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育苗技术.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406083 上传时间:2022-02-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草育苗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甘草育苗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甘草育苗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草育苗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草育苗技术.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甘草育苗技术摘要 介绍了甘草育苗技术,主要包括选地整地、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甘草的育苗提供技术参考。关键词甘草;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中图分类号S567.7+1.0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 2012) 03-0192-01甘草是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除作为常用中药材外,在食品工业方面也有广泛应用,每年国内外销需求量很大,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特殊植物。我国30 55 的地区皆可种植。 2000 年直播 13 3 hm2,至秋季地径粗0.1 1.4 cm,基本能达到合格苗材地径粗 0.8 1.0 cm 的要求, 666.7 m2 苗圃翌年可移栽

2、 0.5 0.7 hm2。育苗技术是育苗水平移栽法最为关键的一步,优质合格的苗材为当年移栽、当年采挖提供了前提。育苗中的主要环节是种子处理、播深控制及水分调节 1-2 。甘草根及根茎粗壮,皮红褐色或暗褐色,横断面黄色,有甜味;茎直立,基部木质化,茎表皮有白色短毛和刺状腺体;单数羽状复叶,总状花序腋生。甘草具有喜光、耐寒、耐干旱、耐瘠薄、较耐盐碱等特征,一年生实生苗主根长可达 4890 cm ,根茎粗 0.61.4 cm(最粗可达1.0 1.6cm),单株根重1112 g(最重 8.019.5 g)。1 选地整地甘草适应性很强, 播种地虽不需严格选择,但以土深厚、排水良好、弱碱性砂土或壤土为最适

3、,这样生产的根茎色泽鲜艳、顺长、轻粉多、甜味浓;土层薄、土壤紧实、地下水位高、碱土地培植的甘草,主根短、 分枝多、 根茎生于地表、品质差;涝洼地、豆茬地、甜菜茬的地,杂草多;生荒地和含盐超过 0.4的地不宜种甘草3 。选择土层深厚的合适地块,耕翻 2530 cm 即可,然后整平耙细,镇压待播。2 种子处理甘草种子具有硬实现象,通常硬实率在70 90,种子播种前,必须进行种子处理。处理方法有:一是用碎玻璃研磨 5 min ;二是若条件允许,用动力碾米机快打2 遍或慢打 1 遍,以划破种皮为好;三是温水浸种,用“三开一凉”对成温水泡 6 h 以上,然后保温催芽, 大部分裂口露芽即播。经处理的甘草种

4、子,用与种量0.5的 3911 闷种 8 h 以上,然后混 0.3的敌克松粉或甲基托布津,以防治地下害虫、苗期害虫及烂根。3 播种在灌水后, 3 月下旬至 8 月中旬均可播种。9 月播种则幼苗生长量小,不能安全越冬;10 月播种不能出苗;春播为宜,第 2 年返青率高;夏播注意草荒和干旱;秋播在温度为02 时,播后即上冻,翌年发芽拱土。博乐市在4 月 910 日播种。播种方式因苗需要, 采取 24 行条播,行距 15 cm 。控制播深是抓全苗的关键。甘草种子子叶大,顶土能力弱,需浅播,但也要视土质和墒情而定,播深一般在2.0 2.5 cm。若砂质壤土播深3 cm,黏土在 1.52.0 cm;墒好

5、宜浅, 墒差稍深;喷灌地为1.5 2.5 cm,最深不超过3.5 cm。播后要镇压,以保住墒。用甘草种子105120 kg/hm2 ,施二铵90kg/hm2 左右作种肥。4 苗期管理苗期根系生长发育快,地上茎叶生长缓慢, 易造成草荒,在播前可用氟乐灵处理,方法同棉田,也可用施田补3.0L/hm2 。出苗后全力保持全田无杂草,若是春播,则特别应注意立夏的杂草,此时正值子叶期,以免严重影响地上部分的生长。水分调节得好是苗圃生产合格苗材的先决条件。应浇播前水以保证种子发芽所需水分,否则因受旱会出现落干和芽干现象,影响出苗率和整齐度,并进一步影响第2 年的药材质量。水分充足,春播可保715 d内出苗。

6、出苗至3 片真叶,视情况浇1 次水,在甘草地上部分高于3 cm之前,需保持土壤湿润。 当地5 月1 日左右常有大风,随后是暖天气,气温较高,此时正值23 片真叶时,株高也只有2.5 4.0 cm,若遇旱,即可浇水4 。若4 月上旬播种,中下旬出苗,5 月20 日至6 月20 日生长比较快。真叶数由24片长至8 10片,苗开始覆垄。在轻壤土上,5 月中下旬就开始浇第1 次水,此时已长出 3 片真叶,以后每 2025 d 灌 1 水, 8 月上旬浇最后 1 次水,为甘草充浆作准备。 每次浇水量 675 900m3/hm2,苗圃全年总水量在3 750 4 500 m3/hm2 。中后期上水不能过多,

7、否则主根粗短且分叉多;过少则主根细弱,地径不够粗。可采用喷灌,若为淹灌,忌大水漫灌,否则易烂根。甘草虽耐贫瘠,但是为喜肥作物。冬翻前施入二铵及油渣 300375 kg/hm2 作全层施肥;播种时用二铵90120kg/hm2 作种肥; 结合上水, 在 3 片真叶前及覆垄前各撒施尿素 120 150 kg/hm2 ,促进幼苗生长;当苗高1520 cm 时,追施尿素 225 kg/hm2 ,以供给甘草全生育期生长发育之需。5 病虫害防治在病虫害防治上首先要将种子进行药剂处理。出苗后主要防治白粉病、锈病、红蜘蛛。58月锈病盛行,79 月多发生白粉病, 可用5%甲基托布律1 000 倍液或粉锈宁1 000倍液防治。6 参考文献1 刘玉玲 .甘草育苗应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 J. 种子世界, 2007( 8): 41.2 高艳红 .甘草育苗栽培技术 J. 农村科技与信息, 2003( 7):39.3 徐国福,丁志毅,田平 .人工栽培红皮甘草育苗技术J. 新疆农业科技, 2002( S1):83.4 唐绂宸 .甘草育苗移栽技术 J. 特种经济动植物,2000, 3( 5): 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