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法的性质.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407349 上传时间:2022-02-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6.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民法的性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民法的性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民法的性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民法的性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民法的性质.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民法乃一国法律体系中之基本法,与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共同构成一国之部门法体系,为最重要的法律部门之一。民法的性质表现在四个方面 :民法是市民社会的法;民法是私法; 民法是实体法;民法体现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一般条件。其中,市民社会的法是民法性 质的集中体现。(一)民法是市民社会的法民法者,实乃市民法之简称也,而市民法者,当为市民社会之法也。何谓市民社会?社会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存在方式,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依两种方式发生,一种是直接面对其他社会成员而发生,包括家庭成员, 另一种是通过国家这一中介而发生。由此形成两种社会关系 ,前一种社会关系因直接发生 于社会成员之间,故其有关内容取决于

2、社会成员个人的意志,而后一种社会关系通过了国家 的中介,国家必将其意志体现在其中。体现社会成员个人意志的社会关系当以个人或私人 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而体现国家意志的社会关系当以国家或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由此,人所参与的全部社会关系不外乎此两种类型,而社会也就因此可以不仅从理论上而且 从实证上划分为两种,一种为纯粹由个人作为主体参与的社会,即所谓市民社会,而另一种 为有国家参与的社会,即所谓政治社会或政治国家。任何人都总是扮演两种角色、具有双 重身份,他一方面作为市民社会的人参与市民社会的关系,另一方面又作为政治社会的人参 与政治国家的关系。规范市民社会关系的法律就发展成为市民法,它以保护市

3、民社会中人的权利即私权为己任;而规范政治社会关系的法律就是公法,它以保障国家权力的行使为目 的。所以说,民法(市民法)是关于市民社会的法。尽管人总是既要参与市民社会的关系,又要参与政治国家的关系,然而市民社会是其生存之 本,市民社会中的经济与人身关系是每一个人都生而必须进入的,所以,市民社会的生活对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市民社会中权利的享有与保障对于一个民主国家来说同样是至关重 要的。需要指出的是,政治国家中的权力从根本上说不是为国家而存在的 ,而是为市民即为 民众而存在的,国家行使公共权力不过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和保障市民社会的权利,市民权利与政治权力的关系是本与末的关系,万不可颠倒。同时,在法治

4、体系尚非尽善尽美的情况下, 政治权力的膨胀与扩张必然会导致对私权的挤压与限缩,使政治权力成为凌驾于市民权利 之上的强暴工具,所以,必须在对政治权力与市民权利进行正确定位的基础上 ,充分发展和 完善市民社会,这是实现经济民主进而实现政治民主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二)民法是私法“民法是私法”这一判断在今天已是学界之共识 ,然而这一共识的取得在我国却经历了艰 难的过程,十余年前这还是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即使当时颇具影响的学者与民法教科书都认 为“民法即私法的观点已难以成立”)。当然,在认识上有一个发展过程,这是完全正常的。公法与私法的划分尽管向无统一的标准,有利益说、效力说、主体说、统治关系说、意思

5、说等,但自罗马法以来人们都承认将法作这样的划分,查士丁尼在法学总论中即指出:“法律学习分为两部分,即公法和私法。公法设计罗马帝国的政体,私法则设计个人利益。”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公法就是关于政治权力的结构、行使、效力等的法 ,而私法就是关于 市民权利的取得、行使、效力、保护等的法。一般认为,私法即指民法或民商法,公法则包括宪法、刑法、行政法、各种诉讼法等。究其实 ,私法乃关于私权利与私人利益之法,正如 日本学者美浓部达吉指出的:“私法是关于个人相互间的关系的法,所以观察个人相互间享 有某种特定权利和负有之司法是否适合法律的秩序 ,就是私法规定的立法着眼点。私法所 保护之法律的秩序,主要是该关系

6、当事人之个人利益。但是,上述现象只表明公、私法的相互渗透与交叉,而决不意味着相互取代,法律社会化也好,私法公法化也罢,都只说明公、 私法之间的界限不再象以前那样清晰了 ,但公法与私法的划分仍然是可行的、基本的法律 分类,公法就是公法,私法就是私法,不能过分强调二者之间的渗透与交叉而否定二者的本 质区别。关于这一点,美浓部达吉有精彩之论述:“公法和私法在其相接触的区域极为近似 欲截然区分为二,殊非易事,但是,这和在自然科学的领域中,动物和植物于其相近的领域境 界内,彼此的区别也不常明了一样,不能成为否定两者的区别的理由。”民法的私法属性是民法性质的主要体 现,并由此决定了民法私法自治、权利本位的

7、理念与功能。(三)民法是实体法实体法与程序法也是法律的基本分类方法之一。其划分标准在于法律的内容是规定法律主 体在社会关系中的本体性权利义务还是规定法律主体在以司法机关为主导的诉讼关系中的 程序性权利义务,如属前者则为实体法,如属后者则为程序法。是故,实体法乃决定了法律 主体在发生常态交往时的具体权利义务,程序法则决定了法律主体在发生异态交往时即纠 纷状态时的诉讼权利义务。民法之内容在于规定私法主体在市民社会交往中具体的财产与 人身方面的权利义务,所以民法属于实体法。民法这一实体法对应的程序法是民事诉讼法 (包括仲裁法)。学者多将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关 系看作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或主法与助法的关系,

8、自不无道理,然须注意,程序法自有其价值 与生命,而程序公平与程序正义本身即为法律公平与正义之应有之义 ,切不可以主助关系而 牺牲程序价值以求实体价值。(四)民法体现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一般条件按照经典经济学家的分析,可以综合出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一般条件,即:社会分工;身份 独立;交换自由。而民法既是直接在这种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础上产生的,又反过来最直接地促进了这种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所以说民法体现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一般条 件。社会分工是商品生产的首要条件,正如经典经济学家所指出:“分工和私有制是两个同义语 讲的是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民法的所有

9、权制 度就是私有制的法律反映,所有权是市民社会主体独立人格的物质前提和保障。而由所有 权演变而成的他物权制度又进一步丰富了所有权的实现途径,促进了社会分工。交换是私有制存在的土壤,没有交换就没有商品经济,而交换的前提是进行交换的人均具有 平等的身份和独立的人格,能自由自主地让渡自己的产品和其他财产,处分自己的权利。民 法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制度就是确立市民社会主体的这种适应商品经济需要的 平等人格。自然人制度如此,近代民法创立的合伙制度如此,现代民法创立的法人制度也如 此。交换不仅须有身份平等的主体,而且须有贯彻这种平等身份的形式或媒体,使人们能将自己 的自由意志充分体现在交换的形式与内容中,从而使产品和社会财产的流转能最大限度地 符合人们的利益追求,使人们的经济活动最大可能地接近价值规律的要求。这便是民法的 契约自由制度。由此观之,民法的确是体现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一般条件 ,是商品经济 和市场经济的基本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