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无产阶级革命家专题总结学案人民版选修4201806052183.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1420528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WPS 页数:5 大小: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无产阶级革命家专题总结学案人民版选修4201806052183.wps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无产阶级革命家专题总结学案人民版选修4201806052183.wps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无产阶级革命家专题总结学案人民版选修4201806052183.wps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无产阶级革命家专题总结学案人民版选修4201806052183.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无产阶级革命家专题总结学案人民版选修4201806052183.wps(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五 无产阶级革命家 专题总结(五) 一、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及其评价 1.贡献 (1)革命方面:列宁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创建了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制 定了革命路线;领导了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 家;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巩固了新生政权。 (2)建设方面:十月革命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权及时调整政策,把工作 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探索出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 的正确途径,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进一步巩固了苏俄社会主义政权。 2对列宁的评价 (1)伟大的思想家: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2、,在马克思、恩格斯“多国胜利论”的基础上,结 1 “合俄国实际,提出了 一国胜利论”,创立列宁主义。 (2)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历史新纪元; 巩固政权,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为世界人民指明新方向。 二、毛泽东 1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 (1)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开辟了一条 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2)创建了人民武装力量。 (3)领导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完成了世界军事史上罕见的壮举。 (4)制定和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立持久抗战的正确方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

3、胜利。 (5)领导人民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推翻三座大山,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彻底结束了近 代中国人民受压迫、受奴役、受侵略的历史。 (6)领导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 主义社会的过渡。 (7)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立起了比较齐全的国民经济体系,使现代中国以一个 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等。 2如何把握毛泽东不同时期的著作及思想 时期 著 作 主要思想 大革命 指出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时期 主要问题 土地革 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命时期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

4、够存在? “”工农武装割据 理论 抗日战 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与中国 新民主主义理论 争时期 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 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社会主义 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 义改造道路;提出正确区分和 建设时期 矛盾的问题 处理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矛 盾等 三、综合比较 1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三大趋势 (1)由空想到科学 圣西门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天才的设想。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长 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创立了科学理论共产党宣言。从此,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 论的指导,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2 (2)由理论到现实 共产党宣言提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用暴力推

5、翻资产阶级的统治,进而建设社会主 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 伟大尝试。1917年,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 (3)由一国到多国 二战后,在苏联的帮助和影响下,东欧和亚洲成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逐渐出现了资本主 义、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 2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1)列宁主义 列宁主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揭示了帝国主义阶段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规律,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能够在帝国主义薄弱环节 的一国首先取得

6、胜利并建成社会主义。 (2)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中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 合的光辉典范。 在革命斗争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下,成功地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探索出一条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发展 的道路。 (3)邓小平理论 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 结晶,引导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3中国人民在前进的

7、道路上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及其认识 (1)巨变 第一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第二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历史。 第三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新时期。 (2)认识 三次巨变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孙中山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毛泽东是为 了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实现人民的根本经济利益;邓小平是为了我国的经济体制更好地 3 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三次巨变都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真正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

8、筑对经 济基础具有巨大的反作用。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大大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30多年来 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高居世界前列,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例题】 (2014福建高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在全国进一步展开、改革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时候,1978年 9 月,邓小平到东北三省考察。他自己说,我这是到处点火当时担任中共吉林省委书记的王 恩茂回忆说:“过去有些不敢想的问题,现在敢想了;过去不敢讲的问题,开始敢讲 ”了。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摘编自上海财经大学课题组 中国经济发展史 19492005 材料三 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

9、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 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邓小平所说的 点火 的含义。 (2)据材料二,指出 19781992年间中国经济开放度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其原因。如何理解 材料三对邓小平的评价。 本题以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贡献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迁移、运 用知识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第(1)问的“点火”实际上是邓小平为了能够让中共重新确立正 确的思想路线,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为即将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准备,并肯定和支 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第(2)问“总体趋

10、势”根据材料二容易得出;其“原因”要能够 从政策和实践两个方面组织答案:政策主要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制定的,实践主要是对外开 “”放从点到线再到面的新格局的形成; 评价 要从邓小平的伟大贡献组织答案。 答案 (1)鼓励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 开做思想准备。 (2)趋势:上升。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工作重点转移);建立经济特区,开放 沿海城市,设立经济开发(开放)区。(答二点即可)理解: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 4 设 计 师 , 开 辟 了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道 路 。 题型特点 内容类设问的呈现形式主要有:反映了

11、什么内容、主要内容是什么、基本内容是什么、核心内 容是什么、内容有哪些等。 措施类设问的呈现形式主要有:具体的措施有哪些、核心措施是什么、哪一项措施、采取了怎 样的措施、采取了哪些重要举措、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等。 解题技巧 (1)具体史实型,即考查某一具体历史事物的内容,如某一改革取得了什么成效,某一政策的 内容是什么,等等。 解答方法:据材料定位该史实发生的背景;据所学知识推断解决问题或矛盾的意图;结合设问 限定组织答案(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农业、工业、商业/对内、对外等)。 如果题目要求直接依据材料进行回答,那么就可以跳过前面的步骤,紧扣材料信息进行归纳概 括即可。 (2)纵向专题型,即考查某一阶段历史事物的发展变化,或者该阶段具体历史事物的呈现形式。 解答方法:据材料定位专题主旨;据所学知识划分阶段;结合设问限定条件提炼各阶段的中心 词组织答案(开始、发展、结局/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等)。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