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系统模型研究.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165611 上传时间:2022-02-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0.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系统模型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系统模型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系统模型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系统模型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系统模型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系统模型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系统模型研究.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系统模型研究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它不仅是决定一国经济实力、发展潜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而且还是国际政治、外交和军事格局的制约因素。然而 , 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耗竭性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的消耗具有不可逆性 , 从长远来看难以持续利用。发展的不可或缺性和矿产资源自身的不可再生性 , 使得资源保护、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成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最为突出的问题。我国矿产资源虽然种类较多, 但仅有稀土、钨、锡等少数用量不大的金属矿产和部分替代性较强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 而富铁矿、铜矿、 石油、钾盐等支柱性矿产严重短缺或已探明储量严重不足。纵观 21

2、世纪经济趋势, 我国仍将处于加速实现工业化阶段, 人口增长也将接近高峰 , 尽管矿产品的需求结构和消费强度将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仍将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据权威机构分析, 到2020年我国将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矿产资源消费国, 然而我国45种主要矿产的现有储量, 能保证 2020 年需求的只有6 种。 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下, 我国矿产资源短缺的状况日益突出, 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矿情决定了对矿产资源必须始终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利用。由于矿产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极不均匀, 从单个国家和地区看, 没

3、有一个国家或区域能够保证在所有矿产资源上的自给自足。换句话说, 无论一个地区的区域范围大小如何划定, 其内部的矿产资源种类、质量和数量等方面均不可能形成一个最佳的匹配或组合关系。根据某项或若干项资源优势所确定的产业结构的发展 , 必然会因某种资源的短缺而受阻, 与此同时另外一些地方又会出现资源过剩现象。这就要求在地区间矿产资源结构差异上实现互补。寻求弥补地区矿产资源结构缺陷的途径主要来源于市场。市场在资源的配置中 , 起着第一位的基础性作用。然而, 市场配置机制有着它本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对于受自然条件制约较强、供应弹性不大的矿产资源来讲, 市场无法防止矿产资源利用中诸如开发过度、开发不足、环境

4、破坏等现象的发生, 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社会效益的损害。市场机制的局限性和市场失灵现象的存在, 使得规划机制成为市场机制的必要补充。尽管我国对矿产资源规划工作高度重视, 通过第一轮矿产资源规划的实践也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但由于我国对其开展的研究工作相对较晚, 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般又不对矿产资源进行单独的规划, 而是将其作为国土资源规划的内容之一 , 统筹考虑其他因素, 通过实施综合性国土资源的规划, 引导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矿产资源规划在理论和方法上尚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 其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也还在建设和完善之中。矿产资源规划理论

5、与方法研究的相对滞后, 导致规划在实践中难以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 已成为制约规划绩效发挥的瓶颈之一。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的需要, 提高矿产资源规划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我们有必要立足于国家基本矿情, 对矿产资源规划目标、规划原则、规划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更新矿产资源规划的理念, 完善矿产资源规划的理论和方法, 探索矿产资源规划体系的建设。基于以上的认识和思考, 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 本论文以构建一个层次分明、 功能清晰的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系统以及一个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的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系统模型为核心目的, 力争从一个侧面对我国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的理论体系、方法和技术进行

6、发展和补充, 同时借助一些新的方法和技术, 为区域矿产资源规划提供一种途径和方法, 为我国区域矿产资源规划实践提供技术借鉴和应用示范。本论文共有七章, 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 ( 第 1 章 ) 主要阐明论文研究的意义、思路和方法; 第二部分 ( 第 2-3 章 ) 在界定相关的概念的基础上, 对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 第三部分 ( 第 4-5 章 ) 构建了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系统和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系统模型, 是论文研究的核心内容; 第四部分 ( 第 6 章 ) 以黑龙江省矿产资源经济区规划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最后 ( 第 7 章 ) 对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与研究展望进行了论述。论文

7、具体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 : 从矿产资源宏观管理的角度, 首先阐述了矿产资源规划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论证了选题的研究意义。其次 , 在回顾和评述国外国土资源规划研究发展过程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矿产资源规划发展脉络的梳理, 对我国未来矿产资源规划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最后针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趋势, 提出本文的定位, 并概述了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章: 主要是对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系统模型研究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 这些基本概念包括区域、矿产资源、矿产资源规划、模型等等。第三章: 通过对区位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核心内涵的分析和演绎, 探讨了区

8、域矿产资源规划系统的理论基础, 同时对这些理论在区域矿产资源规划中的指导作用进行了论述。第四章 : 从系统论的角度,研究并构建了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系统, 是论文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在较全面地回顾我国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系统建设的历史, 重点阐述现阶段我国区域矿产资源规划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之上, 以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的层次性为切入点 , 按照从宏观到中观, 再从中观到微观, 层次分明的原则, 构建了新型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系统, 并对不同层次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的内容进行了详述。第五章:根据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的基本内容与程序, 从模型方法论角度出发, 对数学模型和操作模型在区域矿产资源规划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提出

9、以十五种基本数学模型为基础, 运用互补对接规划数学模型体系方法技术, 构建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系统数学模型方法体系。在此基础之上, 对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系统操作模型SDSS(统进行了设计,并详细的论述了以MAPGIS;基础平台,以Visual C+包开 发工具,对SDSS8统进行开发的方法。第六章:以黑龙江省为实证区域,将前面各 章所研究的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的基本理论以及规划方法与模型技术试验应用于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经济区规划之中。从资源产业经济三者相互关系的角度出发 , 在对黑龙江省矿产资源以及矿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统计分析, 并对黑龙江省矿产资源需求结构和消费强度、 矿产资源可持续力以及矿业经济增长

10、方式进行系统的定性和定量专题研究的基础之上, 构建了黑龙江省矿产资源经济区( 带 ), 论述了黑龙江省矿产资源产业布局 , 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第七章: 在总结全文主要研究内容的基础上, 指出了论文的创新点和研究存在的不足, 并对论文中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说明。通过理论、方法研究和实证分析, 论文取得如下主要成果:1.针对我国现有矿产资源规划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文以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的层次性为切入点, 按照从宏观到中观, 再从中观到微观, 层次分明的原则, 构建新型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系统, 并确定了不同层次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的内容。2. 根据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的基本内容与程序,

11、 从模型方法论角度出发, 本文提出以十五种数学模型为基础, 运用互补对接规划数学模型体系方法技术, 构建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系统数学模型方法体系。3. 区域矿产资源规划涉及大量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并且在区域矿产资源规划过程中常伴随着大量半结构化、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因此, 本文以 MAPGIS为基础平台,以Visual C+为开发工具,采用类库(MFC讦发方法,设计了区域矿 产资源规划SDSS8统,提出了区域矿产资源规划操作模型一一 SDS繇统的基本 结构及实现方法。4. 针对黑龙江省矿产资源经济区规划的目的和任务, 本文对黑龙江省矿产资源规划SDSS8统的部分功能本K块进行了开发,并以黑龙江省矿产 资源经济区规划为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先进的模型技术, 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区域矿产资源规划的工作效率, 而且能够使规划的结果更加合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