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单元 第2章 第2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doc

上传人:doc321 文档编号:14159496 上传时间:2022-02-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单元 第2章 第2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单元 第2章 第2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单元 第2章 第2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单元 第2章 第2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1单元 第2章 第2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第2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一、教学目标:1.说出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2.应用实验法探究问题,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和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3.学会控制实验条件、使用实验数据建立一个表格并分析数据。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能够归纳出实验法研究的基本步骤与过程。难点:使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能够归纳出实验法研究的基本步骤与过程。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组织教学课前综艺:请将科学家与相应的研究成果用线连接起来。林奈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达尔文 生物分类系统哈维 物种起源与生物进化的理论沃森和克里克 血液循环新课导入:生物科学工作者利用观

2、察、调查、分类 、实验等方法,研究生物的科学事实,然后在各种科学事实间建立起合理的联系,再寻找事实产生的原因,提出解释事实的各种假说和理论。其中,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实验法包含哪些基本方面呢?阅读材料:讨论题 :1、实验中两只死老鼠的惟一区别是什么?2、为什么要设计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的死老鼠? 3、实验法研究一般包括哪几个步骤?4、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都包括了哪些步骤?小结:实验法的基本程序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学生练习教师讲述学生阅读相关材料学生观看录相学生讨论教师

3、引导 学生作记录师生共同小结 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对新课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调查有关响尾蛇的资料,拿到课堂上来交流,丰富学生的生物学知识。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同时注意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的训练。要使学生学会边阅读边做笔记,将实验法基本程序的关键词记录下来。在确认所有人都已经做了认真的阅读后,可以安排小组进行讨论。阅读前可让学生观察响尾蛇捕食猎物的录相 要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这个实验需要解决了什么问题?他们做出了什么样的假设?这个假设是根据什么做出的或者说在做假设前科学家都做了哪些工作?实验中人为控制 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要强调多次重复上述实验?提高与发展教学反

4、思响尾蛇是产于新大陆的一类毒蛇,属蝰蛇科响尾蛇亚科,大约有30种。它的特点是尾部摇动的时候,会发出尖锐的咔啦响声。两只眼睛和鼻间有一个能感觉热量的小颊窝。帮助它们追膛猎物。尾部有一串角质的连锁环,摆的时候靠这些连锁环发出声音。成年的响尾蛇尾巴有610块连锁环。响尾蛇共分两属,侏响尾蛇属和响尾蛇属。侏响尾蛇属包括一些小型的响尾蛇,如链侏响尾蛇和地侏响尾蛇。响尾蛇属包括一些大型的响尾蛇,如角响蛇。侏响尾蛇上包有9块大鳞板。响尾蛇属的响尾蛇有大有小,视种而不同。但头上都有小鳞片,这一点和侏响尾蛇属不同。本节课的主题内容是要让学生在前一节探究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探究响尾蛇捕食的特性来总结实验法的基本程序。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实验法的基本程序。学生在收集资料时提高了自学的能力,也提高了阅读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