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第5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ppt

上传人:peixunshi 文档编号:14155625 上传时间:2022-02-03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2-第5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02-第5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02-第5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02-第5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02-第5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2-第5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2-第5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1第第5 5章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viral infection and immunityviral infection and immunity)杨翀 gd_yc1008126 第一节 病毒的致病作用 l一、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与途径1.水平传播(horizontal transmission):粘膜:n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眼结膜皮肤:n输血(或血制品)、注射 ;昆虫叮咬;动物咬伤2.垂直传播(vertical transmission): HBV、RV、HIV、CMV传播途径:l呼吸道、消化道、创伤感染、接触感染

2、、血液传播、性传播、动物源性感染等。二、病毒感染的类型隐性感染(inapparent infection)n subclinical infection显性感染(apparent infection)1.急性感染(acute infection)2.持续性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n慢性感染(chronic infection)n潜伏感染(latent infection)nHSV机体急性口炎三叉神经节细胞口角疱疹nC:hsv.swf慢性性感染: 病程长病毒可检出 如HBV潜伏感染:可反复激活,急性发作病毒只有在急性发作时才被检出如 HSV、ZVZ慢发病毒感染:潜伏期长,

3、发病后为亚急性进行性直至死亡寻常病毒非寻常病毒 prion麻疹病毒持续性感染 慢发病毒感染(slow virus infection) 如:HIV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delayed complication after acute viral infection): 如: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三、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1.杀细胞效应(cytocidal effect)-无包膜病毒n n无包膜病毒;阻断细胞大分子合成;病毒蛋白的无包膜病毒;阻断细胞大分子合成;病毒蛋白的毒性作用;影响细胞溶酶体;细胞器的改变。用毒性作用;影响细胞溶酶体;细胞器的改变。用显微镜

4、可以观察到细胞出现肿胀、变性、坏死、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细胞出现肿胀、变性、坏死、从瓶壁脱落等现象,称为细胞致病变作用从瓶壁脱落等现象,称为细胞致病变作用(cytopathiccytopathic effect effect,CPECPE)。)。2.稳定状态感染(steady state infection):有包膜病毒 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如麻疹病毒细胞表面出现病毒基因编码的新抗原3.包涵体(inclusion body)形成:包涵体4.细胞凋亡(cellular apoptosis):1972年Kerr;腺病毒、HIV等细胞鼓泡、细胞核浓缩凋亡小体(apoptic body)电泳:阶梯式

5、DNA条带。(2002年获诺贝尔奖)n5.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n整合(integration)细胞增生(hyper-plasia)或转化(transformation)n1911年,Rous;Rous sarcoma virus,RSV.n1966年获诺贝尔奖 ( Rous18791970)n与人类恶性肿瘤密切相关的病毒有:n人乳头瘤病毒(HPV)-宫颈癌nHBV、HCV-原发性肝癌nEB病毒( EBV )-鼻咽癌、恶性淋巴瘤n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型(HILV-)-白血病n n6. 6.病毒基因组的整合病毒基因组的整合病毒感染对机体的致病作用1.病毒对组织器官的亲嗜性与组织器官的损伤2.病毒感染

6、的免疫病理损伤1).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n 靶细胞+抗体+补体靶细胞溶解n Ag+AbAg-Ab沉积型超敏反应2).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nCTL杀伤靶细胞nTDTHLK细胞损伤3).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n麻疹病毒、RV、CMV 淋巴细胞转化nHIV CD4+(TH)细胞的功能持续性感染、恶性肿瘤第二节 抗病毒感染免疫n一、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n1.遗传因素(hereditable factor):2.屏障作用(action of protective screen):皮肤屏障粘膜屏障胎盘屏障母体子宫的基蜕膜,另一部分是胎儿的绒毛膜。血脑屏障3.吞噬细

7、胞(phagocyte):巨噬细胞:NK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 TNF-, TNF- 作用特点: 1)杀伤过程不受MHC限制,也不依赖抗体 2)对靶细胞无特异性 3)杀伤作用出现早;4h 4)部分细胞因子可激活中性粒细胞:对病毒感染无防御作用4.干扰素( interferon,IFN ):n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人或动物细胞所产生的一类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的糖蛋白。种类:抗原性抗病毒机制:通过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 起作用。 IFN类类型主要来源 特点 I型IFN 人WBC抑制病毒作用 III IFN 人成纤维纤维C II型 IFN TC 免

8、疫调节调节作用III 抗病毒作用的特点: a 广谱抗病毒 b 抑制病毒而不是杀病毒 c 抗病毒作用具有种属特异性 d 间接抗病毒IFN诱生剂(inducer):病毒、细菌内毒素、原虫、poly I:C二、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一)体液免疫1.中和抗体(neutrolizing antibody):IgG、IgM、IgA(SIgA)2.非中和抗体(non- neutrolizing antibody):3.抗体介导对靶细胞的作用:靶细胞+抗体+补体细胞溶解 靶细胞+抗体( IgG-Fc)-NK细胞、巨噬细胞靶细胞裂解:ADCC(二)细胞免疫(cellular immunity)T、K、NK、M 病毒机体致敏T细胞CTL:穿孔素、细胞毒素TH :IFN、TNF、ILCTL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1.产生牢固免疫力:全身性病毒感染 只有单一血清型的病毒感染2.产生短暂免疫力:局部性病毒感染病毒血清型多病毒抗原易发生变异三、抗病毒免疫持续时间三、抗病毒免疫持续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