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二级结论.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138577 上传时间:2022-02-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二级结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物理二级结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物理二级结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物理二级结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理二级结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二级结论.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物理二级结论I. 运动学1.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或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时间等分( T):1T 内、 2T 内、 3T 内位移比: S1: S2 :S3 =1 2: 22 :32 1T 末、 2T 末、 3T 末速度比: V1: V2 : V3=1 : 2:3 第一个 T 内、第二个T 内、第三个T 内的位移之比:S:S : S =1:3:52nn-k= k aT2a=2a = (nn-k)/k T2S=aTS -SS/TS -S位移等分 (S0) : 1S0 处、 2 S0 处、 3 S0 处速度比: V1: V2:V3:Vn=1 :2 : 3 : : n 经过 1S0 时、

2、 2 S0 时、 3 S0 时时间比:1:2 :3 : :n ) 经过第一个0、第二个00时间比1S2 S 、第三个3 St1 : t 2 : t3 : tn1:( 2 1):( 32) : ( nn 1)vvt / 2v0vtS1S222T2.)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v0vtvvt / 23.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中间时刻的速度:24.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v1v2v前一半时间 v1,后一半时间 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2v2v1v2前一半路程 v1,后一半路程 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v1v25.小船过河: 当船速大于水速时船头的方向垂直于水流的方向时,所用时间最短,td / v船合

3、速度垂直于河岸时,航程s 最短s=dd为河宽当船速小于水速时船头的方向垂直于水流的方向时,所用时间最短,td / v船合速度不可能垂直于河岸,最短航程sdv水v船VVdV水II. 运动学1. a.物体沿倾角为的斜面 匀速 下滑 : =tan. b.物体沿 光滑 斜面滑下 :a=gsin c.物体沿 粗糙 斜面滑下 :a=gsin -gcos 2.两个共同运动的物体刚好脱离时,两物体间的弹力为:F=0 ,加速度 相等3.物体沿直线运动,速度最大的条件是:a=0 或合力为零4. 沿如图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当 =45时所用时间最短沿角平分线滑下最快增大,时间变短小球下落时间相等小球下落时间相等5.

4、一起加速运动的物体系,若力是作用于m1 上,则 m1和 m2m2F的相互作用力为 Nm2m1与有无摩擦无关,平面,斜面,竖直方向都一样Fm1m2m1Fm2Fmm2Fm2m116. 下面几种物理模型,在临界情况下,a=gtg aaaaaaa光滑,相对静止弹力为零相对静止光滑,弹力为零7. 如图示物理模型,刚好 脱离时。弹力为零,此时速度相等,加速度相等,之前整体 分析,之后 隔离 分析FgaaF简谐振动至最高点在力 F 作用下匀加速运动在力 F 作用下匀加速运动8. 下列各模型中,速度最大时合力为零,速度为零时,加速度最大FBFIII. 圆周运动 &万有引力1. 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 F=mgt

5、ana 方向水平,指向圆心NNmgmg2. 飞机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盘旋飞车走壁T mg3. 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火车、绳.o.o1) 绳,内轨,水流星最高点最小速度gR ,最低点最小速度5gR ,上下两点拉压力之差 6mg2)离心轨道,小球在圆轨道过最高点vmin = gRH要通过最高点,小球最小下滑高度为2.5R 。R3)竖直轨道圆运动的两种基本模型绳端系小球,从水平位置无初速度释放下摆到最低点:T=3mg , a=2g ,与绳长无关。gR“杆”最高点vmin=0 , v 临 =,v v 临 ,杆对小球为拉力v = v 临 ,杆对小球的作用力为零v E ;E E ;方向如图示; abc 比

6、较 b 点电势最低,ba bc d gE g由 b到,场强先增大,后减小,电势减小。abcEb=0, a,c 两点场强方向如图所示E 4ggabcEaEb ; EcEd; Eb Ed gd g3匀强电场中,等势线是相互平行等距离的直线,与电场线垂直。4电容器充电后,两极间的场强:E4 kQ,与板间距离无关。S5 LC 振荡电路中两组互余的物理量:此长彼消。1)电容器带电量q,极板间电压u,电场强度E 及电场能Ec 等量为一组;(变大都变大)2)自感线圈里的电流I,磁感应强度B 及磁场能EB 等量为一组;(变小都变小)电量大小变化趋势一致:同增同减同为最大或零值,异组量大小变化趋势相反,此增彼减

7、,若 q , u, E 及 Ec 等量按正弦规律变化,则 I,B, EB 等量必按余弦规律变化。电容器 充电时电流减小,流出负极,流入正极;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放电时电流增大,流出正极,流入负极,电场能转化为磁场能。VII.恒定电流1串连电路:总电阻大于任一分电阻;UR1; PP R1U R,U1R2R, P1R2R1R12并联电路:总电阻小于任一分电阻;I 1/R; I1IR2; PPR2R21/ R; P1R2R1R13和为定值的两个电阻,阻值相等时并联值最大。4估算原则:串联时,大为主;并联时,小为主。5路端电压:纯电阻时 UIrR,随外电阻的增大而增大。Rr6并联电路中的一个电阻发生变

8、化,电路有消长关系,某个电阻增大,它本身的电流小,与它并联的电阻上电流变大。7外电路中任一电阻增大,总电阻增大,总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8画等效电路:始于一点,电流表等效短路;电压表,电容器等效电路;等势点合并。9 R r 时输出功率最大 P。4r10 R1 R2 ,分别接同一电源:当R1 R2 r 2 时,输出功率 P1 P2 。串联或并联接同一电源:P P。串并11纯电阻电路的电源效率:R。Rr12含电容器的电路中,电容器是断路,其电压值等于与它并联的电阻上的电压,稳定时,与它串联的电阻是虚设。电路发生变化时,有充放电电流。13含电动机的电路中,电动机的输入功率P入UI ,发热功率P热I

9、 2 r ,输出机械功率P机UII 2 rVIII.直流电实验1考虑电表内阻影响时,电压表是可读出电压值的电阻;电流表是可读出电流值的电阻。2电表选用测量值不许超过量程;测量值越接近满偏值(表针的偏转角度尽量大)误差越小,一般大于1/3 满偏值的。3相同电流计改装后的电压表:U gRV ;并联测同一电压,量程大的指针摆角小。电流表: I g1/ RA ;串联测同一电流,量程大的指针摆角小。4电压测量值偏大,给电压表串联一比电压表内阻小得多的电阻;电流测量值偏大,给电流表并联一比电流表内阻大得多的电阻;5分压电路:一般选择电阻较小而额定电流较大的电阻1)若采用限流电路,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仍超过用电

10、器的额定电流时;2)当用电器电阻远大于滑动变阻器的全值电阻,且实验要求的电压变化范围大(或要求多组实验数据)时;3)电压,电流要求从“零”开始可连续变化时,分流电路:变阻器的阻值应与电路中其它电阻的阻值比较接近;分压和限流都可以用时,限流优先,能耗小。6变阻器:并联时,小阻值的用来粗调,大阻值的用来细调;串联时,大阻值的用来粗调,小阻值的用来细调。7电流表的内、外接法:内接时,R测R真 ;外接时, R测R真 。1) RxRA 或 RxRV 时内接; RxRV 或 RxRV 时外接;RARxRARx2)如 R 既不很大又不很小时,先算出临界电阻R0RA RV(仅适用于 RARV ),x若 RxR

11、0 时内接; RxR0 时外接。3)如 RA、 RV 均不知的情况时,用试触法判定:电流表变化大内接,电压表变化大外接。8欧姆表:1 )指针越接近 R中 误差越小,一般应在R中R0 Rg r至 10R中 范围内, R中;10I g2 ) Rx;I xI g3 )选档,换档后均必须调“零”才可测量,测量完毕,旋钮置OFF 或交流电压最高档。9故障分析:串联电路中断路点两端有电压,通路两端无电压(电压表并联测量)。断开电源,用欧姆表测:断路点两端电阻无穷大,短路处电阻为零。10描点后画线的原则:1)已知规律 (表达式):通过尽量多的点,不通过的点应靠近直线,并均匀分布在线的两侧,舍弃个别远离的点。

12、2)未知规律:依点顺序用平滑曲线连点。11伏安法测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r:安培表接电池所在回路时:安培表接电阻所在回路试:测真 ; r测r真 电流表内阻影响测量结果的误差。测真 ; r测r真 电压表内阻影响测量结果的误差。半电流法测电表内阻:rgR并 ,测量值偏小;代替法测电表内阻:rgR代替 。半值(电压)法测电压表内阻:r gR串 ,测量值偏大。IX.磁场1 安培力方向一定垂直电流与磁场方向决定的平面,即同时有AAB。FI, F2 带电粒子垂直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Rmv2 m, T(周期与速度无关) 。BqqB3 在有界磁场中,粒子通过一段圆弧,则圆心一定在这段弧两端点连线的中垂线上。4

13、 半径垂直速度方向,即可找到圆心,半径大小由几何关系来求。5 粒子沿直线通过正交电、磁场(离子速度选择器)Bqv qE , vE。与粒子的带电性质和带电量多少无B关,与进入的方向有关。6 冲击电流的冲量:7 通电线圈的磁力矩:BIL tmv , BLqMvMnBIS cosnBIS 有效 (是线圈平面与B 的夹角, S 线圈的面积)8 当线圈平面平行于磁场方向,即0 时,磁力矩最大,M mnBISX. 电磁感应1楞次定律: (阻碍原因)内外环电流方向:“增反减同”自感电流的方向:“增反减同”磁铁相对线圈运动:“你追我退,你退我追”通电导线或线圈旁的线框:线框运动时:“你来我推,你走我拉”电流变

14、化时:“你增我远离,你减我靠近”2 i 最大时(I0 , I 框0 )或 i 为零时(I 最大 I 框 最大 )框均不受力。tt3楞次定律的逆命题:双解,加速向左减速向右4两次感应问题:先因后果,或先果后因,结合安培定则和楞次定律依次判定。5平动直杆所受的安培力:FB2L2VB2 L2V 2,热功率: P热。R总R总6转杆(轮)发电机:1BL227感生电量: Qn。R总图 1 线框在恒力作用下穿过磁场:进入时产生的焦耳热小于穿出时产生的焦耳热。图 2 中:两线框下落过程:重力做功相等甲落地时的速度大于乙落地时的速度。XI. 交流电1中性面垂直磁场方向,与 e 为互余关系,此消彼长。2线圈从中性

15、面开始转动:e 2nBLV sin t nBSsin t nn sintn sint 。安培力: FAnBI m L sint磁力距: MFA L sin tBI m S sin 2tn2 B2 S2 sin 2tR线圈从平行磁场方向开始转动:e2nBLV costnBScostm cos t安培力: F AnBI m L cost磁力距: MFA L costBI m Scos2n 2 B 2 S2cos2 ttR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I 2 RT 一个周期内产生的总热量。变压器原线圈:相当于电动机;副线圈相当于发电机。6 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相同的量:U , T, f, P入P出nt7 输电计算的基本模式:P输U输 I输,U 线损I 输 R线,P线损2R线P输2I 输()R线,U 输U 用U输 U 线损,P用P输 P线损U 线发电机 P输U 输U 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