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回顾本章知识清单3.pptx

上传人:peixunshi 文档编号:14168516 上传时间:2022-02-03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45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章回顾本章知识清单3.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本章回顾本章知识清单3.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本章回顾本章知识清单3.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本章回顾本章知识清单3.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本章回顾本章知识清单3.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章回顾本章知识清单3.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章回顾本章知识清单3.pptx(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本章回顾(四),本章知识清单,第4章物质的特性,本章知识清单,本章回顾(四),第1节物质的构成1分子是_的一种粒子,分子之间存在_,分子是_的,分子间的空隙和分子的运动是物质发生_的原因,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生_现象,但_扩散得最快。分子扩散的快慢还跟_有关,_越高,扩散得越快。,构成物质,空隙,不断运动,扩散,扩散,气体,温度,温度,本章回顾(四),2扩散现象说明:A._,B_。3固体、液体、气体分子之间都存在着空隙。一般来说,_分子之间空隙最大。4分子的四大特性:(1)_;(2)_;(3)_;(4)_。,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气体,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2、,分子处于不停的无规则运动之中,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本章回顾(四),第2节质量的测量1质量表示_。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即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_、_、_和_的变化而改变。质量的国际制单位是千克(kg),1 kg1000 g_mg。,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形状,状态,温度,位置,1106,本章回顾(四),2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仪器是托盘天平。天平的使用方法:(1)调平。先将托盘天平放在_上,将游码移到_左端的_处,再调节_,使指针对准_,或使指针左右晃动的幅度_。(2)称量。把被测物轻放在_中,用_夹取合适的砝码放在_中,增减砝码并移动_,直到天平_。(3)读数。被测物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的_加

3、上_。(4)复原。称量完毕,用镊子将砝码、游码回归原位。,水平桌面,横梁标尺,“0”刻度线,平衡螺母,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相同,左盘,镊子,右盘,游码,恢复平衡,砝码质量,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本章回顾(四),第3节物质的密度1某种物质_叫作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与物质的_无关,与物质的状态和种类有关,即在同一物态下,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2密度的定义公式是_。其两个变形公式:m_,V_。公式要点: 中 、m、V都是对同一物体而言,V增大,_也增大,密度不变,即_不变。,单位体积的质量,特性,形状、体积、质量,V,m,本章回顾(四),1.0103

4、,0.9103,1.0103,体积为1 m3的水的质量为1.0103 kg,V,本章回顾(四),6密度的测量(1)测量原理: ;(2)测量步骤:_;_;计算。,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本章回顾(四),第4节物质的比热1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叫作_,用符号_表示。热量的单位为_,简称_,符号为_。这个单位是为了纪念英国科学家_而命名的。2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 所吸收(或放出)的_。3c水_J/(kg),则1 kg水温度降低1 ,所放出的热量为_J。,4.2103,热量,Q,焦耳,焦,J,焦耳,热量,4.2103,本章回顾(四),第5节熔化与凝固

5、1物质从_变成_的过程叫作熔化,熔化过程中要_热。物质从_变成_的过程叫作凝固,凝固过程中要_热。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在熔化时_热但温度_,在凝固时_热但温度_。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_),例如:金属、明矾、水晶、海波等。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故非晶体没有熔点也没有凝固点,例如:玻璃、蜂蜡、橡胶、沥青等。,固态,液态,吸,液态,固态,放,吸,保持不变,放,保持不变,熔点,本章回顾(四),3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_。凝固的条件:(1)_;(2)_。 4.冰的_点为0 ,海波的熔点为48 ,金属钨的熔点最高。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_。铁的_点是1535 ,那么在1535 时铁可能存在的状

6、态是_。,相同,物质的温度降到凝固点,物质在不断放热,熔,0 ,熔,固态或液态或固、液共存态,本章回顾(四),5(1)观察海波的熔化:开始加热时并没有熔化,温度_,体现在图像上是一段倾斜上升的直线;达到一定温度(熔点)时才开始_,在熔化时温度_,表现在图像上是一段_;当全部熔化成液体后继续加热,温度_,表现在图像上是一条倾斜上升的直线。(2)观察松香的熔化:开始加热时,物质是先_,再_,最后_。从开始加热直到全部熔化成为液体,其温度_。,不断上升,熔化,保持不变,水平的直线,又开始上升,变软,变稀,变成液体,不断上升,本章回顾(四),第6节汽化与液化1物质从_变成_的过程叫作汽化。液体在_温度

7、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_发生的汽化现象叫作蒸发。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_;(2)液体的表面积;(3)_。蒸发的作用:蒸发_,具有_作用。,液态,气态,任何,液体表面,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吸热,制冷,本章回顾(四),3用扇子扇温度计,温度计示数_,把这支温度计伸入开口的、装有少量酒精的广口瓶中,温度计示数下降,再取出温度计,示数将_。4沸腾的定义:在_温度下,在液体的_和内部_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作沸点。液体的沸腾条件:(1)_;(2)_。,不变,先下降再上升,一定的,表面,同时进行,达到沸点,不断地吸热,本章回顾(四),5液化的定义:物质从_变成_的过程叫作

8、液化。液化的方法:(1)_;(2)_。液化的好处:_。液化的作用:液化_热。,气态,液态,降低温度,压缩体积,体积缩小,从而容易携带,放,本章回顾(四),6电冰箱工作的原理:主要用到了_和_。在冰箱内(即冷冻室)要吸热使温度降低,在冰箱外(散热器)要把吸收的热放出,故在冰箱内冷冻室里是利用_,使液体变成气体。而在冰箱外通过压缩机把气体压缩并在散热器放热使之_变成液体又流到冰箱,再汽化吸热变成气体。如此反复循环,从而达到制冷的效果。,液体汽化吸热,气体液化放热,液体汽化吸热,液化,本章回顾(四),7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再向外拉动活

9、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然后推动活塞,可观察到又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_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汽化,压缩体积,本章回顾(四),第7节升华与凝华1烧瓶里放有少量的碘,当对烧瓶微微加热时,观察到碘没有_,而是直接_,停止加热,碘蒸气没有_,而是直接_。2物质从_直接变成_的过程,叫作升华。物质升华时需要_热,易升华的物质有_等。物质从_直接变成_的过程叫作凝华。物质凝华时需要_热。,变成液态,变成气态,变成液态,变成固态,固态,气态,吸,碘、樟脑丸,气态,固态,放,本章回顾(四),3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物态变化名称:碘变成紫色的气体是_现象;用久的

10、灯泡内壁变黑,这是因为钨丝先_后_。,凝华,升华,升华,本章回顾(四),第8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1物质的变化分为_变化和_变化,两种变化的区别在于变化过程中有无_生成,_变化中往往伴随着_变化的发生。物质具有的性质分为_性质和_性质,_性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表现出来。2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_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_、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_、_、_等。,物理,化学,新的物质,化学,物理,物理,化学,化学,化学,气味,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本章回顾(四),3化学性质:物质在_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_、氧化性、还原性、_等。4白炽灯通电发光属于_变化,食物霉变属于_变化。,化学,可燃性,酸碱性,物理,化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