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翘楚学术观点.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382653 上传时间:2022-02-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翘楚学术观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王翘楚学术观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王翘楚学术观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王翘楚学术观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翘楚学术观点.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术观点一.重新认识脑在人体中的作用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而恒动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脏器、组织和器官之间,既 有北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又在生理功能活动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在病理变化中则是相 互影响的。这种相互联系和影响,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联系作用而实现的,那么,脑 作为人体组成的一部分,是属脏还是属腑,脑在生命运动中作用究竟如何?对脑的认识在历 代医籍中有过不少记载,但脑的地位和作用在以五脏为核心的中医脏象理论中,只是被作 为“奇恒之腑”而与忖、脉、髓、胆、女子胞同等而论,如素问五脏别论云:“黄 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

2、英道,愿闻英说。歧伯对曰:脑、髄、件、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 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由于内经脑为奇恒之腑”理论观点的 影响,使脑的研究在中医界长期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因而中医对脑的认识一直处 于一种比较模糊的状态。脑是脏还是腑?王老师认为,脑应属脏,其理由是:把脑泄为奇恒 之腑,主要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科学水平,从中医脏腑的左义分类来看,“所谓五脏者,藏 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素问五脏别 论),奇恒之腑既具有“藏精”似脏的一而,也具有形体中空而似腑的一而。但在五脏、 六腑、奇恒之腑的具体分类上,则又有与

3、左义不全符合之处,故而表现在一些脏腑分类上的 自我矛盾性,如:胆,既具有藏贮“胆汁”(肝之余气积聚而成“精汁”)似脏的一而,但又 因胆同时具备贮藏与排泄胆汁的功能,藏而能泻,故有别于奇恒之腑形体中空,藏精而不泻 的特性。所以胆在脏腑分类中,既属腑,又属奇恒之腑,槪念模糊不淸。因此,对传统分类中, 奇恒之腑的脑,我们也应重新分析归类,脑位于头颅之中,藏精腌而不泻,既不中空,也无形 可见,这就有别于骨、脉、胆和女子胞,所以应属脏。从脏的体用而言,脑为髓之海,髓属阴, 脑为真气之所聚”(王冰),真气属阳,阴为体,阳为用,保持其内在统一平衡,以气血而论, 脑赖气充,又赖血养,所以说,脑功能的正常发挥,

4、以赖于脑之气、血、阴、阳的对立统一平 衡,这也是脑所以为脏的道理所在。重新确立脑为脏的观点,对正确认识脑在中医脏象理论 中的重要地位的作用,对中医脑学科的研究与发展,将是十分重要的。二主张“脑主神明”学说什么叫神明?辞海云:“一指人或物的精灵怪异,一指人的精神”。中医学中的神明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泛指统帅一切功能活动的能力和外在象征。狭义之神,是 指人为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脏象学说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归属于五脏,即“心藏 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称之为“五脏神”,而五脏所藏之神主要由心 神统摄协调,如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岀焉”。灵枢邪客: “五脏六

5、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灵枢本神:“所以任物者谓之心” 上述观 点的形成是由于中医学受历史的限制,如科学水平,思维方法,古代哲学、历史学、文学等 因素的影响,导致了中医传统观点强调心主神明论,而忽视了脑主神明的作用。随着人类不 断的临床实践和理论发展,人们对脑主神明逐渐有了认识,医圣张仲景对脑主神明基本上 持肯泄态度。金匮玉函经-卷一论治总则曰:“头者,身之元首,人神所注”。唐代 医家孙思邈在千金方灸法门曰:“头者,人神所注,气血精神三百六十五络上归头。 头者,诸阳之会也。”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不痛证论曰:“头者,诸阳之会,上 丹产于泥丸宫,百神所聚”。明淸时代关于脑主神明的认识已有所发

6、展。如王惠源的医 学原始曰:“人之一身,五脏藏于内,为之生长之具,五官居于身上为知觉之具,耳、目、 口、鼻聚于首,最显最高,便于接物,耳、目、口、鼻之所导入于脑,必以脑先受其象,而觉 之,而寄之,而存之也”。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辛萸条中直接提出了 “脑为元神之 府”论,淸汪昂本草备要曰:“人之记忆皆在脑中”。清王淸任医林改错则有 “灵机记性在脑说”。建国以后,尽管“脑主神明”和心主神明”争论激烈,但诸多医家 在临床实践中,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脑主神明的理论以指导脑病的治疗。近年来,随着中 医对脑病治疗的研究与进展,脑与神明的关系更进一步得到肯圧,如上海铁道医学院颜徳 馨教授在脑老化与老年痴呆(

7、上海科技文献岀版社1995年8月第1版)“老年性痴呆 的中医治疗”这一章节里,指出:脑位于颅内,由精髓汇集而成,其性纯正无邪,人体十 二经脉,三百六上五络,其血气皆上于而而走空窍,脑唯有气血不断滋养,精髄纯正充实,才 能发挥元神之腑的功能。若瘀血随经脉流入于脑,与精髓错杂,致使淸窍受蒙,灵机呆 纯,则出现表情痴呆、神识不淸、攧狂时作诸症”。明确肯左了脑与神明的生理与病理关 系。王老师指出对中医理论既要重视研究运用,更应强调以临床实践检验和发展完善中医 理论,他认为源于内经的“心主神明”观点与现代医学科学的解剖学、脑科学相差太 远,既不符合近代中医理论对脑的认识,也不切合现代临床实际,如近年来,

8、我们在对失眠 症的中医治疗与研究过程中发现,大量就诊的失眠症病人中,有相当大部分曾经服过“从心 论治”为主的方药,但效果并不理想,后我们改用“从肝论治”法,以调整脑功能的方药进 行治疗,结果疗效明显提高,所以根据临床实践及理论研究发展的现状,现在应该大胆提岀脑主神明”理论,以修正“心主神明”的观点。王老师还指岀,明确肯迩脑主神明的理论 观点,并不是一概否左心、肝等脏对神明之用的作用,因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各脏腑之间 都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脑神统帅协调诸脏器的中枢作用,只有各脏腑的功能配合才能 得到保证。在讨论脑与脏腑的相互关系和功能联系时,王老师认为脑主神明”与“心主 血脉”、“肝主气机”功

9、能活动关系最为密切。脑与心的关系:心主血脉,包括心主血和 心主脉两个方而。血,即全身之血液。主血,即主宰全身之血液。脉,即脉管,是运行血液至 全身各脏器之通道,主脉,是心与脉管直接相连,所谓心主血脉,即指心推动全身血液在脉 管内不停循环的作用,以营养全身各组织器官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血是神志活动的主 要物质基础,脑神之用有赖血液不断供养才能很好发挥其用,素问八正神明论曰:“血 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所以脑主神明赖心主血脉功能的发挥,两者之间密切相关,由 于心主血脉,心不断供给血液营养脑神之用,正如现代生物医学研究所证实的:每分钟流经 脑组织的血液达800ml左右,占心脏每分钟搏出量的六

10、分之一,如果心主血脉的异常,必然 影响脑体而岀现神志的异常改变。如心血博出量不够,可引起心源性休克而神识不淸,脑动 脉硬化及血管性痴呆等,则可出现精神意识思维的异常,如精神萎靡、迟纯、健忘、失眠、 头晕、头痛、智力减退、神情烦躁、惊恐善怒等,所以脑体的病变多与心主血脉的异常有 关。我们在临床治疗脑病时配合运用活血化瘀、疏通血脉的方法,常获得良好的效果。脑 与肝的关系:肝具有调畅气机、调肖情志、藏血等功能,肝开窍于目。气机,指人体气的升 降出入运动,是脏腑功能活动基本形式。情志活动也是脑神的外在表现,气血是神的物质基 础。目为肝之窍,灵枢大惑论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则为之精”。故又称 目

11、为“精明”。素问五脏生成篇曰:“诸脉者,皆属于目”。说明五脏六腑皆与目 有其内在的联系。而十二经脉皆上熏于而”,亦即上冲于头而出于脑,所以目与脑有 着极苴密切的生理关系。肝开窍于目,足厥阴肝经之脉从目系上行入脑,交会巅顶,所以依 据经络的内在联系,已构成了肝脑密切相关的基础。从脏腑的生理功能来看,肝主气机正常, 则气血调和,经脉通利,各脏腑器官生理功能维持相互平衡,情志活动保持正常。从病理方 而来看:肝主气机失常,致气血逆乱,上扰脑之神明,则所表现出情志活动异常,如抑郁寡欢, 闷闷欲哭,多疑多虑,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等症状。若在七情六郁等外界因素的刺激下,引起 脑之情志活动改变,又常易导致肝主气

12、机功能失常,气血逆乱,致肝为病,因此前人有“郁不 离肝”、“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及“疑怒伤肝”之论,据我们对近年来约2000例失眠症病 人的病历统计分析,发病原因中,因情志因素引发失眠者约占67. 79%(不包括不愿透館者), 再看许多疏肝、平肝药现代药理证实都具有镇静安眠作用。从上述各方而的分析来看,我 们就比较容易理解脑与肝的密切联系,所以,情志活动等脑神的功能改甕常表现在肝主气 机、调情志等方面的异常。三看昼开夜合花叶与人睡眠功能的相关性近9年来,王老师对昼开夜合花叶萱草花作了深入地研究。萱草花于1988年先用以治 疗肝炎,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有镇静安眠作用,后经查阅文献,萱草花又划忘忧、鹿葱

13、、疗愁、 宜男、黄花菜、金针菜等,性甘凉,无毒,有淸利湿热、退黄、利水、凉血等功效,历代文献 对其有镇静安眠作用记载甚少,仅在本草纲目中有萱草花“可治胸膈烦热,气火有余, 夜少安寐,痔疮,便血等症”廖廖数字,王老师以中医“天人相应”和阴阳消长规律为指导, 考虑到萱草花有昼开夜合之特性,能顺乎自然界阴阳消长规律而与人“日落而寝、日出而 寤”的生活作息规律同步,推测苴中可能含有一种促睡眠物质存在,能促进人睡眠,于是正 式立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经过大量的临床和实验验证,证实萱草花确有良好的镇静安 眠功效,无任何副作用,且其内含丰富的营养成分,也是一种上乘的营养保健食品。据课题 协作组对萱草花治疗

14、112例失眠症患者病史资料统计显示,总有效率达88. 40%,动物实验 也证实,萱草花提取物能明显减少小白鼠的自发活动。此项课题研究结果,已撰写成论文发 表,也已开发成2个产品(1个保健营养食品,1个保健药品)推向市场,并于1992年通过成 果鉴左,于1994年获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技进步奖。王老师在萱草花研究取得成功后, 就由此及彼,对列二种昼开夜合花叶、花生叶和合欢叶也进行了研究,经临床和实验证实, (花生叶和合欢叶)也同样具有镇静安眠作用,其中花生叶已找到其有效部位,如今正在向 开发II类新药方向发展的深入研究中。事实证明,昼开夜合花叶与人睡眠功能确有相关性。 此项研究是王老师运用中医天人相应”和阴阳消长规律指导科研的成功范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