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177451 上传时间:2022-02-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3.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以A 县为例“ 宜宾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研究的背景1 、 时代背景:随着改革开放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的限制打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原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留守儿童问题现在已经相当严重了,是社会现在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 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 “ 留守儿

2、童 ”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隔代教育” 问题在“ 留守儿童 ” 群体中最为突出。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 亲情饥渴 ” ,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2 、主要存在的问题的原因: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近2000 万人。有专家推算和保守估计,近年14 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390 万以上。 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

3、2% 。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17% 。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一是监护不力,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据统计,80% 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于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 辍学现象。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中国人民大学

4、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进入初中阶段以后,留守儿童在校率大幅度下降,14 周岁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仅为88%。是缺乏抚慰,身心健康令人堪忧。据西部某劳务输出大省在一县域内的调查显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 次, 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 次;近 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 1 次。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 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南方沿海某省一项调查显示,19.6%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4% 觉得自己受歧视,9

5、.5%有过被遗弃的感觉。北方某省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高达20%。三是疏于照顾,人身安全不容忽视。监护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 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女孩受到性侵害又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帮助,极易酿成严重后果。3、发展走向: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劳动力转移产生,并将长时期存在的社会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关系到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育,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

6、立。4、宁安县留守儿童简况:宁安县中学校中在校生,其中留守儿童约占学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据宁安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外出务工人员较多, 虽然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有很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但还是有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又选择了再次出去。 ”据宁安县“留守学生”抽样情况调查表显示,该县单亲外出人数占了留守学生人数的36.32% , 双亲外出的人数占了留守学生人数的63.68% 。 留守学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家庭的亲情温暖,普遍存在学习成绩较差、不良嗜好增多,心理健康状况堪忧等问题,老师在留守学生生活中既要充当师长角色又要充当父母的角色。关爱留守儿童是全方位的、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而该县目前还

7、没有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二、国内外相近课题研究情况:由于国外国情的差异,留守儿童比例较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并不十分突出,所以相关的课题研究基本没有。国内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研究始于上个世纪90 年代初,但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和探讨。最近三年来,由于社会领域提出“关注弱势群体”和教育领域提出教育公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等重要命题,于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成为科学研究中的一大热点问题。中央教科所和部分市县教育部门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三、研究目标:1 、课题研究、实施的主要目标是将留守儿童的这一特殊群体的问题与社会转型期少年儿童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区别开来,真实

8、、全面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学习、生活状态。2、进一步该县了解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3、分析留守儿童长远发展趋势和中国社会的长远发展趋势,探索有效推进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方法和手段,为学校和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背景资料和学术支持。四、研究的内容:1 、宁安县留守儿童基本情况调查研究2、宁安县留守儿童生存现状分析。3、宁安县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4、宁安县小学留守儿童个案研究。5、宁安县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对比研究。6、宁安县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与建议。五、研究的方法1 、文献资料法:搜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行的理论依据。2 、问卷调查法:对宜宾县的

9、中小学进行抽样调查,了解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3 、教育实验法:对该县在校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进行比较实验研究,以便发现、验证因果规律。4 、经验总结法:收集的资料和实验研究结果主要运用经验总结法,探求留守儿童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六、研究的实施1 、调查设计根据研究需要,需编制以下问卷:( 1) 中小学生学习情况及道德素质问卷;( 2)中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问卷;( 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卷。2、调查方案调查项目调查对象调查方式学生学习及品德调查随机抽取TB分学生问卷调查学生交往能力调查随机抽取TB分学生问卷调查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随机抽取TB分学生问卷调查教师访谈调查抽取几个学校有名气的教师访

10、谈法3、研究的实施阶段(1)第一阶段:2013年10月2013年11月为课题申报和理论 建构阶段主要目标:进行研究预设,在课题立项之后寻求理论的指导与 帮助。(2)第二阶段:2013年11月一一2013年12月为全面铺开阶段 主要目标:各种资料的收集、各项研究实验、案例的开展,摸 索积累留守儿童教育的方法与手段。(3)第三阶段:2014年1月一一2014年2月为验收结题阶段 主要目标:摸清该县留守儿童现状,总结出留守儿童教育的模 式或有效方法,反思、完善实验研究,完成课题的结题。4、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由于自身身份及人及范围窄,在调查过程中可能遇到联系调查对象困难或学校领导不愿配合等问题。还有就是就是现在还没找到所许调查问卷, 有些需要自己编制的由于能 力有限编起来可能有点困难。七、研究的成果预期:精品资料1 、宁安县留守儿童现状的第一手调查研究资料一套。2、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的实验论文、案例研究成果。3、给学校的有关教育教学建议。4、给政府有关部门的调查报告。5、该县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的有好转趋。Welcome To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