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心理学9试卷(最新).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421211 上传时间:2022-02-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心理学9试卷(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全国-心理学9试卷(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全国-心理学9试卷(最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全国-心理学9试卷(最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全国-心理学9试卷(最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心理学9试卷(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心理学9试卷(最新).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心理学总分: 100一、单选题(共20 题,共 40 分)1、公正、同情、平等,这种道德水平属于() (2 分 )A: 后习俗水平B: 习俗水平C: 前习俗水平D: 超习俗水平2、不属于颜色感觉的属性是() (2 分 )A: 亮度B: 互补性C: 色调D: 饱和度3、某学生虽然学习成绩平平,在班级排名靠后,但他酷爱体育,在学校及地区运动会上屡拿金牌,颇有成就感。这种自我防御方式是() (2 分 )A: 反向B: 补偿C: 升华D: 转移4、下列可以用于团体施测的智力测验是() (2 分 )A: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B: 韦克斯勒智力测验C: 比内 - 西蒙测验D: 斯坦福 - 比内测验5、以下关于

2、催眠的正确描述是() (2 分 )A: 催眠最早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B: 催眠是一种恍惚的意识状态C: 脑电流研究显示,催眠状态与睡眠状态相同D: 催眠师可随意对任何个体实施深度催眠6、人在正常清醒状态下的脑电波为() (2 分 )A: a波B: 8波C: 0波D: 3波7、能够通过观察发现当前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的相似关系,利用经验而采取较少的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 (2 分 )A: 常规式方法B: 启发式方法C: 算法式方法D: 发散式方法8、品酒师能够分辨出多种不同白酒味道的细微差别,这种能力称作() (2 分 )A: 绝对感受性B: 绝对感觉阈限C: 差别感受性D: 差别感觉阈限9、

3、某学生考试时答题速度比较慢,往往试题没有做完就到交卷时间了,但做完的试题正确率却比较高。其认知方式属于() (2 分 )A: 沉思型B: 冲动型C: 系列型D: 同时型10、”如果给我一打婴儿,我保证能够任意把他们塑造成任何一类的人:或者培养成医生、律师、商人及领导者,或者训练成乞丐和盗贼。”这种观点是() 。 (2 分 )A: 遗传决定论B: 主观能动论C: 交互决定论D: 环境决定论11、当某人人格结构的各个方面彼此协调一致时,就会呈现健康人格特征;否则,就会产生心理冲突或适应困难,甚至出现“分裂人格”。这说明人格具有( ) (2 分 )A: 独特性B: 稳定性C: 统合性D: 复杂性12

4、、出国留学或工作人员因面临全新的生活环境、陌生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而产生的压力,这种压力源主要是() (2 分 )A: 躯体性压力源B: 心理性压力源C: 社会性压力源D: 文化性压力源13、主张心理学要研究意识的功能的心理学流派是() (2 分 )A: 构造主义B: 机能主义C: 行为主义D: 人本主义14、小红下午放学回到家,一进门闻到厨房里飘出香喷喷的饭菜香味,她就推断妈妈在厨房,这体现了思维的() (2 分 )A: 直接性B: 本质性C: 概括性D: 间接性15、对遗忘的原因一般有两种解释,一是消退,二是() (2 分 )A: 抵制B: 冲突C: 排斥D: 干扰16、调查法分为以

5、下两种方式() (2 分 )A: 问卷法和测验法B: 测验法和谈话法C: 问卷法和谈话法D: 问卷法和观察法17、个体独自骑单车比与他人一起骑单车的速度要慢,这是因为() (2 分 )A: 社会惰化B: 去个体化C: 社会助长D: 群体极化18、短时记忆中信息的主要储存形式是()(2 分 )A: 视觉代码B: 语义代码C: 语音代码D: 表象代码19、当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就会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这种动机属于() (2 分 )A: 内在动机 B: 外在动机 C: 主导动机 D: 从属动机) (2 分 )20、同座或邻座的同学多半能够相互吸引,成为好朋友的原因是(A: 接近性 B: 个人品

6、质C: 相似性D: 互补性二、文字题(共12 题,共 60 分)21、名词解释:意识(2 分 )22、名词解释:特殊能力(2 分 )23、名词解释:压力源(2 分 )24、名词解释:学习(2 分 )25、简述有关睡眠作用的两种不同解释(6 分 )26、简述影响服从的因素及原因(6 分 )27、结合生活中社会交往的实例,分析影响社会认知过程中信息搜集和选择的一些主要因素(6 分 )28、简述记忆的基本过程(6 分 )29、简述人的毕生发展的主要观点(6 分 )30、简述心理学家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的变量(6 分 )31、简述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6 分 )32、什么是成就动机?结合实际论述成就

7、动机的结构和特征(10 分 )1504-全国-心理学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 题,共 40 分)1、 【考点】学龄期的社会性发展答案: A解析:后习俗水平:自我接受的道德原则(主要履行自己选择的道德准则)是科尔伯格关于儿童道德判断的第三层次水平,包括阶段6:个体内在良心的道德。这一阶段个体为了避免自责而不是他人的批评,既遵从社会标准也遵从内化的理想。决策的依据是抽象的原则如公平、同情、平等。这种道德是以尊重他人为基础的。2、 【考点】色觉答案: B解析:颜色感觉具有三种属性:色调、饱和度和亮度。3、 【考点】在心理防御上,寻求自保答案: B解析:补偿是通过新的满足来弥补原有欲望达不到满足

8、的防御。如学习成绩平平,但体育成绩突出的学生,因有其他特长,而使自己能够接受学习成绩欠佳的状况。本题中该学生的自我防御方式就是补偿。4、 【考点】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答案: A解析:团体智力测验最早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目前,应用最广的团体智力测验是英国心理学家瑞文编制的一套推理测验。5、 【主考点】什么是催眠【副考点】受暗示性与催眠诱导答案: B解析:催眠是由苏格兰医生布雷德提出的,它是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催眠状态是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与睡眠状态不同。选项B 是关于催眠的正确描述。6、 【考点】睡眠答案: D解析:人在正常情况下的脑电波为3波: 1320cps,频率很快,但

9、振幅不大。7、 【考点】问题解决的策略和方法答案: B解析:能够通过观察发现当前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的相似关系,利用经验而采取较少的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启发式方法。8、 【主考点】差别感觉阈限【副考点】绝对感觉阈限答案: C解析:人们生活中需要确定一个刺激的情况并不多,更经常遇到的情况是要去确定两个刺激相同还是不同。例如,音乐家需要确定发自两个声源的声音在音高上是否相同;喷漆工在粉刷墙壁时需要仔细观察两次调出的颜色是否有差异;调味师要能够分辨出多种不同菜肴味道的细微差别;品酒师能够分辨出多种不同白酒味道的细微差别。这种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9、 【考点】冲动型沉思型答案:

10、 A解析:冲动型与沉思型是两种特点迥然不同的认知风格。冲动型认知方式的特点是反应快,但精确性差。沉思型认知方式的特点是反应慢,但精确性高。这种学生总是把问题考虑周全以后,再做反应,他们看重的是解决问题的质量,而不是速度。本题中该考生的认知方式属于沉思型。10、 【考点】行为主义心理学答案: D解析:华生否认心理、意识,强调行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的。华生有一句颇为偏激的名言,他说: “你给我一打儿童, 在一个良好的、由我做主的环境中,不管他们的天资、能力、父母的职业和种族如何,我可以任意地把他们培养成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是乞丐或小偷。 “这种观点反映了环境决定

11、论。11、 【考点】统合性答案: C解析:当某人人格结构的各个方面彼此协调一致时,就会呈现健康人格特征;否则,就会产生心理冲突或适应困难,甚至出现“分裂人格”。这说明人格具有统合性。12、 【考点】压力产生的原因答案: D解析:文化性压力源:最常见的是文化性迁移,即从一种语言环境或文化背景进入到另一种语言环境或文化背景中,使人面临全新的生活环境、陌生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从而产生压力。13、 【考点】机能主义心理学答案: B解析: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意识的结构;机能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行为主义心理学主张只能研究可观察的行为。14、 【考点】思维的特征答案: D解析:思

12、维和感知觉不同,它是建立在过去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的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具有间接性。例如,看到阴天云层移动,推断最近要下雨。本题中小红放学回到家闻到厨房飘出的饭菜香味,她就推断妈妈在厨房,这也体现了思维的间接性。15、 【考点】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答案: D解析:对遗忘的原因一般有两种解释:消退和干扰。消退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干扰理论认为,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主要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他刺激的干扰。16、 【考点】调查法答案: C解析:调查法是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它分为

13、问卷法和谈话法两种方式。17、 【考点】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答案: C解析:社会助长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题干所述即体现了这种现象。18、 【考点】编码的形式答案: C解析: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主要以语音代码的形式储存,也有视觉代码和语义代码。19、 【考点】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答案: A解析:内在动机是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如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意义,了解到学习对自己毕生发展的重要性,就会对学习产生很大的兴趣。20、 【考点】邻近性(proximity )与熟悉性(familiarity )答案: A解析:空间上距离较近的个体,相互间接触的机会较多,能够

14、增进彼此的了解。同座或邻座的同学多半能够相互吸引,成为好朋友的原因是邻近性。二、文字题(共12 题,共 60 分)21、 【考点】什么是意识答案: 意识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 思维、 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22、 【考点】智力与能力答案:特殊能力又称专门能力,指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需的能力。它只在特殊活动领域内发生作用,是完成有关活动必不可少的能力。23、 【考点】压力的界定答案:压力源或应激源,是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压力是一种身心反应。压力是一个过程。24、 【考点】学习的定义答案:学习:通过主

15、客观的相互作用,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者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有所表现。25、 【考点】失眠答案:关于睡眠的作用,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认为人经过白天的活动,消耗了精力和体力,需要通过晚间的睡眠来恢复;另一种则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睡眠起着一种保护作用,保护个体也保护种族的发展。这两种解释都有一定的道理,也就是说,黑夜睡觉一方面为了 恢复机能,另一方面也为了保护自己。26、 【考点】从众与服从答案:(1)影响服从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命令发出者的权威性,他对执行命令 者是否关心、爱护,他是否监督命令执行的全过

16、程,等等,都会影响到服从;命令执行者的道德水 平、人格特征以及文化背景等也都会影响到他对命令的服从;情境因素,例如是否有人支持自己的 拒绝行为,周围人的榜样行为怎样,奖励结构的设置情况,自己拒绝或执行命令的行为反馈情况怎样,等等,也会影响到个体的服从行为。( 2)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个体之所以会有服从行为,主要的原因是两个:合法权力。责任转移。27、 【考点】信息的搜集和选择答案: ( 1)社会信息的搜集和选择,也像非社会信息的选择一样,会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比如刺激的物理强度、刺激与刺激背景之间的差异、刺激的重复出现和运动特征,认知者的需要、兴趣、动机、认知风格,以及刺激的情境等。( 2)人们

17、要做出社会判断必须要获取足够的信息。在社会情境中获取信息的常见途径非常多,诸如他人的言谈举止、表情、声调,个体扮演的社会角色、所处群体中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群体的气氛等都是信息的来源。( 3)人们的先前经验会影响他对信息的搜集和选择。先前经验容易使人得出错误的判断,因为先前经验本身可能是错误的,而且,知觉者可能意识不到自己的先前经验在信息搜集时就产生了误差。( 4)认知者在搜集到许多信息后,就要对其进行选择了。这一过程往往也受到先前经验的影响。个体根据先前经验决定哪些信息是与当前有关的。而先前经验很可能是错误的或者有误差。个体没注意到信息中的偏差。他所搜集的信息往往是从少数人身上得到的,一个人

18、在短时间内的行为表现,并不能代表一个群体或一类人的总体特征。个体往往抓住那些最显著的个案信息,忽略基于多数人的统计信息。28、 【主考点】编码【副考点1】保持【副考点2】提取答案:一个完整的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 1 )信息进入记忆系统编码。 ( 2)信息在记忆中储存保持。 ( 3)信息从记忆中提取出来提取。29、 【考点】心理发展的实质答案: ( 1)人生的发展,除了身体在生物意义上的发育、成熟以外,是一个伴随人的一生的过程,其行为的变化过程贯穿于从胎儿期到死亡的全部一生,行为变化过程反映了个人的不同行为表现增强和减退的情况。( 2) 发展具有多维性和多向性,发展的方向也因为发展内容的种类

19、不同而有所不同。( 3)发展由获得和丧失组成,是一个有序变化的过程,并非仅仅意味着增长。( 4)心理发展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和可塑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形式。( 5) 心理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个体的发展是年龄阶段、历史阶段和非规范事件等多种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30、 【考点】实验法答案: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到三类变量:( 1 )自变量,即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或实验条件。 ( 2)因变量,即反应变量,它是实验者所要测定和研究的行为和心理活动,是实验者要研究的真正对象。( 3)控制变量,即实验中除自变量外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31、 【考点】多元智能理论答案: 加德纳从实践中发现并

20、思考,提出七种智能,后来又增加一种,目前为八种。( 1) 语言智能说话的能力。与音韵、语法、语意以及其使用等机制有关。( 2)音乐智能创造、沟通与了解声音的能力。与音调、音频及音质等机制有关。( 3)逻辑数学的智能对行动或对象间有无关系的理解与运用的能力,即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 4)空间智能知觉、改变空间信息,同时不需参照原刺激就能再造视觉影像的能力。包括建构三维空间影像,且移动或转动这些影像的潜力。( 5)身体动觉智能运用全部或部分身体以解决问题或生产物品的能力,包括控制精细或粗略行动,以操纵外物的能力。( 6)人际智能了解他人。人际交往中观察他人的情绪、性格、动机和意向的能力。( 7)自

21、我认知智力了解自己,辨明自己的感受、意向与动机的能力。( 8)自然智能也译博物学家智能,指能够辨认和区分不同物种的能力。32、 【主考点】成就动机的结构【副考点】成就动机的特征答案: ( 1 )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会努力去克服困难,尽力达成目标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2)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回避失败的倾向。一般认为,成就动机较高的人喜欢选择富于挑战性的任务,其追求成功的倾向大于回避失败的倾向,成就动机水平较低的人则因害怕失败而回避困难的任务。( 3)一般来讲,成就动机水平较高者具有以下特征:具有挑战性与创造性。具有坚定信念。正确的归因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