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注浆CFG桩加固处理地基技术研究.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406109 上传时间:2022-02-0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8.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注浆CFG桩加固处理地基技术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析注浆CFG桩加固处理地基技术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注浆CFG桩加固处理地基技术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注浆CFG桩加固处理地基技术研究.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析注浆CFG桩加固处理地基技术研究浅析注浆CFG桩加固处理地基技术研究【摘要】广州市增城集丰村商住楼不满足地基承载力后取压密注浆技术进行地基处理,成功进行加固。本文就此实例探讨压密注浆加固处理地基技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压密注浆素砼桩 单根竖向承载力刚性复合地基承载力褥垫层一、工程概况拟建的某花园小区整个场地占地面积1848m2 ,拟建12层商住楼2栋,每栋占地面积约500m2 ,钢筋砼框架结构。本工程采用天然基础,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必须达到300KN/m ,基础持力层地基土为-1 硬塑粉质粘土或-1 层可塑粉质粘土,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介于200kPa160kPa之间,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实

2、际在350kPa才能满足要求,因此需要做地基加固处理。该工程地质情况:1、人工填土( Qml,层序号),普遍分布于场地浅部,层厚 1.201.60米。该层土主要由粘性土组成,不均匀含少量碎 石,填料较为均匀,堆填时间较长。2、粉质粘土(Qal+pl ,层序号-1 ),呈层状分布于场地浅部,层厚 2.609.20米。硬塑,粘性强,稍具砂感,标贯击数为1018击3、粉质粘土( Qal+pl ,层序号-2),呈层状分布于整个场地,层厚 3.207.50米。可 塑,土质料均匀,稍光滑,标贯击数为89击。4、粉质粘土( Qel,层序号),层厚6.2015.10米。主要由灰岩风化残积而成,岩性为粘土,局部

3、底部含灰岩碎块,土 质较软呈可塑状,标贯击数为57击。5、微风化灰岩(C,层序号),位于第四纪覆盖层以下,岩石表面稍有溶蚀,裂隙节理少,岩芯致密坚硬。二、分析计算设计情况:根据基础平面布置图及勘察报告,本工程的基础持力层主要在硬塑粉质粘土 -1 层及可塑粉质粘土-2 层,这两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200kPa 和 160kPa,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要使得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可使用桩基础或复合地基,考虑到本基坑已经基本开挖完毕且桩基础较贵,因此本工程考虑采用复合地基。本工程基础持力层为可塑至硬塑的粉质粘土,土的力学性质不属于较差的土质,因此可采用刚性桩复合地基。刚性桩复合地基是指由素混凝土桩等

4、桩身轴向变形很小的增强体与桩间土及褥垫层共同构成的复合地基,以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地基变形的目的。综合以上考虑,本工程将采用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根据计算结果,除CT1 及 CT4 沉降较大外,其余承台的沉降均能满足设计要求。CT1及CT4所在的位置属于电梯井的位置,建议结构设计单位依据设计要求判断CT1及CT4的沉降是否能满足结构设计要求,若不能满足要求,则建议CT1及CT4两处放弃复合地基的方案而采用桩基础方案。地基处理平面布置图及桩表如下:本工程将采用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计算公式1 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下式计算2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宜采用单桩静荷

5、试验确定,试验方法及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值Ru的确定可按现行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 )附录 F 进行。当根据沉降量控制值确定缓变型桩的极限承载力时,可取沉降量s=80100mm所对应的荷载值作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试验桩数不宜少于3 根,取Ra=Ru/2。当根据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与承载力参数等经验关系估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时,可按下式计算:3 桩身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应满足下式要求:4 桩间土变形计算5 桩的变形计算桩的变形量6 复合地基变形量的选用当桩间土的变形计算值ss 与桩的变形计算值 sp 相差不超过30%时,可取maxss, sp 作为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变

6、形计算值;当ss与 sp 相差大于30%时,可参考现场载荷试验结果调整计算参数。三、施工工艺1 本工程素砼桩可采用长螺旋钻孔成桩或其他可靠方法成桩;2 施工前应按设计要求由试验室进行配合比试验,施工按配合比配制混合料;3 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成桩施工的坍落度宜为160180mm4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成桩施工在钻至设计深度后,应准确掌握拔钻杆的时间,混合料泵送量应与拔管速度相配合,遇到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层,不得停泵待料;5 施工桩顶标高宜高出设计桩顶标高不少于0.5m;6 成桩过程中,抽样做混合料试块,每台机械一天应做一组(3块)试块(边长为150mnm勺立方体),标准养护,测定其立

7、方体抗压强度;7冬季施工时混合料入孔温度不得低于5,对桩头和桩间土应采取保温措施;8 清土和载桩时,不得造成桩顶标高以下桩身断裂和扰动桩间土;四、质量检验1 施工质量检验应检查施工记录、混合料坍落度、桩数、桩位偏差、褥垫层厚度、夯填度和桩体试块抗压强度等;2 竣工验收前应按下列规定对基桩的完整性和承载力及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检测:( 1)完整性检测可采用高应变法或低应变法,检测数量应符合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21 )的规定;( 2)基桩承载力检测可采用单桩静荷载试验或高应变法,检测数量应符合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21 )的规定;( 3)复合地基承载力

8、特征值检测应采用静荷载试验,检测数量为基桩总数的0.5%1%且不少于3点。 3桩顶垫层厚度偏差不应大于土 20mm压实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4 应对建筑物作沉降观测直至地基的沉降趋于稳定。五、加固后效果 检测抽取三点做试验,每一个检测点检测值分别是520.6kPa、 530.2kPa、525.3kPa,以上检测均符合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要求,以确保工程质量的安全,不均匀沉降根据施工现场观测均能符合实际要求。故可以认为通过压密注浆方案对该工程成功地实现地基加固处理。六、总结软弱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换土垫层法、粉喷桩加固、旋喷桩加固、强夯法、挤密桩法、振冲法等等。而对已建商住楼地基的加固,压密注浆方法的优越性是其它加固方法无法相比的。参考资料:【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 15-38-2021 );【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21 );【 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J 220-2002 );【 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