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的老化与保养.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142045 上传时间:2022-02-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眼睛的老化与保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眼睛的老化与保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眼睛的老化与保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眼睛的老化与保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睛的老化与保养.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眼睛的老化與保養六種眼疾原因、症狀、治療,並釐清常見的錯誤觀念與迷思。1. 老花眼原因:眼睛水晶體柔軟度和彈性變差,無法將物體影像準確聚焦在視網膜 上。症狀: 開始是近看東西會短暫模糊,眨眨眼睛就可以看得清。漸漸視力遠近 調節出現時間差、近距離工作眼睛易疲倦、痠澀、脹痛、眉骨疼痛, 甚至頭痛、噁心。治療方式:配戴老花眼鏡。如果老花眼又合併近視或遠視,可以依個人需要配戴 雙光(雙焦)鏡片 ,上半部看遠、下半部看近用;或是多焦點鏡 片,近、 中、遠距離都可一副老花眼鏡滿足,但有的人不能適應用 一副眼鏡找焦距的 動作,會有頭暈現象,因此,配戴哪種老花眼鏡, 需依個人生活習慣和需求而定。老花眼度數會隨

2、年齡增加,應每隔 35 年更換一副老花眼鏡,大約 到 60 歲以後,老花眼度數就不會有太大變化。鞏膜擴展手術是治療老花眼新方法。用鑽石刀或雷射將接近睫狀 體的鞏膜切開,向外擴張,可以加強控制水晶體的睫狀體收縮強度, 減輕老花眼度數,目前尚在臨床實驗中。 *常見迷思:近視的人年紀大時不會得老花眼?錯。近視的人也會有老花眼,只是在看近物時可以抵銷一部份老花度數。因為近視是遠方物體看不清楚,要戴近視眼鏡(凹透鏡)矯正;而老 花眼是看近的東西,例如 : 書報上字體會模糊,必須帶老花眼鏡 (凸透 鏡)。 *一般來說,40歲的人出現老花眼程度約 100 度,50歲大概是 200 度,60 歲 300 度。

3、以此來看,假使 50歲的人有 500 度近視,則只需配戴300 度的老花眼鏡就可以。在路邊攤、大賣場買老花眼眼鏡會有什麼問題?外面賣的老花眼鏡,兩邊老花度數和瞳孔距離一樣。但每個人的兩眼老花度數和瞳孔距離不一定相同,偶爾戴一戴沒問題,假使戴的時間久,可能會有頭昏等不適應情形。另外,路邊攤的老花眼睛,多半是給沒有其他視力問題的人用的,有近視、遠視問題的人戴路邊攤老花 眼鏡,效用會大打折。2. 白內障被視為老化現象之一,就像白頭髮一樣普遍。統計顯示, 60 歲以上有 近 4 成的人有白內障, 70 歲以後,有 60有白內障。原因:眼睛水晶體老化,變硬變渾濁,光線不能完全穿透,落在視網膜的 物體影像

4、變得模糊。症狀:視力減退,看到的景物像隔了一層膜,畏光、色彩失去鮮明度等。有一種核性白內障,容易發生在高度近視、 30 多歲族群,原因不明, 假如突然近視增加得很快,應該儘快就醫。治療方式: 手術摘除是唯一有效治療。點眼藥水、服用抗氧化劑都只能減緩白內 障進行。超音波晶體乳化術是目前最普遍手術方式。在角膜上做一個僅 0.3 的切口,伸入超音波探頭,把混濁水晶體震碎後吸乾淨,再放入人工 水晶體。切口小、復原時間短。 *常見迷思:白內障要熟了再做?錯。這是 50 多年前囊外晶體手術的觀念。以前眼科工具不多,也沒 有顯微鏡,一定要等到白內障熟了 (嚴重到瞳孔呈現淡黃色或白色) , 將水晶體摘除。現今

5、手術進步,不必等完全熟才開,因為放得太熟, 超音波在水晶體囊內要花比較長時間才能清除乾淨,反而不好。目前 健保要求的適合手術狀況是視力在 0.3 或 0.4 以下。有種容易發生在長期服用類固醇或糖尿病患者身上 ,叫做後囊型白內 障,在暗的地方,例如檢查眼睛的診間,可以有 0.5 或 0.6 視力,一 遇到強光,例如在太陽底下視力連 0.1 都不到,這類型就需要早點手 術。*白內障可以用雷射治療? 白內障目前最好的治療還是超音波晶體乳化手術 。但某些較年輕的患 者,有時手術之後水晶體後囊會長出一些纖維,造成視力減退,稱為 後發性白內障。這時可用雅鉻( YAG雷射處理,減輕沾黏,所以是 第二次白內

6、障才用雷射,一開始就用雷射治療,不可能,施永豐醫 師說。3. 青光眼是台灣成年人失明的第二大原因。分為急性和慢性青光眼。慢性青光眼症狀不明顯,等出現症狀時,視神經已嚴重受損,需靠定期眼睛檢 查,才能及早發現。急性青光眼發病突然,若不及時治療,幾天內就 可能失明。原因:慢性青光眼和家族遺傳 、近視和糖尿病有關 ,一般在 40 歲以後發生, 因年紀老化 ,眼睛虹膜前緣的排液角阻塞或狹窄 ,使得眼球內液體 (稱 為房水) 流動不順暢,無法順利排出,造成眼內壓升高,傷害視神經, 影響視野和視力,甚至失明。正常眼壓約在 12*20mmHg* (毫米 汞住)。 *症狀:急性青光眼會有突然視力模糊、眼睛疼痛

7、、頭痛、噁心嘔吐等症狀。慢性青光眼患者則多數沒有症狀,等到視力模糊,或看東西時,只能 看到中央部份,喪失周邊視野,視神經已受嚴重且不可逆傷害。*治療方式:以降眼壓為主要目的,包括點眼藥、口服藥物、雷射或手術治療,都只是預防進一步傷害、維持現有視力不再惡化,無法回到原來視力。常見迷思:眼壓正常就不會得青光眼?錯。近年發現,有的人眼壓在正常值,也可能有青光眼,叫做正常眼壓性青光眼,容易發生在患有心血管疾病、高血脂、偏頭痛及周邊血 管收縮疾病 、或血壓過低的人身上 ,高度近視可能也是好發因素之一。因此,若在一般眼壓檢查正常,還需眼科醫師用眼底鏡檢查及問診, 才能確定有沒有青光眼。4. 糖尿病視網膜病

8、變是糖尿病的併發症,台灣中老年人失明第一大原因。糖尿病沒有治 療,引起失明的機會,是一般人的 25 倍。原因:早期、單純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人的視網膜血管會因為血糖高、 血管壁變厚、阻塞,造成視網膜缺氧,出現視網膜水腫、點狀出血、 滲出物沈積在視網膜上,這時視力還沒受大影響,若繼續惡化,滲出 物集中於視網膜黃斑部,引起黃斑部水腫,視力減退。 到了後期,為了增加血液供應,視網膜表面長出新生血管,但這些血 管壁脆弱易破裂,血液流到玻璃體內,引起視力模糊。有時,這些新 生異常血管會成為疤痕組織拉扯視網膜,造成視網膜剝離。 有時,新生血管到處亂長,阻礙房水排流引起青光眼,稱為新生血管 性青光眼,會造

9、成嚴重視力喪失,甚而引發角膜破皮、感染。 *症狀:早期症狀多不明顯 ,等到引起視網膜出血或黃斑部水腫 ,視力會模糊。治療方式: 首重血糖控制。其次,至少每半年至眼科醫師檢查眼睛。如果有早期 視網膜血管滲漏或是有缺血區域,可以先用雷射封閉出血或滲漏血 管,預防新生血管產生。如果已經引起玻璃體出血,可以先用藥物治療36個月,出血沒有自行吸收,或是有視網膜剝離,則需做玻璃體切除手術。如果好好控制 血糖、接受適當藥物和雷射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仍然可以維 持良好視力。常見迷思:血糖控制好 ,就不會有視網膜病變 ,不用檢查? 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罹患糖尿病時間長短有關。糖尿病患者罹病 超過 15

10、年,有 80會發生視網膜病變。也就是說,患病時間愈久, 即使目前血糖控制良好,視網膜病變危險性愈高。5.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台灣中老年人失明三大原因之一,在歐美國家是成人失明首因。原因: 真正發生機轉不明,可能與年齡老化,以及長期紫外線照射有關。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呈現的變化可分成兩類,一是乾性病變,主要是 視網膜黃斑部色素細胞萎縮、變性、剝離。另一種稱為滲出性變化或 濕性病變,主要有滲出液、網膜色素層剝離,因為網膜新生血管脆弱 易破,容易出血、有滲出液,破壞黃斑部的組織,產生疤痕、視網膜 萎縮視力降低。台灣罹患黃斑部病變患者,大多數屬於滲出性變化。症狀: 一旦黃斑部受侵犯,中心視力會變差,眼睛

11、看出去的景物,中間會有 黑點或陰影,看東西會扭曲變形。如果兩眼都出現黃斑部病變和近距 離工作會變得困難,書報上的字會變得模糊,直線會被扭曲。可用 阿 姆斯勒方格簡單測知有無黃斑部病變。治療方式:至今沒有可靠、有效治療方法,也無法痊癒。雷射治療,可以有效阻 止滲出性黃斑部病變的擴散,但只適用於一小部份患者。另一種稱為經瞳孔光熱療法(TTT),利用紅外線照射病變部位, 破壞新生血管組織,健保有給付。而光動力療法( PDT,是最新治 療,注射一種光敏感藥物注射到病人身上,等藥物聚積在新生血管, 再以雷射照射破壞新生血管。但療效還有待評估,且做一次價格高達 數萬元,健保不給付。如果一眼視力已經受損,要

12、好好保護另一隻眼睛。可以藉助放大鏡、 加強照明改善生活上不便。戴太陽眼鏡避免紫外線傷害,攝取適量維 生素A C、E,有助預防和延緩病情進展。6. 飛蚊症原因:正常眼睛內玻璃體是透明膠質,隨年紀增加,玻璃體會產生一些細微 的膠質凝結物,當光線透過投影在視網膜上,就會產生症狀。飛蚊症也常發生在高度近視、做過白內障手術、眼睛發炎,以及電腦 用太久、看書熬夜等過度使用眼睛等人身上。症狀:看東西時,眼前出現有如蚊蟲飄動的黑影或向蜘蛛網的游絲,且會隨 著眼球轉動而游移不定,在明亮的地方,症狀更明顯。治療方式:出現飛蚊症狀,有時還會看見閃光,有可能是視網膜病變或裂孔前 兆,應該先至眼科醫師檢查,排除視網膜剝離的危險性。單純飛蚊症不需要特別治療,有時會隨著時間症狀會減緩或消失。如 果在閱讀或工作時發現 飛蚊,眼睛先避開太亮的背景,將眼球上下 左右移動,暫時移開飛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