,表达的却是完全不一样的思 想。各人都有个人的创作灵感和情怀,但不可否认的是,汉乐府 的诗集对魏晋隋唐时期乃至更后明清文学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 用,正是有了汉代时民间纯朴的乐府创作,才使后世留下了这么 多的名篇佳作供文人墨客吟咏传唱。其实文学说到底也不过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加工润色,使 之不至于沉寂,使之在千百年的历史中不被磨灭原本的光芒,继 续绽放,继续熠熠生辉。历史的长河洗涤冲刷,过滤了很多渣滓, 也留下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中国的文化金字塔,正是由久远 朝代的一部部作品堆叠而成,时至今朝,日久弥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