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地理大题答题模板及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知识点总结&amp#46;doc优秀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1439278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地理大题答题模板及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知识点总结&amp#46;doc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最新高中地理大题答题模板及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知识点总结&amp#46;doc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最新高中地理大题答题模板及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知识点总结&amp#46;doc优秀名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地理大题答题模板及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知识点总结&amp#46;doc优秀名师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地理大题答题模板及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知识点总结&amp#46;doc优秀名师资料.doc(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中地理大题答题模板及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知识点总结.doc高中地理大题答题思路 第一版块 基础概览 ?如何描述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 2.地势起伏状况 3.主要地形分布(多种地形条件下) 4.重要地形剖面特征(剖面图中)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 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 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 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 年较差小等) 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

2、较差变化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 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影响降水的因素: 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 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 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6.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 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 2.

3、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 3.结冰期:有无、长短 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 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 的大小)有关 ?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 1.长度 2.流向 3.流域面积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 5.河道曲直情况 6.支流多少 1 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等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1.纬度:决定正午太阳高度、昼长: 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eg.我国青藏高原) 3.天气状况: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eg.我国西北地区) 4.空气密度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

4、素: 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eg.喜玛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 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0?等温线的海拔的高低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1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 2.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 3.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 1.土地:地形、土壤 2.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 3.水源(灌溉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 2.交通 3.国家政策 4.劳动力 5.科技: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 6.工业基础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地理位置 2.资源因

5、素:原料、燃料 3.农业因素 4.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网络的通达度):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 5.市场因素 6.科技因素 7.劳动力因素:劳动力价格、素质 8.历史因素 9.政策因素:国家、地区政策扶持 10*.军事因素:国防安全需要 11*.个人因素:个人偏好情感 (eg.归国华侨投资办厂) ?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2 自然因素 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约建设投资,人口集中;b. 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 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 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 3.河流:影响当地供水和交通运输 4.资源条件(代表城市:大

6、同、大庆、鞍山、克拉玛依、英国伯明翰、美国芝加哥、南非约翰 内斯堡<金矿>) 社会经济因素 1.交通条件(代表城市:株洲、石家庄、日本筑波) 2.政治因素(代表城市:合肥,美国华盛顿,巴西巴西利亚) 3.军事因素(代表城市:美国波士顿) 4.宗教因素(代表城市:耶路撒冷) 5.科技因素(代表城市:日本筑波) 6.旅游因素(代表城市:黄山、泰安) ?交通运输线路的选线原则: 自然方面 1.地形:a.平坦:对选择限制少; b.起伏大:若需开山、筑洞、架桥,工程难度大,若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 c.河流湍急:不利航运 2.地质: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 b.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

7、避开断层 3.气候:a.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 b.水运、航空:防大雾、大风 4.土地:少占耕地,尤其是良田 社会经济方面 1.人口:尽量多地通过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使更多人受益。(适用于:地方公路) 2.里程和运营时间:尽量修筑桥梁、隧道,缩短里程,以节省运营时间;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 济点。(适用于:国道) 3.其他:尽量远离重要文物古迹、注意生态环境保护 ?全面分析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2.相对位置 自然条件 1.农业条件:a.地形(类型、土地类型特征<如:以耕地、林地、草原为主等>、土壤) b.气候(类型、水热条件、光照

8、、热量等) c.水资源(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河流、湖泊) d.生物资源(如:气候类型特征有关的生物、农作物特征) 2.工业条件:矿产资源(如:海盐、能源等) 社会经济条件 1.人口(包括:劳动力的素质、质量) 2.交通 3.市场 4.科技 5.历史:包括:工农业基础 3 6.国家政策 第二版块 应用案例模板 ?影响水库坝址选择因素: 1.坝址在河流、峡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口袋形区域有利于建坝:工程量小,造价低,库 区容量大 2.选择地质条件好的地方,避开喀斯特地貌、断层 3.气候水文条件:保证水量充足 4.考虑修建水库是否需要移民,占地搬迁情况,尽量减少淹没居民点 ?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 自

9、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 1.水域条件:港阔水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 2.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 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兴衰) 1.经济腹地条件:经济腹地是否广阔(影响着客货流量);客货流量大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 腹地经济性质(决定港口性质,综合港、专业港等,) 2.城市依托: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 3.政策条件:对外开放地区建成自由贸易港 ?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 1.便利的交通条件:设立原则:交通最优(环路或市区边缘,公路沿线) 2.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稳定的商品来源 3.广阔的市场或经济腹地:

10、设立原则:市场最优 ?盐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气候:气温高、降水少、多风、日照强:有利于蒸发 2.地形:面积广阔的平坦海滩、淤泥质海岸 ?渔场形成的区位条件: 1.地形:面积广阔的大陆架(阳光直射、光合作用强、饵料丰富) 2.温带海域:气温变化大、海水上泛 3.河口处: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4.洋流:(交汇流或上升流)海水上泛,带来海底营养盐类,饵料丰富 ?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1.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2.纬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3.地势:平坦开阔 人文条件 1.人口:单位面积人口密度低,地广人稀 2.交通:交通便利 4 3.军事: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汽车站选址的区位

11、条件: 1.路况:周围道路宽阔 2.与市内外交通联系 3.工程量大小 ?航空港选址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1.地形: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 2.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 3.气候:少云雾。 社会经济条件 1.交通条件: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 2.经济: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 自然原因 1.水系特征:a.流域广,支流多; b.含沙量大; c.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2.水文特征:a.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 b.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3.气候特征:该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人为原因 1.植被破坏:a.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

12、,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 峰补枯能力降低; b.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湖泊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某地区缺水原因的分析: 自然原因 1.气候:降水较少或不充沛、蒸发量大、季节分配不均 2.河流:地表径流量较少 人为原因 1.用水量大: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 2.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 ?旅游业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1.拉动经济发展:a.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5 b.发展国b+.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c-.旅游者的大量涌入给当地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 1促进民族文化精华的提炼,使民族文化更有 3

13、.旅游业对文化的影响:a+.促进文化交流(? 2促进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 (总体促进文化繁荣) 特色和吸引力 ? b-.一些旅游项目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本身的传统文化价 值) 4.影响区域环境:a+.旅游对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促进历史古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 复) b-.旅游与环境的关系不处理好,过多游客造成旅游环境的混乱、污染,降低 了旅游质量 ?交通线路修筑的积极意义: 1.交通:完善了当地的交通网络,使交通便利通达 2.经济:加快了物资流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3.政治:巩固国防、保持稳定、促进区域繁荣 ?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 自然条件 1.地形:平坦,流经平原,水流平缓

14、2.气候:降水丰富均匀,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冰期短 3.河道:宽阔平直,水深 社会经济条件 流域内人口多,经济发达,联系密集,运输量大 ?水库的作用: 1.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 2.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 3.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4.具有防洪作用 5.具有发电价值 6.具有灌溉功能 7.提高航运价值 ?自然界中森林的作用: 1.调节气候 2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3保持水土 4.防风固沙 5.涵养水源 6 6.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7.稳定大气成分 8.吸烟除尘 ?河流的治理原则、措施: 治理原则 上游:调洪 中游:分洪、蓄洪 下游:泄洪、束水 治理措施 上游: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修水

15、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缺乏水资源的解决措施: 1.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沿海地区的海水淡化,以提高供水能力 2.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工农业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 水农业(如:喷灌滴灌)、制定法律法规,提高人们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 ?工业区经济综合整治措施: 1.调整工业布局:发展新兴工业及第三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保证各业平衡发展,促进经济结 构多样化 2.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各类资源 3.消除污染,整治美化环境;搞好区域规划,加强生态建设 4.发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络 5.发展科技,提高生产水平,繁荣经济 ?社会主

16、义新农村的建设方向: 1.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加大绿化,有计划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 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多种农村经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商品农业等),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民收入 7 1.在不特殊指明的情况下,回答意义影响类问题时,应当注意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答。 2.在回答某些条件分析类问题时,注意应答出有利条件以及不利条件。 3.作答地理综合题,应注意回答的有序性:学会采用分点作答;作答特征描述问题时,学会分阶段描述特征。 4.作答地理综合题,应注意回答的逻辑性:弄清各点作答的先后顺序;不出现答案中自相矛盾的地方。 第一单元 地图知识 1.经度的递变

17、: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0?以东,180?以西,为东 经度;0?以西,180?以东,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0?-30?为低纬,30?-60? 为中纬,60?-90?为高纬。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

1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分母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极点投影图可通过自转确定方向。 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8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

19、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夏至日:由23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26,S向南北降低 23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23

20、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26, (3)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

21、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每1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 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 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

22、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 9 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再求时间差,

23、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 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第二单元 行星地球(地球概论) 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陨石、回收(返回)的飞行器不属于天体)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半径约200亿光年)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日地平均距离1.5亿km)地月系(地月平均距离38.4万km)。 3.宇宙的两大特性:物质性、运动性(其运动是有规律、有层次的,天体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4.大行星按特征分类:类地行星(

24、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王、海王)。 5.八大行星的公转特征: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 6.月相:初一无月故为朔,初七八为上弦月,十五月圆称为望,廿三廿四下弦月。“上(弦月)上(半月)上(半夜)西(侧)西(方天空),下下下东东”。 7.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三点共性)、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8.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9.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具有周期性(11年)、同步性、整体性。 10.太阳主要成分为氢和氦,表面温度6000K,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 11.

25、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极光。 12.太阳辐射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 14.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晨昏线为过地心的大圆。 15.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 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0?);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23?26) 16.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比较 10 17.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东加西减) 两地相差1?经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 18.世界

26、时: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 19. 日期分割: 零时(24时)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新一天”,往西至日界线为“旧一天”。 21.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加一天。 22.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取决于纬度和地势 ?地形平坦开阔); 人文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需要)。?太原:技术力量强,靠近京津唐; ?酒泉:大陆性气候,晴天多; ?西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海南文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海运便利。 23.公转

27、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23?26): ?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 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 ?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有太阳直射)、回归线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与极点之间为寒带(有极昼夜)。 ?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交角为0?,则热带只有赤道一条线,寒带只有极点两个点,其余均为温带;若黄赤交角为45?,则温带只有45?两条线,该线的高纬均为寒带,该线的低纬均为热带。 24.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25.北温带太阳视运动:春秋分日正东方日出,正西方日落;夏半年东

28、北方日出,西北方日落; 冬半年东南方日出,西南方日落。 11 26.昼夜长短的分布: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 半球昼长夜短。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的昼就渐长。 ?南北回归线之间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 一天出现。 27.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昼长=24小时夜长 昼长=上午(下午)时长2 日出时间,12:00,昼长/2(或0: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出时间永远是6:00 日落时间,12:00,昼长/2(或24: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落时间永远是18:00 28.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昼夜现象出现 地球自转的球体,昼夜更替(自转速度周

29、期影响昼夜温差变化) 地球倾斜的公转的球体,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五带 29.典型的季节现象 北半球春季的地理事物或现象: 东北地区河流春汛(季节性积雪融水) 黄河在一年中第一次出现凌讯; 江南茶农采茶正忙(雨前茶最好) 华北平原出现春旱,长城以北种春小麦; 我国北方出现大风或沙暴天气 长芦盐场忙于晒盐(雨季未到,气温高,蒸发大) 北半球秋季的地理事物或现象: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地球公转速度居中 华北平原种冬小麦,棉花收摘 一场秋雨一场寒 我国秋高气爽,北雁南飞 12 香山红叶,北半球温带森林(东岸35?N、西岸40?N以北)开始落叶 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大气二:大气的

30、热力状况 大气的热力作用 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压线向低压方向(向下)弯曲,高空等压线向高压方向(向上)凸起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影响因素: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则风力越大 在单一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风向垂直等压线,指向低压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在三个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 三: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1)三圈环流(课本37页图2.14) ?在地表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南北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夏季向北移,位

31、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1)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 13 五;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1)气候的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环流、人类活动) ?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气温的分布,一般是低纬温度高,高纬温度低;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暖流经过地区的气 温比寒流经过地区高 同一纬度地带14 8.气温的水平分布:?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 ?海陆分布:夏季 陆地,海洋,冬季 海洋,陆地; ?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9.气温年较差:?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 ?变化规律: (5)来自高纬

32、的气流冷干 (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 (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岸风)干 (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 11.水平方向气压与气温: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反之,气温低,近地面的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 12.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叫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 13、风向:(1)风向,风来的方向; )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 (2?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若是曲线垂直于切线; ?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无偏转; ?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

33、压线斜交。 14.高空大气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两 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向 右,南半球向左); 近地面的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 力三力的共同影响,风向斜交于等压线。 15.三种局地热力环流:白天(郊区?城市、海风、 谷风) 夜晚(城市?郊区、陆风、山风) 16.气压、气温、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同一高度(近地面)?气温高、气压低;气压低、 气温高; 不同高度?越往高,气压越低;近地面气压的高 低与高空相反。 17.锋面与天气(冷暖不同气团作水平运动并相遇) ?冷锋过境雨区在锋后,出现雨(暴雨)雪、降温天气。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 ?暖锋

34、过境雨区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18.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锋面是冷锋:如我国北方冬春季节出现的沙尘暴、夏季的暴雨、冬半年我国的寒潮(初春、秋末对农业的影响最大)。 19.要求你自己绘制出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分布图、热力环流图(要求绘制等温线与等压线) 20.北半球锋面气旋:气旋中心一定是低压,锋面只会发育在低压槽内,左侧槽部发育冷锋,右侧槽部发育暖锋。北部为冷气团,南部为暖气团控制。 21.气压系统与天气(同一气团作垂直运动): ?气旋(低气压)垂直上升,北半球近地面逆时针辐合,天气阴雨 台风。 15 ?反气旋(高气压)垂直下沉,北半球近地面顺时针辐散,天气

35、晴朗 伏旱(长江中下游及江南地区 7月中旬到8月中旬)。 24.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16 ?雨带的移动 春末(5月),雨带在华南(珠江流域)(华北春旱,东北春汛); 夏初(6-7月),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雨(准静止锋); 7-8月,雨带移到东北和华北,长江中下游进入“伏旱”(反气旋); 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结束,华南再一次经历短暂的雨期。 ?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旱涝灾害 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风强),造成北涝南旱;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风弱),造成北旱南涝。 我国水旱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

36、的早晚。 27.气候形成因子: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 17 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气温最高月7月,最低气温1月,年降水量少,且各月不平均;海洋性气候日较差、年较差小,最热月8月、最冷月2月,年降水量多,且各月较为平均。 温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灾害。 台风:在西北太平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多发于夏秋季节,危害包括:狂风、暴雨、风暴潮。预防措施:加强研究、检测预报工作;做好宣传减小措施;研究抗风作物减少农业损失;加强国际合作。 寒潮:一次冷空气入侵,使气温24小时内降低10?以上,最低气温降至5?以下。危害:降温、大风、大雪、冻雨。预防措施:加强预报工

37、作,提前发布预报信息或警报,提醒有关部门提前做好防寒准备。 32.主要大气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温室效应CO2)、臭氧层破坏(氟氯烃消耗O3)、酸雨(SO2、NO2) 33.温室效应(全球保暖)影响: ?海平面上升 沿海地区与低平岛国被淹没; ?对农业的影响:低纬度地区减产,高纬度地区增产; ?影响水循环:增加降水极端异常天气事件,地表径流改变(南方降水最多,北方减少)。 应对措施: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使用化石燃料使用量,大力发展新能源,多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效率;减少消费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防止森林火灾。 ?增加温室气体吸收:植树造林,保护原始森林,采用固碳

38、技术。 ?适应气候变化措施: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设水利设施,防止降水突发事件和海水入侵。 32.绿化的环境效益: ?通过光合作用保持大气中O2和CO2的平衡,净化空气。 ?绿化植物和防护林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城市绿地的作用是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环境。 (2)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 原因: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主要是人类使用制冷设备排放的氟氯烃 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18 保护措施: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加强国际合作 (3)酸雨 概念:人们一般把PH值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 成

39、因:燃烧矿物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危害:河湖水酸化,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和文物古迹等 防治措施:防治酸雨最根本的措施是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我国已经采取了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等措施来控制酸雨 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 1.水循环:?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最重要)、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水量最大)。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它的重要意义在于:使淡水资源不断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又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还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

40、循环运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水资源:广义:水圈内的水量总体;狭义: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人类常用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水资源的开源措施: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节流措施:加强教育提高节水意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 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的河流其径流的变化与降雨量变化一致:a地中海气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冬季最大;b季风气候为主河流,流量夏季最大;c温带海洋性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流量全年变化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 19 季节性积雪融水 地下水(湖泊水) 冰川水 雨水 ?以冰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

41、变化与气温关系密切,季节性积雪融化,春季有一次洪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夏季最大,冬季有断流现象,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 ?地下水与湖泊水都和河流水互相补给,它们均在河流的枯水期对河流水进行补给。湖泊对河流径流起削洪补枯的调蓄作用,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地下水补给的河流水量季节性变化最小,主要在我国西南地区。 3.海水等温线的判读:?判断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 ?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高温流向低温是暖流,反 之是寒流。 4.影响海水盐度因素盐度增加(蒸发量降水量、暖流、沿岸河 流枯水期、海域结冰),盐度减弱(降水量蒸发量、寒流、沿

42、岸河 流洪水期、海域融冰)。试分析右图中五点各自盐度高低的成因。 5.洋流的形成:定向风(风带)是形成洋流最基本的动力,风海流是最基本的洋流类型。 按照性质将洋流分为:寒流、暖流。 注:请在上图中填上相应的洋流名称,注意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的季节风向变化。 6.洋流的分布(画一画上页洋流分布模式图-“8/0”图): ?中低纬度环流:北顺南逆、东寒西暖。 ?北半球中高纬环流:呈逆时针,东暖西寒。 ?南半球40-60度海区形成西风漂流,高纬为南极环流,两者均为寒流。 ?北印度洋洋面形成季风洋流,夏顺冬逆。 7.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影响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 对气候类型分布的影响:亚寒带针

43、叶林带、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西岸的热带沙漠气候、信风带大陆东部的热带雨林气候);?影响海洋生物-渔场;?影响航海(海峡口密度流、哥伦布、三角贸易、郑和下西洋);?影响海洋污染。 8.主要渔场:舟山渔场 台湾暖流(日本暖流)vs沿岸流(黄海南下的冷水)。 20 (3)海水的盐度 ?概念: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质量。世界大洋平均盐度为3.5% ?分布规律:从两个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和高纬海区递减。红海最高(4.1%),波罗的海最低(不超过1%) ?影响因素 四;海水的运动 (1)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波浪(风浪、海啸);潮汐;洋流 (2)洋流的形成与分布(图3.31,3.32) 风海流:

44、南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密度流:直布罗陀海峡两侧海水流动,红海与印度洋的曼德海峡 分布补偿流:秘鲁寒流 寒流:从高纬流向低纬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低 按性质分 暖流: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高 北半球:顺时针环流 分布规律南半球:逆时针环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逆时针环流 北印度洋的洋流:夏季顺时针,冬季逆时针 (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暖流:增温增湿,如同一纬度地区,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和温度比较高,西欧地区的 温带海洋性气候就直接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如果没有北大 西洋暖流,英国和挪威的海港将有半年以上的冰封期,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海 港终年不冻与北大

45、西洋暖流有关 寒流:降温减湿,如同一纬度地区,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和温度比较低, 沿岸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 作用 寒暖流交汇处渔场的形成:日本的北海道渔场、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英 海洋生物国的北海渔场 上升流的影响:秘鲁渔场的形成、东南大西洋渔场 海洋环境污染:加快净化的速度,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但是别的海域也可能受到污染,所以 21 也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航海事业:顺风顺流,例如,北半球的冬季,从波斯湾到红海的油轮经过阿拉伯海时是顺风顺 流,从大西洋到地中海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是顺风顺流 五:陆地水和水循环 (1 )陆地水体类型:目前人类大量利用的淡水资

46、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地表水:江河水、湖泊水、冰川 按空间分类 地下水:潜水、承压水 静态水资源:冰川、 在浅海大陆架海域,阳光集中,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 渔场的 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 海 洋 在温带海域,季节变化显著,冬季底层海水和表层海水交换时,带来了 渔丰富的营养盐类 业 生 在暖流和寒流的交汇处,饵料比较丰富 产 世界主 世界四大渔场:纽芬兰,北海道,北海,秘鲁渔场 分布 我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渔获量最多的国家 (2)海洋油气生产过程:资源勘探(利用地震波探测)、油气开采(海上钻井平台)、油气运输(管道运输,船舶运输) (4)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港口作用:海洋运输船舶停泊、中转、装卸货物得场所。 腹地:为港口提供服务的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