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让学习看得见讲座版.ppt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43729 上传时间:2025-07-1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5.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察让学习看得见讲座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观察让学习看得见讲座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观察让学习看得见讲座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观察让学习看得见讲座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观察让学习看得见讲座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观察观察让让“学习学习”看得见看得见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王王 怡怡 副教授副教授TelTel:1308750855113087508551E-mail:E-mail:对对“观察观察”的重视的重视基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育政策的分析八十年代初期的政策八十年代初期的政策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城市幼儿园工作条例(19791979)n文中两次提及文中两次提及“观察观察”,但均指幼儿的观察力,未出现,但均指幼儿的观察力,未出现教师的观察,或者教师的观察,或者“了解幼儿了解幼儿”“”“关注幼儿关注幼儿”“”“评价评价”等相关词汇等相关词汇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1

2、9811981)n文中文中1919次提及次提及“观察观察”及相关词汇,但均指幼儿的观察及相关词汇,但均指幼儿的观察力,也未明确提到教师对幼儿行为进行观察力,也未明确提到教师对幼儿行为进行观察八十年代末期的政策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1989)n首次将“观察”作为教师的只要职责之一(一)根据国家规定的幼儿园教育纲要,结合本班幼儿的特点和个性差异,制定教育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二)观察分析并记录幼儿发展情况九十年代以后的政策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n教师主要职责强调观察与课程的联系n(一)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规定的幼儿园课程标准,结合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制定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完成教育任务二十

3、一世纪的政策幼儿园工作规程(修订稿)(2013)n强调观察与课程的联系,开始注重可操作性n(一)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制定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n2011年12月12日,国家教育部出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标志着我国对于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规范跨上了一个新台阶。n专业标准对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强调幼儿园教师要具有观察了解幼儿、掌握不同年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的能力;要具有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

4、划与实施、对儿童的激励与评价等基本专业能力;能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要,给予适宜的指导,并能引发和支持幼儿的主动活动,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多方面的发展。本讲座拟研讨的问题n观察的意义n观察的方法和途径n观察的结果对活动的支持观察的意义观察的意义n案例:玩油桶案例:玩油桶什么是观察什么是观察观 察n观即观看;察即察觉、省察、思考。n合在一起,观察就是既看又想的过程。具体而言,观察不仅仅是人类(我们)感觉器官直接感知事物的过程,同时又是人类(我们)大脑积极思维的过程。我们为什么要观察?观察的目的n因为是接手新班级,要了解孩子的现状?n基于一日生活的混乱,想要提高过渡环节的有效性 n开展主题活动中,

5、想要了解班级孩子的一些经验、想法、水平?n在开展区域活动中,投放了材料,想了解这些材料的适合性?n想了解个别孩子的特殊情况?(实况详录法)n观察的重要意义n1、观察能使教师以儿童的视角来理解儿童,以开放的心态、宽容的情怀对待儿童,真正做到尊重儿童与信任儿童,以儿童为中心,促进每个儿童富有个性的成长与发展。n2、通过对幼儿、自身以及材料与环境等的不断观察与思考,在促进教师反思意识增强的同时,能逐渐更新自己的儿童观、教师观、活动观、课程观等,真正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与引导者。n3、通过观察后的反思与调整,教师可以提供符合幼儿年龄发展特点与学习所需要的材料(环境),生成或设计出符合幼儿需

6、要的活动,保证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切实提高幼儿教育活动的质量。观察是幼儿教师专业化的表现n睁大眼睛竖起耳发现儿童观察观察发现儿童的理论发现儿童的理论如何对幼儿进行观察n有科学的观察提纲n观察记录的基本方法n观察幼儿需注意的事项观察幼儿的基本提纲n观察幼儿的角色n观察幼儿的表现n观察是从何时开始的n何地观察、如何发生1、观察幼儿的角色n具体有哪些幼儿在场?他们各自的角色是什么?n有多少幼儿在场?是什么样的群体?不同的幼儿在群体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2、观察幼儿的表现n不同场合的幼儿有什么行为表现?他们说些什么?做些什么?n幼儿说话或做事时使用了什么样的语调、神态与形体动作?其行为发生发展的过程是

7、怎么样的?3、观察从何时开始的n 幼儿的行为或与幼儿相关的事件在什么时候发生?持续了多久?是否有中断,中断的原因是什么等。4、何地观察、如何发生n幼儿的行为、与幼儿有关的事件是在哪里发生的?这个地方有什么特征?行为或事件是怎么发生的?发生的原因可能是什么?观察幼儿的基本方法直接观察:不借助仪器,靠教师的自身感官来进行,应用比较简单,但人的视野有限,记录难以精确全面。间接观察:借助于仪器,如录音和录象,可以客观记录和多角度精确的观察,可以反复研究观察资料。参与性观察:教师参与到被观察者的活动中,在活动中观察。优点是对观察对象的活动有较深入的了解和体验,有助于理解观察对象背后的活动和动机。非参与性

8、观察:不介入观察对象的活动,只是旁观,观察较冷静客观。教师可以采用录象的方法观察自己,尽管介入了儿童的活动,但可以客观地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自己和儿童。n有结构观察:对观察内容、程序、记录方法都有比较详细的设计和考虑,观察时基本上按照设计的步骤进行,结果适于量化统计和处理n无结构观察:事先没有严格的设计,比较灵活、机动,可以抓住观察过程中发现的现象而不受设计的框框的限制,但难以进行量化的统计n全面观察:是对一定场景中发生和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涉及的范围较广,比较容易把握现象之间的联系,但由于观察者的视野有限,对观察者要求较高。n抽样观察:是对观察现象的场景、时间、人、活动等因素进行取样

9、再对样本进行观察。涉及的范围小。观察容易细致,操作比较容易。对观察者的要求体现在取样上。n定期观察:对儿童的行为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做观察。n追踪观察:对某个被观察对象或某种现象进行教长时期的观察,从而获得连续性的发展资料。n例如陈鹤琴对其儿子的观察。观察纪录要注意的事项观察纪录要注意的事项:1 1、系统、有逻辑、系统、有逻辑(背景、时间、顺序等)(背景、时间、顺序等)2 2、详细、详细3 3、真实、真实4 4、非主观判断、无偏见、非主观判断、无偏见5 5、基本伦理要求:使用许可、保密、匿名、基本伦理要求:使用许可、保密、匿名n案例:关于恐龙的对话案例:关于恐龙的对话观察记录资料的运用观察记录资料的运用观察记录资料的运用n观察与注意观察与注意 教师教师 n观察与识别观察与识别n观察与回应观察与回应 幼儿幼儿延伸活动:你会如何去做观察记录?谢 谢!题外思考:n纪录让儿童的学习看得见纪录让儿童的学习看得见n纪录让教师的教学有意义纪录让教师的教学有意义 朱家雄朱家雄对“观察”的重视n幼儿行为观察的理念正逐步收到重视n幼儿行为观察的功能定位逐步清晰n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忽视观察的应用仍旧十分普遍n幼儿行为观察从政策到落实,尚缺少抓手和操作指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