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儿童的心理与教育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429594 上传时间:2022-02-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障儿童的心理与教育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智障儿童的心理与教育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智障儿童的心理与教育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智障儿童的心理与教育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智障儿童的心理与教育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智障儿童的心理与教育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障儿童的心理与教育教学大纲》.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智障儿童的心理与教育教学大纲Education of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课程编码:16A21160学分: 3.0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计划学时:52其中讲课:44 实验或实践:8上机: 0适用专业:特殊教育专业推荐教材:刘春玲,马红英编,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年。参考书目:1、钮文英著,启智教育课程与教学设计,心理出版社(台湾), 2003 年。2 、王辉著,特殊儿童感知觉训练,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年。3 、陈丽如著,身心障碍学生教材教法,心理出版社(台湾), 2007 年。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本课程的教

2、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习得培智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在特殊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对培智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做出分析,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培智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融入到以后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培智教育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智力障碍的基础知识及教育和训练智力障碍儿童的方法和技能。具体包括智力障碍的概念、病因、鉴别方法、生理及心理特点、早期干预及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内容。在操作技能方面,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儿童智力和适应行为测量评估工具的使用,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掌握智力障碍儿童早期干预及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技能。课程的基本要求1 . 掌握培智教育的基本理论、

3、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培智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做出分析;2 .学会进行智力障碍儿童鉴定与评估;3 .能够分析智力障碍儿童特殊的学习、生活和行为表现;4 .掌握智力障碍儿童的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技巧,并学会运用相关器材进行实践操作。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第一章智力障碍的概述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讲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智力障碍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了解智力障碍的分类方法和类别,了解智力障碍教育的发展历史。 教学重点与难点 智力障碍概念的演变及定义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第一节 智力障碍儿童的概述一、智力障碍概念的演变二、智力障碍的定义三、智

4、力障碍出现率第二节智力障碍分类一、按智力受损程度的分类二、按支持程度的分类第三节智力障碍教育发展历史一、国外智力障碍教育发展历史 二、国内智力障碍教育发展的历史第二章智力障碍成因探讨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旨在让学生了解智力障碍是如何造成的,掌握几种造成智力障碍的遗传病因、代谢性疾病及致病细菌和病毒,并掌握智力障碍的最佳预防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导致智力障碍的遗传因素及先天性获得异常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为主,讨论为辅授课内容第一节出生前的原因一、遗传因素二、先天获得性异常三、其他因素第二节出生时的原因一、早产和低体重二、窒息三、新生儿产伤第三节 出生后的原因一、发作性疾

5、病 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三、脑损伤 四、中毒 五、营养不良六、社会心理因素第四节 智力障碍的预防一、一级预防 二、二级预防 三、三级预防第三章智力障碍儿童的发现与鉴别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讲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智力障碍筛查与测验的量表及其使用方法。熟悉智力障碍评估与鉴定的流程及注意事项。掌握评估智力障碍的技能,为制定智力障碍儿童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提供依据。 教学重点与难点智力障碍筛查与测验的量表及其使用方法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为主,讨论为辅。授课内容第一节智力障碍儿童筛查一、观察与筛查测验二、常用筛查工具第二节智力测验一、智力与智力理论二、智力测验三、常用的智力测验工具第三节适应行为评定一、

6、适应行为二、常用的适应行为评定量表第四节智力障碍的评估与鉴定过程一、国内智力障碍评估与鉴定的一般程序二、评估与鉴定流程第四章智力障碍儿童的生理发展及认知发展建议学时:8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讲通过教师讲授及请培智学校教师进课堂两种模式相结合的方法旨在让学生了解智力障碍儿童生理与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掌握智力障碍儿童感知觉训练、记忆训练、语言训练及思维训练的方法和技能,为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 智力障碍儿童的认知特点 授课方法课堂教授为主, 1+1进课堂为辅。授课内容第一节生理发育一、形态发育二、身体素质发育水平三、身体机能发育四、神经系统发育第二节健康状况与常见疾病一、身体质量指

7、数二、常见疾病第三节感知觉与注意一、感知觉一、注意第四节记忆的发展一、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二、记忆能力训练第五节 语言的发展一、语言理解二、语言表达第六节 思维的发展一、思维发展特点二、智力障碍儿童概念的掌握第五章智力障碍儿童的情绪行为与社会适应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讲通过教师讲授及请培智学校教师进课堂两种模式相结合的方法,旨在让学生了解智力障碍儿童的情绪与行为及社会适应能力的一般特点,并掌握智力障碍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干预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智力障碍儿童的情绪行为问题及干预方法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为主, 1+1进课堂为辅。授课内容第一节情绪与行为的发展一、智力障碍儿童的情绪与行为发

8、展的特点二、智力障碍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问题三、智力障碍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的矫正四、儿童焦虑症和恐惧症的教育干预第二节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一、智力障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特点二、智力障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第六章智力障碍儿童的早期干预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讲旨在让学生了解早期干预服务对象、早期干预的内容、作用、原则和形式,掌握早期干预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智力障碍儿童早期干预的方法。 授课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课题提问、讨论为辅。授课内容第一节早期干预概述一、早期干预的作用、原则及形式二、早期干预服务对象及服务人员三、早期干预的依据四、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第二节早期干预的实施一、早期干预的

9、目标与内容二、干预实施三、与家长的合作第七章智力障碍儿童的义务教育建议学时:6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讲内容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义务教育阶段智力障碍儿童的安置形式,掌握智力障碍儿童分层的教育目标,并根据智力障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合适的课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 义务教育阶段智力障碍儿童的课程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授课内容第一节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安置一、普通学校的随班就读二、资源教室 三、普通学校的特殊班四、特殊学校五、送教上门第二节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目标与任务一、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目标二、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任务第三节针对智力障碍儿童教育的课程一、针对智力障碍儿童教育的课程组织形式二、针

10、对智力障碍儿童的课程设置三、智力障碍儿童教育的课程结构 四、智力障碍儿童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五、校本课程的开发第八章智力障碍儿童的教学建议学时:12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讲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智力障碍教学的目标、原则、内容和评价,掌握智力障碍教学的常用方法。通过模拟课堂,使学生备课上课的过程中,了解教学的基本流程,体会培智教育教学工作的艰辛。 教学重点与难点智力障碍教学的常用方法 授课方法学生模拟课堂为主,教师点评为辅。授课内容第一节智力障碍儿童学科教育目标、内容与要求一、我国香港、台湾智力障碍儿童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二、大陆智力障碍儿童各学科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第二节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一、教学

11、设计二、课堂教学的的实施三、教学评价第三节智力障碍儿童的教学原则与常用方法一、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教学原则二、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常用教学方法第四节随班就读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教学一、随班就读智力障碍儿童的教学目标、课程二、随班就读智力障碍儿童的教学内容及其调整方式三、随班就读智力障碍儿童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堂管理及评价四、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订与实施9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实践教学大纲)Education of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课程编码:16A21160学分: 3.0课程类别:必修课计划学时:52其中讲课:44 实验或实践:8 上机: 0适

12、用专业:特殊教育专业一、 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课程性质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是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专业技能性很强的学科。该门课程有助于学生了解什么是智力障碍,了解智力障碍的病因、生理及心理特点,学会如何筛查、评估智力障碍儿童,并掌握教育和训练智力障碍儿童的方法和技能。二、实践教学目的与任务实践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提高学生对智力障碍儿童教育的认识,增强从事智力障碍儿童相关工作的兴趣。实践教学的任务是通过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了理论应用实践的场所与机会,使学生把课堂内学到的智力障碍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积累教学经验。三、实践教学内容与操作在教学

13、过程中结合课程内容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实践教学,通过系列教学活动力图使学生既懂得理论知识,又会操作;既培养专业精神,又锻炼技能,努力寻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理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1 开展“模拟课堂”,由学生设计教学案例,课下演练,课堂表演,在模拟演练的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设计及授课能力。本环节共4 课时。2开展“1+1 进课堂”活动,聘请培智学校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课堂做报告,传授教育教学经验,使学生们对智障学生及培智教育有更直观的情感体验,在与老教师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对特殊教育的情感。本环节共4 课时。四、实践教学原则与方法1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始终坚持理论指导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在教学中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是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所学案例中。真正达到学用结合,从而不断提升未来教师的专业性,为培养既懂理论又懂实践,本领过硬的合格教师创造条件。2坚持课内学习与课外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内容灵活运用课堂讲授、问题讨论、案例分析、观摩(调研和访谈活动)、学写论文(调研报告、小论文、教学设计等)、课下阅读、课后辅导和网上答疑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既能丰富课程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专业兴趣,培养了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撰稿人: 吕春苗审核人:张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