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诗传笺通释》声训条目语音初探.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109962 上传时间:2022-02-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诗传笺通释》声训条目语音初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毛诗传笺通释》声训条目语音初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毛诗传笺通释》声训条目语音初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毛诗传笺通释》声训条目语音初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毛诗传笺通释》声训条目语音初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毛诗传笺通释》声训条目语音初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诗传笺通释》声训条目语音初探.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毛诗传笺通释?声训条目语音初探摘 要: ?毛诗传笺通释?一书大量运用声训。而此书在运用古音进展训诂时,尚有一些问题值得商榷。首先考察其声训条目的语音关系,其次对马氏运用古音情况进展考辨。关键词: 声训 语音关系 古音考辨?毛诗传笺通释?是清代乾嘉考据学重要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清代?诗经?学三大名著之一。著者马瑞辰正承乾嘉学者坚实的小学、训诂根底,对毛?传?、郑?笺?、孔?疏?进展重新考察和疏释。乾嘉学者在训诂学上的重大创造就是创立了“因声求义的声训理论。马氏对此理论完全继承,并运用于自己的训诂理论中。顾名思义,“因声求义理论离不开语音;亦可说,此理论的精华即在于语音。而马氏?毛诗传笺通释?更是

2、频繁使用“因声求义的声训理论,创立不少创造。本文试着对?通释?之?周南?召南?两卷声训条目的语音情况作一个初步的探究。一、训释词与被训释词语音关系在韵部系统中:1?字典?中的沃部和?手册?中的药部对应,是同一部;2?字典?中的盍部和?手册?中的叶部对应,是同一部;3?诗经?时代,侵部还没有分化,?手册?将侵部的合口标作冬部,所以,?手册?中的冬部应该归为?字典?中的侵部,看成同一部。在声纽系统中:1?字典?中的喻母和?手册?中的余母对应,是同一母;2?字典?中的照母和?手册?中的章母对应,是同一母;3?字典?中的穿母和?手册?中的昌母对应,是同一母;4?字典?中的神母和?手册?中的船母对应,是

3、同一母;5?字典?中的审母和?手册?中的书母对应,是同一母;6?字典?中的床母和?手册?中的崇母对应,是同一母。1.双声叠韵在此两卷声训条目中训释词与被训释词声同韵同的条目共37例。例如:1关、官双声,故关或作口官。430按:关,见元;官,见元。2幽、深义近,幽与窈亦双声也。431按:窈,影幽;幽,影幽。2.声同韵近1移易、延易,古音义并同。435按:移,余歌;延,余元。歌元对转。2崔嵬通作隗,又转作。444按:嵬,疑微;隗,疑微;,疑歌。微歌对转。3.声同韵殊1履与禄双声,故履得训禄,即以履为禄之假借也。450按:履,来脂;禄,来屋。脂屋相差甚远。2肄与馀亦一声之转,故肄亦可训馀。465按:

4、肄,余质;馀,余鱼。质鱼相差甚远。4.声近韵同1古者思与理同义。434按:思,心之;理,来之。心来邻纽。2施、弛古通用。435按:施,余歌;弛,书歌。余书旁纽。5.声殊韵同1崔嵬二字叠韵。444按:崔,清微;嵬,疑微。清疑相差甚远。2角、鹿古同声。鹿即角之假借。447按:角,见屋;鹿,来屋。见来不相近。6.声近韵近按:辰,禅文;真,章真。禅章旁纽,文真旁转。2调为朝之假借。466按:调,定幽;朝,端宵。定端旁纽,幽宵旁转。7.声近韵殊1鳊、鲂、三字皆一声之转。466按:鳊,帮真;鲂,并阳;,滂之。帮、并、滂旁纽。2鸲鹆双声字,亦双声字,鸲鹆即之转声。472按:鸲:侯;鹆:余屋;:见质;:见觉。

5、、见旁纽;侯、质相差很远。余、见相差很远;屋、觉旁转。此条目“鸲与“声纽为旁纽关系,而韵部那么相差很远。8.声殊韵近1肄与双声,故可假借作肄。465按:肄,余质;,疑物。质物旁转。2遗从贵声,与委音近,故委又通遗。489按:遗,余微;委,影歌。影余相差很远,歌微旁转。下面将训释词与被训释词之间各种语音关系的数目和比例列表:由此表可以看出,?周南?召南?二卷中的声训条目,训释词与被训释词在语音上属于双声叠韵的几乎占半数;声音相近的占将近半数;而声近韵殊、声殊韵近,也即声纽和韵部只有一方面相近的情况只是个别现象。由此可知马氏运用声训时,在考虑语音一样或相近方面是很慎重的。 二、对马氏运用上古音情况

6、的考辨清儒主要是通过对古韵文的韵字系联、谐声系统的分析、经传异文重文的读音比较、以及古注音切的分析,并以?广韵?为参照系来上推古音的。从顾炎武到王念孙、江有诰,古韵分部逐渐精细。后章太炎在江有诰根底上分古韵23部,黄侃又在章氏的根底上将锡、铎、屋、沃、德五个入声韵部从阴声韵中独立出来,成28部。王力在黄侃的根底上增微部、觉部,遂成今人所熟悉的古韵30部。一对前人及同时代学者古音研究成果的运用情况1.对顾炎武古音研究成果的运用情况窈窕二字叠韵。431按:窈,影幽;窕,透宵。依王力的上古音系统来看,二字的韵部属于旁转关系,算是韵近,并不是叠韵,而马氏将二者定为叠韵。清代只有顾炎武,幽、宵不分。由此

7、可知,马氏对顾氏古音研究成果有所吸收。2.对戴震古音研究成果的运用情况1乐古音读同劳来之劳,故诗以与韵。434按:乐,来药;劳,来宵;,明宵。依王力的上古音系统来看,药、宵对转,而马氏将其看成同部,也即药、宵不分。马氏之前的古音研究成果,只有戴震药、宵分立。由此可知,马氏没有吸收戴氏的药、宵分立这一古音研究成果。2息与思同在心母,以双声为韵。古双声字多通用,思之通息,亦以其字同母耳。461按:息,心职;思,心之。马氏不说二字叠韵,说明马氏没有将之部与职部看成一部,而段玉裁、王念孙那么之职不分,而戴震那么入声独立,之职分立,故此条可看成是马氏对戴氏入声独立,之职分立成果的运用。3.对段玉裁古音研

8、究成果的运用情况革、鬲古同音,革当为鬲裘之同音假借。490按:革,见职;鬲:来锡;鬲裘,溪锡。职锡旁转,见来相差很远,见溪旁纽。马氏之所以断定革、鬲古同音,很可能是因为其联想到革、隔今音同,进而推出古音革、隔亦同。而依王力系统,古音“隔,见纽锡部,与“革同纽,只是韵部不同。?说文?:“隔,障也。从阝,鬲声。故马氏认为革、鬲亦同音,也即认为职、锡不分,为一部。根据段玉裁的古音研究成果,支、脂、之三分这里的锡即属于支,职即属于之,由此可知,马氏并未吸收段氏支、脂、之三分这一古音研究成果。又按:段氏这一成果为以后学者,以及其老师戴震所吸收,成为定论。而段氏之前的古音学者,顾炎武、江永、万光泰那么皆支

9、、脂、之不分。4.对王念孙古音研究成果的运用情况窈窕二字叠韵。431按:窈,影幽;窕,透宵。依王力的上古音系统来看,二字的韵部属于旁转关系,算是韵近,并不是叠韵,而马氏将二者定为叠韵。清代只有顾炎武,幽、宵不分。顾炎武之所以幽、宵不分,正如江永批评他“考古之功多,审音之功浅。江永幽、宵分立,考虑了韵母“侈的因素。侈音,口侈而声大;音,口敛而声细,实际上就是指韵母中元音开口度的大小,王力拟幽部u、宵部o。瑞辰父宗从王念孙游,瑞辰又承家学,故对王念孙的上古音体系是理解的。又按:按照王念孙的上古音体系,幽、宵分立。故知,马氏对王念孙的古音研究成果亦非完全吸收。由以上可看出,马氏利用古音进展声训,或自

10、有一套古音体系,而不为世人所知;或不主一说,杂采众说。二马氏运用上古音进展声训的缺乏1.未考古音,而臆测古音由于马氏着眼点在训诂,而不是古音研究,故在训诂时断定二词的上古语音关系很随意。一方面由于马氏古音体系复杂,另一方面就是马氏有时并未仔细考求古音,而凭臆测。1窈窕二字叠韵。431按:窈,影幽;窕,透宵。依王力的上古音系统来看,二字的韵部属于旁转关系,算是韵近,并不是叠韵,而马氏将二者定为叠韵。又按:即使按照王念孙的上古音体系,这里也只能是韵近,并非叠韵。窈、窕二字今音叠韵,马氏很可能是没有仔细考定古韵,以今音臆测古音,遂判为叠韵。2与施亦声近义通。436按:,余歌;施,余歌。依王力系统二字

11、同音,马氏将二字看成声近。二字今同音。?说文?:“,重次第物也。从贝也声。“施,旗旖施也。从方人也声。二字同由“也得声,古同音。马氏知其具谐声关系,并知谐声字的语音随时代的开展而发生变化,故不考古音,臆测二字在?诗经?时代语音已经分化,从而认为是音近关系。由此可知,马氏未考古音,以今音臆断。2.马氏古音体系的缺乏a.舌音牙音相混1肄与双声,故可假借作肄。465按:肄,余质;,疑物。余、疑相差很远,而马氏将其看成双声。余,舌面音;疑,牙音。由此可知,马氏舌音、牙音相混。2鸲鹆双声字。472按:鸲:侯;鹆:余屋。属于牙音,余属于舌音,相差很远,而马氏将其看成双声。故可知,马氏舌音、牙音相混。b.舌

12、音齿音相混音义与蛰蛰同。453按:,精缉;蛰,定缉。依王力系统,精为齿头音,定为舌头音,精定邻纽,非同声,而马氏将其看成同声。由此可知,马氏舌音、齿音相混。c.喉音牙音相混二字双声,与厌亦双声。通作厌,犹通作厌厌也。485按:,溪缉;,影缉;厌,影叶。溪,喉音;影,牙音,本为邻纽,而马氏认为是双声,也即声纽一样。由此可知,马氏喉音、牙音相混。d.舌头舌面音相混迟、夷古同声,倭、郁亦一声之转。489按:迟,定脂;夷,余脂。定,舌头音;余,舌面音,本为准旁纽,而马氏认为是同声。由此可知,马氏舌头舌面音相混。经分析可知,马氏在运用声训时还是很重视古音一样或相近这一原那么的。另一方面,马氏在运用古音研究成果时那么较随意,无规律可循,甚至是误用。?毛诗传笺通释?虽是经典之作,然亦有不妥之处,应抱积极探究的态度,以求有所收获。参考文献:1景.名易字之的音分析J.古研究,19914.3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M.北京:中华书局,2021.4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9.本文档【?毛诗传笺通释?声训条目语音初探】更多文档欢迎访问wendang.chazidia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