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黑木耳产业发展情况简析.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171871 上传时间:2022-02-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牡丹江市黑木耳产业发展情况简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牡丹江市黑木耳产业发展情况简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牡丹江市黑木耳产业发展情况简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牡丹江市黑木耳产业发展情况简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牡丹江市黑木耳产业发展情况简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牡丹江市黑木耳产业发展情况简析近几年,牡丹江市黑木耳产业发展迅速,为全市农 业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012 年,牡丹江市被国际食用菌学会授予 “世界黑木耳之都” 荣誉称号; 2007 年,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我市“中国食用菌 之城”、授予东宁县“中国黑木耳第一县”的荣誉称号;东 宁黑木耳、海林黑木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一、发展现状(一)生产情况1、种植规模不断扩张。 2012 年,全市黑木耳栽培规模26 亿袋,是 2005 年的 4.3 倍,年均增长 23.4%;黑木耳产量 12.4 万吨,是 2005 年的 7.3 倍,年均增长 32.8%,产量列世 界首位,占

2、世界的四分之一,全国的三分之一,全省的二分 之一,牡丹江已成为全国黑木耳行业增长速度最快、农民增 收效果最突出的地区。全市黑木耳种植拉动农民人均纯收入 1530 元,是 2005 年的 5.2 倍,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11.8%,比 2005 年提高 4.6 个百分点,是一项农民奔小康工 程、富民工程。2、比较效益大幅提高。近年来,牡丹江市大力推广黑 木耳小孔栽培、春耳秋管、挂袋栽培、替代料栽培、菌包联 合体生产、菌包工厂化等 15 项先进的栽培技术及生产模式,比较效益大幅提高,地栽黑木耳的经济效益,是同等面积一 般大田作物的1020倍。黑木耳单袋成本在1.1元左右,单 袋产值在2.4元左

3、右,单袋利润在1.21.5元。2012 年东宁县地栽黑木耳每万袋生产成本构成情况合计人工菌袋锯末糠麸草帘燃料板方塑料布设备地租 其它成本(元) 10191 2705 467 4189 585 381 752 40 112 120 405 435成本构成 (%) 100 26.5 4.6 41.1 5.7 3.7 7.4 0.4 1.1 1.2 4.0 4.33、地域分布相对集中。全市乡 (镇 )级黑木耳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 45个,是 2005 年的 1.3 倍;百万袋以上生产专业 村 256 个,是 2005 年的 1.9 倍。从地域分布看,东宁县种植 量最大,产量占全市的 40.8%(比20

4、05年下降 33.1 个百分点 ); 其次为海林, 占全市的 26.5%(比2005年提高 1 3.2个百分点 ); 以后依次为穆棱占全市的13.2%(比 2005 年提高 10.7 个百分点)、林口占全市的 10.9%(比 2005年提高 4.4个百分点 )、宁 安占全市的 6.3%(比2005 年提高 5.5 个百分点 );市区占全市 的 2.3%(比2005 年下降 0.2 个百分点 )。4、就业带动能力较强。全市专业从事黑木耳栽培的菌 农达到 4.5万户、11 万人,是 2005 年的 2.5倍,占农村人口 的 10% ;从事原材料加工、运输、产品销售等相关产业从业 人数约 7.5 万

5、人,占农村人口的 6.8%,二者合计占到全市农 村人口的 16%以上, 成为牡丹江市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富 余劳动时间的支柱性产业。5、产业链条较为完整。牡丹江市黑木耳产业已形成完 整的从原料供应, 到产、 加、销、研等社会化分工产业链条, 全市有 140 户锯末加工经销企业、 110 户制菌物资商店、 52 户草帘编织厂,销售网络覆盖全国。据统计,牡丹江市黑木 耳栽培每年消耗木材锯末总量 220 多万立方米。牡丹江已有 各类大专院校和食用菌科研院所 20 余家,拥有博士、硕士、 研究员等专家级科技人员近百人,在食用菌种选育、技术标 准、栽培模式、产品加工等领域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为推 动我市

6、食用菌产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发挥了突出作用。(二)加工情况 牡丹江市已形成了百余户食用菌 (黑木耳 )加工企业集 群,其中东宁雨润、牡丹江龙飞、牡丹江中龙、海林北味、 林口岩手等一批食用菌龙头企业迅速崛起。 2012 年,全市食 用菌加工量达到 15万吨(鲜品 ),是 2005 年的 3.8倍;产值近 18 亿元,是 2005 年的 11.3倍;实现利税近 2300 万元,形 成了“雨润”、“中龙”、“森宝源”、“北味”、“岩手”等一大 批知名品牌。其中黑龙江北味菌业科技有限公司年加工生产 食用菌 3.5 万吨 (鲜品 ),产品已销往全国,并出口到加拿大、 俄罗斯、日本及东南亚等国家,实现销售

7、收入8.5 亿元,食 用菌实现利税 1000 多万元。(三)销售情况 东宁、海林、穆棱等县 (市 )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建设,大 大提高了牡丹江市黑木耳现代化销售、物流运营水平。特别 是东宁雨润绥阳木耳批发大市场成为国家级定点批发市场 和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年交易量达到 18 万吨,是 2005 年的 9倍;交易额 100 亿元,是 2005年的 12.5倍,已经实 现了“买全国、卖全国” ,成为国内最大的黑木耳集散中心、 交易中心、物流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二、存在问题1、产业基础仍显薄弱。黑木耳基础建设滞后,设施化 水平较低, 服务体系不健全, 科技研发、 产品检测能力不强, 机械化程度不

8、高,防灾减灾能力薄弱,菌农靠天吃饭的局面 未得到根本扭转。2、产业发展不够均衡。东宁、海林两个县 (市 )黑木耳栽 培总量占全市的三分之二,县 (市) 黑木耳产业发展远远好于 市区。3、产业化程度亟待提高。龙头企业能力不强,精深加 工发展滞后,缺少拳头产品和主打品牌,低端产品同质化竞 争严重,产品附加值不高。龙头企业与农民联 系不紧密, 农民难以分享产业化发展成果。4、菌林矛盾日渐突出。随着国家生态保护政策的深入 贯彻实施,林木采伐量逐年减少,加之生产规模的扩张,木屑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生产原料日趋紧张,导致生产成 本逐年增加,生产风险不断加大,生产效益受到制约。三、几点建议全面提升牡丹江市

9、黑木耳产业的整体素质和质量效益, 不断强化“龙头、基地、科技、市场、品牌、生态”六个支 撑,建立完善的黑木耳产业体系,促进产业战略升级,把牡 丹江市建设成全国最大、层次最高的黑木耳生产、加工、贸 易和研发基地。1、龙头支撑。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有规模、有水平、 有驾驭市场能力的龙头企业,尽快形成产业主导作用突出、 带动能力强劲、经济实力雄厚的深加工型龙头企业集群。重 点扶持好牡丹江中龙、龙飞、黑宝、海林北味、晟鸿、林口 富通、岩手、东宁雨润等 8 大龙头,支持企业围绕精深加工 产品开发进行技术改造,促进黑木耳产品转化增值。2、基地支撑。以提高牡丹江市黑木耳产品质量和市场 竞争力为重点,按照“分散

10、生产向园区化转变,单季节生产 向错季、多季生产方向转变,传统技术向标准化方向转变” 的发展思路,加大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力度,用工业化理念 实施黑木耳标准化生产。3、科技支撑。充分发挥科技在产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强化科技自主创新,培育优质、高产、安全的新菌种,大力 推广小孔栽培、春耳秋管、棚室吊袋、越冬耳、替代料栽培 等关键技术,加快推广工厂化设施栽培技术,引导黑木耳产 业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工厂化生产方向发展。4、市场支撑。加大市场建设投资力度,重点建设东宁 雨润绥阳木耳大市场、牡达农副产品物流园、宁安市源丰果 菜物流园区、绥穆新城东北山货交易大市场、海林市农产品 综合交易大市场、林口县古

11、城农副产品大市场等 6 大市场, 加快牡丹江市现代黑木耳市场体系构建, 建成集贸易、 洽谈、 加工、储运、产品展示、餐饮、服务、信息于一体的功能齐 全的中国北方黑木耳交易市场群,使牡丹江市成为国内最大 的黑木耳集散中心、交易中心、物流中心、价格形成中心。5、品牌支撑。 一是通过继续办好中国 ?牡丹江黑木耳节, 做强叫响“世界黑木耳之都”的金字招牌,把牡丹江市建设 成为国际业界知名度大、影响力强的会展中心城市;二是鼓 励企业发展培育黑木耳品牌,创新包装设计,申请专利注册 商标,创立一批在市场上叫得响、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三 是加大牡丹江市黑木耳产业及品牌的宣传力度,提高牡丹江 市黑木耳产品的市场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6、生态支撑。一是积极推广替代料、废弃料技术,提 高废弃菌糠二次利用比例,努力扩大黑木耳栽培原料范围; 二是加强废旧菌包的综合再利用项目研究应用,重点支持木 质煤、生物有机肥、塑料菌袋回收利用等黑木耳循环产业项目和企业,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循环型的现代黑木耳产业示范新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