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方为什么冬至吃饺子说法.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422566 上传时间:2022-02-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北方为什么冬至吃饺子说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北方为什么冬至吃饺子说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北方为什么冬至吃饺子说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北方为什么冬至吃饺子说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北方为什么冬至吃饺子说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北方为什么冬至吃饺子说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北方为什么冬至吃饺子说法.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关于北方为什么冬至吃饺子说法不少人都知道北方冬至有吃饺子的习俗,那么南方冬至吃什么呢?南方冬至的饮 食习俗多样,有汤圆、烧腊、甜丸、九层糕等等。那么,你知道北方人,为什么吃 饺子吗?北方饺子南方汤圆冬至为啥这么吃?张仲景是南阳稹东人,他着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 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 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 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 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

2、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 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 肉汤。人们吃了 “娇耳”,喝了 “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 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 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吃饺子的好处从烹饪科学的角度看,蒸煮饺子以水(汽)为介质的烹饪方式,温度只在100左 右,即可致熟食物乂可消毒杀菌,避免了烧烤炸条件下生成苯并花等强致癌物,保 证了食品安全。而且,食物的营养成分在蒸煮过程中也不至于因过氧

3、化或水解而损 失。从膳食结构角度看,饺子的馅料都包在面皮中,可以做到谷类与菜果、肉类的 适宜组合,使主副食搭配合理,营养丰富并酸碱平衡,膳食宝塔形结构。从营养角度看,饺子以水(汽)为传热介质经蒸煮而熟,可以使食品中淀粉类多 糖充分裂解,利于人体吸收。合于中国人的肠胃于饮食习惯。符合“食饮有节”、 “谨和五味”、“和于术数”的养生之道。南方冬至为什么吃汤圆吃汤圆在明、清时期已经约定俗成。在冬至这天,要“作粉圆”或“粉糯米为 丸”。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记载,称“冬至,粉糯米为丸,名汤圆。做 好汤圆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围吃汤圆,叫做“添岁”。所以,冬至吃汤圆,古 而有之。吃汤圆古人有诗云:“家家

4、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汤圆,是 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便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 汤团,冬至吃汤团乂叫“冬至团”;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冬至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冬至那天,天还未亮,妇女们就起来生火煮汤圆, 先敬天祭祖,再全家围坐吃汤圆。所以冬至吃汤圆,除了表示太阳(阳光)逐渐回来, 也代表团圆的意思,现代人更喜欢把它当成圆满的象征。吃汤圆的好处糯米味甘、性温,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 作用,最适合在冬天食用。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 维生素B2、烟酸及淀粉等,营养丰富,为温补强壮食品,具

5、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 止虚汗之功效,对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另外,它还能够缓解气虚 所导致的盗汗、妊娠后腰腹坠胀、劳动损伤后气短乏力等症状。中医历来将汤圆视 为补虚、调血、健脾、开胃之物。而内馅主要以果料和干果为主,包括芝麻、核桃、花生、山楂等,营养丰富。现代医药学研究结果表明,汤圆中的黑芝麻有显着的医疗保健作用。黑芝麻中 的维生素E非常丰富,可延缓衰老,有润五脏,强筋骨、益气力等作用,强壮身体, 益寿延年,滋补肝肾,润养脾肺,对掉发白发有食疗作用。山楂味酸甘,性微温, 有开胃消食、化滞消积、活血散瘀、化痰行气的作用。核桃性温、味甘,有健胃、 补血、润肺、养神等功效。神农本草经将

6、核桃列为久服轻身益气、延年益寿的上 品。冬至北方就吃饺子看南方人多么有口福1、汤圆大约从宋朝开始,中国人在元宵节吃汤圆。明清以后,江南人也有在冬至以汤 圆祭祖、祭灶的。顾禄在清嘉录(1830)卷十一里记载:“比户磨粉为团,以糖 肉虹豆沙,芦腋丝为馅,为祀先祭灶之品,并以馈贻,名曰冬至团。其中汤圆还分大小,有馅而大的称为粉团,是晚上祭祖的供品,无馅较小的食 粉圆,是早上拜神的供品。2、烧腊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其中,烧腊就是广东 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全家人在祭祖之余,准备一些腊肉腊肠吃一顿, 以祈求来年能鸿运当头。腊味已经再也不仅仅只有腊肠,腊鱼、腊肉、腊

7、鸭、腊鸡等也被搬上了餐桌, 那一煲煲油汪汪、香喷喷的腊味煲仔饭更是轻易地俘虏人们那颗不断追求美味食物 的心。3、甜丸相传汉代冬至已有“进酒肴,谒贺君师耆老”的习俗。宋、元以来,潮俗盛行 吃甜丸。甜丸既是用糯米磨粉和水搓丸煮成的甜汤,是冬至日最具代表性的食品。 冬至前,农家主妇纷纷舂糯米粉(今多为机械辗制),有的互通有无,馈赠亲友。冬至这天一早,家中大人小孩往往围坐在竹葫或大盘子四周,各自提取事前用 糯米粉和水搅搓成的粉团,以两只手搓成弹珠一样的丸子,叫“冬至丸”。“冬至 丸”象征着岁暮之际全家人圆圆满满。有的“冬至丸”还加以橙糕、瓜册糖、豆砂 等作馅料,俗称“鸭母氽”,“冬至丸”可任意搓得大小

8、不一参差不齐,取“公孙 丸”好兆头。潮汕有“冬至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表示年虽还 没有过,但大家已加了一岁。4、九层糕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 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J O冬节“补冬”在台湾也成俗。冬节前日,晚饭过后,各家在厅堂搓圆。古例搓 圆时禁忌口出不祥语。搓圆仔后要补冬,米糕是补品之一,甜米糕要加龙眼干肉, 咸米糕有羊肉糕及红米糕。补品还有雄番鸭、公鸡、猪肚鳖炖八珍或十全大补。5、梭耙按照江浙一带的传统,冬至会舂林耙,参与的人非常多,很隆重。在云南,冬 至也有吃粮耙的习俗。而每

9、逢祭祖或重大节日,或红白喜事,都要做粮耙,因此, 在老家把粮耙叫“大粮”,如今常见的汤圆就有些不屑的被称做“小粮”。制作前将糯米洗净,放入饭甑蒸熟后,趁热迅速倒进石臼,两人或三人手握大 木锤,不断使劲地捶捣,另一人配合用手不停翻转,使之捣捶受力均匀。捶至粘糊、 绵韧状,趁热快速用手捏出小块状,放入早已准备好的豆砂糖粉中随心翻弄儿下, 便可食用,其味清香扑鼻,味道极佳。6、豆腐广西地区冬至吃豆腐包,把豆腐炸成一个空心的,把肉放进去,蒸熟。在常.州, 一直流传着冬至前夜吃胡葱炖豆腐的习俗。并有“吃了热一冬、不吃冻一冬”的谚 语。每逢冬至,南京家家户户吃小葱烧豆腐。有一种“逗富”、“长旺”的寓意。

10、与南京类似,泰州、扬州、南通等地的冬至日习俗大抵如此。7、红豆糯米饭在我国的江南水乡,在冬至之夜有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 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不 过,这个疫鬼最怕红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红豆糯米饭来驱避疫鬼, 防灾祛病。赤豆和糯米为1: 2. 5的比例,将赤小豆放入沸水锅内(赤小豆与水的比约为1: 5)o煮至八成熟时捞出。另将糯米淘净后,用煮过赤小豆的汤浸泡一夜。次日把糯 米和赤小豆搅拌均匀后,上笼屉蒸大约40分钟,即可食用。8、姜母鸭最有特色的冬至食品,当属闽台一带的姜母鸭,当地人会在这一天用正番鸭佐 以姜汁,炖一

11、锅滋补鸭汤,一来驱寒强身,二来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以讨吉祥。厦门人喜欢在冬至吃姜母鸭进补。姜母鸭是用整块老生姜(不用切),去炖正番 鸭,据说姜对身体很好,可以暖胃补肾。做法还有很多,比如还可以用四物(当归、 黄茂、熟地、白芍)去炖,或者枸杞、人参炖,枣是一定不可缺少的,黑枣、红枣都 可以,中医认为,枣能补气、补肾。9、年糕年糕年糕,年高年高。吃年糕,就是讨一个“一年更比一年高”的彩头。从清 末民初起,杭州人到了冬至这一天,都要吃年糕。听过最极致的吃法,是一天三顿, 一顿不落,年糕变着法儿地吃出花样: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蒸年糕,中午是油 冬儿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藤、肉丝、笋丝汤年糕。过去打年糕是全村人的一件大事。每到农历十二月中旬,大家就集聚到一起, 各自带来米粉,依照先来后到,按次序统一打制。每次打年糕,事先都要开个会, 明确和粉、烧灶、上笼、打制等工序的人员分工,白天黑夜连续地打,直到各户人 家年糕打好为止,场面十分壮观。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