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感性而美丽,因理性更深刻】理性和感性的区别.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372545 上传时间:2022-02-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因感性而美丽,因理性更深刻】理性和感性的区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因感性而美丽,因理性更深刻】理性和感性的区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因感性而美丽,因理性更深刻】理性和感性的区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因感性而美丽,因理性更深刻】理性和感性的区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因感性而美丽,因理性更深刻】理性和感性的区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因感性而美丽,因理性更深刻】理性和感性的区别.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因感性而美丽,因理性更深刻】理性和感性的区别?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 为根底,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开展的综合课程.进入五、 六年级,教材中出现了许多历史、地理方面的内容.更加表达了品德 与传统社会课的综合性,不免让许多教师在把握教学目标时出现了偏 差.很多老师在教学时把它当作单一的历史、地理知识课程来教,重 在社会科学知识目标的达成,忽略了品德课程的情感价值观念的引导.一、课堂因感性而美丽.历史、地理题材的品德课教学,离不开 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但是由于历史事件、地理环境离学生的生活世 界较远,因此,需要教师想方设法使教学能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或 是学生

2、熟悉的生活开始,从而找到一条生活的通道进入知识的学习场 域.从形式上看,感性事物的呈现可以深入触及学生的感官系统,让学 生眼睛看到、耳朵听到、亲身参与,最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因此教师在学习活动设计中,努力创设生活情境,通过直接、形象的事 物,建立历史事件、地理环境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外在联系,那么课堂才 能成为学生感悟生活、发现生活、提升生活追求和情趣的沃土,我们的教学才能向着既定的方向前进.二、课堂因理性更深刻.高年级品德课堂的感性熟悉如果只停 留于学生的熟悉、知识的层面,无法触及人的心灵,那只是一种唯感性 的浅层次的课堂,这种浅层次表现在,作为历史、地理性题材的课堂教学只达成了知识层面

3、,无视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科特性和核心价值 即品德教育.让学生掌握了相应的历史知识、地理知识 ,只是课堂教 学的一个目标,还有一个目标应该是让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建立人与自 然、人与历史、人与社会的价值联系,懂得和熟悉到人在历史变革、 环境改造、社会开展中的重要作用.帮助他们实现人的社会性开展. 要达成第二个目标,我们必须思考如何设计和组织学习活动,帮助学 生翻开思想的大门,引导学生走进情感的世界,让心灵在这里相遇、沟 通、碰撞,最后带着理性走出课堂,用科学的态度关爱周围的世界.1 切入点要小.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有时候会高估了学 生的知识水平,往往难以到达深入探究的目的. 例如:在?我是独

4、生子 女?一课中,小组合作探究人口增长过快会给地球和国家带来哪些问 题,一种是从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人口与气候、人口与就业、 人口与衣食住行几个方面进行讨论交流,一种是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 进行讨论和交流,哪一种探究的切入点更小,更有利于学生从生活经 验中寻找答案呢不言而喻是第二种.第一种问题需要学生掌握许多 与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根底知识,在小组讨论时,学生往往会漫无边际 不知道从哪里人手探讨,师生、生生之间难以互动,对话时难免隔靴搔 痒,点到即止,缺少深刻性.第二种的具体问题为:衣是以13亿人每人 一件棉布衬衫到16亿人到达这个要求为例.食以米饭为例、住以住 房为例,行以交通工具为例进行讨

5、论探究中,由于话题贴近学生生活, 平常能够感受到、体验到,学生有话可说,再通过教师的引导,最终还是回归到人口增多给资源、环境、气候等带来巨大的影响.但是由于 切入点小了,对话能够不断深入,小组学习的效果就更好了.2 话题设计要巧.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同样一个问题,由于话题 设计不同,学习效果也不一样.?跟着唐僧去西游?一课中,在教学“恒 河被称为印度母亲河的原因时,教师设计了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借 助提供的资料阅读、理解,在试教时发现学生没能够归纳出恒河被称 为母亲河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养育了两岸的印度人民,另一方面孕育了 印度的古老灿烂的历史文化.在第二次备课时,教师从恒河两岸风光 的感性材料人手

6、,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印度近一半的人口聚居在恒 河两岸是什么让他们无法离开这片广沃的平原 通过资料,学生从粮 食的分布、城市的密集、人们对恒河的敬仰等熟悉到恒河的养育和孕 育作用,从而明白了母亲河的原因.3 活动组织要好.高年级品德课堂中的学习活动,活动目标不同, 因而活动形式也大不相同.但是不管什么样的活动,要让学生带着问 题走进活动中,组织一定要到位.因此教师在活动前要明确活动要求, 这是组织学习活动的第一步;学生活动时,教师要能够走进学生中间, 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师生互动时,教师要 注意自身角色的定位,既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又要能够快速整合学 生的表达信息,准确判断、积极引导和建构提升,切实从单纯的知识传 授者转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有效的学习活动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放飞幽 禁的情愫.关注学习活动的设计,课堂会由于感性而美丽,由于理性更 加深刻,我们期待着课堂由感性走向理性,让美丽与深刻同在.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