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 4.3.2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2课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doc

上传人:doc321 文档编号:14156705 上传时间:2022-02-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下册 4.3.2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2课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4.3.2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2课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4.3.2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2课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4.3.2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2课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生物下册 4.3.2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2课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下册 4.3.2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2课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 4.3.2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2课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4.3.2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表学科 生物 授课年级七年级 学校 教师姓名 章节名称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计划学时2课时教材分析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是七年级上册这本书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上承消化系统,后续循环系统,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这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对“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理解。通过第一课时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学习的基础上,第二课时“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具体阐述了人呼出的气体与与环境中的气体的不同;说明了肺泡结构适应气体交换功能的点;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包括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要求学生理解(概述)。肺与外界气

2、体交换原理的内容比较抽象,教材先让学生仔细体验自己在吸气和呼气时胸廓的变化,使学生感觉到呼吸的存在。这只是一个粗略地认识。通过对胸围差的测量和计算进入科学的认识。学生通过切实的测量和计算,再和教材所表示的内容结合起来,完善学生的对呼吸运动使胸廓容积变化的认识。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胸廓的变化,而不是“听”到胸廓容积的如何变化。对于呼吸运动的完成,通过演示肋间肌收缩与肋骨、胸骨位置变化的实验、模拟膈肌运动的演示实验,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对于气体为什么能进出肺,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学习者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做出的:(1)学生是清水河乡中学七年级学生;(2)学生已经熟

3、练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呼吸道的作用;(3)学生对肺部其他交换学习兴趣浓厚;(4)学生运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探究动手能力还不强。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概述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知识与技能:1说出气体交换的原理。2通过测量胸围差,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3通过资料分析等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4、通过测量胸围差,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5能动手操作本节课实验,并对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过程与方法:1.初步能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策略的多样性;2.经历实验测量胸围差,探究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过程,初步体会肺

4、与外界的气体交换。3.能够尝试解决不同情境的生活问题,体验实验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探索、交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2.通过了解自己的胸围差,使学生能对自己的肺部呼吸功能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好处。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3通过测定胸围差,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互助合作精神。4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观察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观察、总结。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1正确掌握测量胸围差的方法。2通过模拟实验,找出胸廓容积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3分析设计对照实验的目的。教学

5、设计思路依据的教育教学理论本节课是依据新课标倡导的“探究性学习”的理念进行设计的。这一课时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知识重点,它发生在体内,比较抽象,而七年级学生感性思维仍占主导地位,因而我利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串联知识,先从“人体是怎样将气体吸入的?”为题,让学生感受到呼吸的存在,引导学生提出各种猜测和假设,并通过胸围差的测量和摸拟膈肌运动的演示实验来论证学生提出的猜测和假设,得出呼吸运动的过程与原理。在教学中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通过问题的预设和生成,不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知识点学习水平媒体内容和形式使用方法使用效果肺的结构易图片课件直观

6、明了气体交换难PPT展示动画课件生动形象随堂练习易PPT展示课件明了教学过程(可续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呼吸过程5分钟提问思考并回答激发学生兴趣合作探究肺的结构及胸廓的变化15分钟多媒体演示肺的结构图观察并体会自己胸廓的变化合作探究确定胸廓变化巩固提高模拟膈肌运动10分钟演示实验观察并思考使学生从抽象到明了归纳总结肺的结构及呼吸过程5分钟系统的归纳知识畅谈本节收获归纳知识强化学习效果课堂教学流程图(表)多媒体导入肺的结构胸廓的运动测量胸围差气体交换,吸取过程和呼气过程演示实验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课堂小结随堂联系布置作业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解决外界气体是如何进入人体组织细胞的问题,学生对膈肌的位置没有感性的认识,所以我在后面几个班上课时,用简单的图示表示膈肌的在体腔中的位置,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另外我感觉在课件中穿插的一些小动画,让抽象的难以理一些问题变得形象化,效果不错。专家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