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常用中成药.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439340 上传时间:2022-02-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婴幼儿常用中成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婴幼儿常用中成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婴幼儿常用中成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婴幼儿常用中成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婴幼儿常用中成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婴幼儿常用中成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婴幼儿常用中成药.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婴幼儿常用中成药止咳药咳嗽是感冒、哮喘的伴随症状。当宝宝咳嗽时。睡不好觉,有时还容易因咳嗽而呕吐,严重时还会出现喘憋。1 儿童清肺口服液主要成分:苏叶、麻黄、贝母、青碟石剂型规格:每支10ml 服用方法:一次2支,6岁以下一次1支,一日3次。适用于:素有肺胃内热的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有白痰、流鼻涕、嗓子肿痛、口干声哑的宝宝。特别注意凡体弱感冒久咳,大便泄泻的宝宝应慎用。2 健儿清解液主要成分:金银花、连翘、杏仁、山楂、陈皮剂型规格:每支10ml服用方法:1岁一次4ml , 5岁以内8mI , 6岁以上酌加,一日 3次。适用于:受凉引起的感冒咳嗽,特别注意3个月以内的宝宝应禁用。就医指征:当宝宝

2、咳嗽,并出现喘憋时,要及时就医。尤其是有哮喘病的宝宝。3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主要成分:山楂、枳实、瓜篓、槟榔 剂型规格:每支10m 服用方法: 1岁以内一次 5ml , 1岁至2岁一次10ml , 3岁至4岁一次15ml , 5岁以上一次 20ml 。一日3次,5 天为一疗程。适用于:宝宝停食着凉引起的咳嗽。对于宝宝素有胃热食积引起的咳嗽,夜间咳嗽加重,喉间有痰鸣、流黄鼻涕有效。特别注意3个月以内的婴儿应禁用。消化不良药宝宝的睥胃虚弱,吃得稍不合适,就会消化不良。最直接的反应是宝宝大便呈稀水样、羊粪球样。除此之外,宝宝还会表现为吃不下东西、呕吐等症状。4 启脾丸 主要成分:人参、大黄、莪术

3、剂型规格:蜜丸,每丸 1.5克 服用方法:3岁以上 一次1丸,一日23次,3岁以内宝宝遵医嘱。减量服用。适用于:宝宝 脾胃虚寒引起的面黄肌瘦、 腹胀、呕吐、泄泻,特别适合于宝宝平日食欲差、食量少,大便清稀不成形,手足不温的宝宝。5 小儿胃宝丸 主要成分:山楂、山药、麦芽、六神曲、剂型规格:丸粒剂,每粒 0.5克 服用方法:口服。12岁每次23粒,3岁以上每次56粒,每日3次。咀嚼后温水送服。适用于:宝宝食火内停引起的伤食伤乳、呕吐 腹胀、消化不良。特别适合于宝宝平日食欲好,食量大引起 的口臭口渴、便秘、手心热、烦躁易怒、夜寐不安。特别注意本药为咀嚼丸粒,儿童应在家长监护下服用,3岁以内的宝宝为

4、安全起见应慎用。6 小儿化食丸主要成分:二丑、大黄、焦三仙、莪术剂型规格:蜜丸,每丸 1.5克 服用方法:1岁以内一次1丸,1岁以上一次2丸,一日2次。温水送服。适用于:平日食欲好、食量大、口渴 便秘、手心热、烦躁易怒,夜间睡眠不安的宝宝。对宝宝食火内热引 起的停食停乳、呕吐腹胀、口中有异味、大便干结、小便黄少有效。7 健胃消食口服液主要成分:太子参、陈皮、山楂、山药、麦芽剂型规格:每支10ml 服用方法:每日3次,每次1支;3岁以下宝宝每次半支,每日 23次。适用于:宝宝倦怠 乏力、腹痛、食欲不振、脱腹胀气、大便稀、自汗 盗汗。可以起到健脾消食增强胃动力的作用。特别适用于体质虚弱、出汗多、厌

5、食、消化不良,生长发育缓慢的宝宝。8 导赤丸主要成分:连翘、黄连、滑石、大黄、 天花粉剂型规格:蜜丸,每丸 3克 服用方法: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1岁以内宝宝遵医嘱减量。适用于:宝宝食火重内热大引起的口腔、舌头出现 溃疡,嗓子肿痛、眼睛红赤、眼垢多,口中有异味,大 便干结,小便黄少。也适用于宝宝患病后,出现口渴便秘、烦躁 易哭,睡眠不安等症状的改善。9 王氏保赤丸 主要成分:大黄、黄连、川贝母、制南星、巴豆霜、朱砂等剂型规格:每瓶装120粒(净重0.3g)服用方法:6个月以内的宝宝每次 5粒;6个月至3岁的宝宝每超过 1个月加1粒,3岁以上宝宝每超1岁再加5粒,一日1次,重症者2次,温开水

6、送服。适用于:宝宝喘 咳痰鸣,进食减少,吐泻 发热,大便秘结,四时感冒以及 脾胃虚弱,发育不良等症。本药消导力量较强,好转后马上停药,一般用药不超过3天。10 儿康宁糖浆主要成分:党参、黄茂、白术、麦冬剂型规格:糖浆,每瓶 150ml 服用方法:1岁以上一次10ml ,一日3次。适用于:身体虚弱,消化不良的宝宝。对于宝宝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脱腹胀气、厌食拒食、夜间啼哭、汗多易感冒、生长发育缓慢,可以起到健脾胃增强食欲的作用。1岁以下宝宝使用咨询 医生。就医指征:宝宝大便呈稀水样,每天 5次以上,并出现眼眶深陷时,提示有 脱水表现,要马上就医。4天 仍结不出大便,或大便中有血时要及时就医。感冒药

7、感冒是宝宝的常见病,宝宝可能出现流鼻涕、鼻塞、打喷嚏、咽痛、食欲不佳、没力气等等症状。在感冒的初起阶段,可选择以下中药。11 小儿感冒颗粒主要成分:覆香、菊花、连翘、大青叶、薄荷、地骨皮剂型规格:颗粒剂,每袋12克。服用方法:用开水冲服。1岁以内一次半袋,1岁至3岁一次半袋1袋,4岁至,岁一次11.5袋,一日2次适用于:宝宝感冒初起的鼻塞不通气、流清鼻涕、打喷嚏、咽喉肿痛、大便干结。风热、风寒感冒均可用。12 太和妙灵丸主要成分:胆南星、石膏、竺黄剂型规格:蜜丸,每丸 1.5克 服用方法:用薄荷汤或温开水送服,一次 1丸,一日2次;1岁以内遵医嘱减量。适用于:宝宝感冒初起的鼻塞、流鼻涕、打喷嚏

8、、嗓子肿痛、便干结,小便黄。特别适用于风寒感冒,又 素有肺胃内热的咳嗽痰多、口渴便秘、烦躁易哭,睡眠不安的宝宝。13 保婴丹 主要成分:防风、天竺黄、钩藤、全蝎、蝉蜕、川贝、牛黄、珍珠、郁金、天麻等剂型规格:每瓶0.34克 服用方法:温水调服,06个月宝宝每次服半瓶,每日 1次;6个月至1岁每次服 1瓶,每日1次。1岁至2岁,每次服1瓶,每日2次。2岁以上每次1瓶半,每日2次。适用于:宝宝感冒,因风寒袭表,食滞化热所致发热恶寒,喷嚏流涕、咳嗽有痰及不思饮食、夜啼易惊等症。14 珠珀猴枣散主要成分:茯神、薄荷、钩藤、双花、防风、神釉、麦芽、竺黄、甘草、梅片、珍珠、琥珀、猴枣剂型规格:每瓶0.3克

9、服用方法:治疗一百日以内婴儿,每瓶分 3次服;百日以上、1岁以下,每瓶分2次服;1岁至4岁,每次服1瓶;5岁以上者,每次服1瓶半至2瓶,每日服23次。用温开水 和匀送服,或调和于粥、奶等食物中也可。适用于: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痰鸣、不思饮食、烦躁易惊等症。15 小儿至宝丸主要成分:紫苏叶、羌活、山楂、六神曲、槟榔、川贝母、胆南星、陈皮、白芥子、僵蚕、牛黄、雄黄等 25味剂型规格:每丸1.5克 服用方法:一次1丸,一日23次。适用于:宝宝风寒感冒,停食停乳,发热鼻塞,咳嗽痰多,呕吐泄泻,惊悸抽搐。病情好转后马上停药,用药一般不要超过 3天。就医指征:1岁内的宝宝感冒,并出现发烧,要及时就医。以排

10、除其他疾病。1岁以上的宝宝,如果宝宝 3天后体温仍超过 38.5 C ,要及时就医。感冒并伴有 呼吸困难 的宝宝需马上就医。孩子离不开的中草药?生命时报?编者按:再健康的宝宝也免不了有个头疼脑热。可就算是小病,在家长这儿也是大问题:选什么药、吃多 少都得慎之又慎。相比较而言,中药在家长们眼里,一直有独特的优势,安全、副作用小,剂量也可以根据宝 宝的情况灵活调节,尤其一些中草药,甚至可以成为孩子生病的首选。川贝咳嗽首选研成粉,与梨同煮感冒、咳嗽、流鼻涕是每个孩子都逃不过的“常见病”,虽说没什么大碍,但小宝宝们的咳嗽声还是会让 爸爸妈妈心疼不已。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中医科主任张茂告诉记者,一般

11、中医认为小孩都是纯阳之体。医学源流论 指出“纯阳之体,最宜清凉”。也就是说,对于孩子的呼吸系统疾病,主张多用“清凉”的药,少用“温燥” 的药。咳嗽选川贝。川贝的主要功效是润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热去痰,如果孩子咳嗽兼有黏痰,用点川贝最适 合不过。“方法也很简单,把梨切片,JI贝研成粉末,放在水里一起煮30分钟左右即可。还可以在梨上挖一个小孔,装上少许川贝蒸食,效果一样。”因为梨也有清凉功效,且口味清甜,非常适合孩子咳嗽时吃。咽炎选薄荷。对于儿童的咽炎和扁桃体炎,家长可以用点薄荷。薄荷辛、凉,归肺、肝经,有发散风热、 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疏肝解郁和止痒等功效,适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症。将

12、少许薄荷叶放入水 中,稍稍煮沸或直接用开水冲泡代茶饮,对于儿童咽炎有较好的疗效。金银花退烧。有退热效果的中药很多,比如金银花、生石膏、板蓝根、黄苓、连翘等。其中金银花药性甘、 寒,归肺、心、胃经,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由于兼具宣散作用,故又可治疗外感风热和温病初起。可以单用金 银花泡水喝,也可与山楂、连翘等一起用水煎服。“金银花一般药店都有卖,建议有孩子的家庭常备一些。” 张茂说。家庭用药首选那些温和、安全的,有些家长擅用羚羊角这类大寒药物给孩子退烧,因为用法用量无法精确 掌握,其实是非常危险的。此外,家庭用药仅限于症状较轻的上呼吸道感染,一旦孩子出现了肺炎等下呼吸道 感染症状,就要及时就医,以免

13、耽误病情。鸡内金消食健胃很多人印象中的中药,就是一堆“花花草草”,其实在动物身上,也有不少好药,比如对付孩子常见的积 食,医生最爱用的一味药就是“鸡内金”。鸡内金化积。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徐荣谦告诉记者:“所谓鸡内金,就是 将鸡盹炮制后制成的一味中药。”鸡内金有较强的消食化积作用,并能健运脾胃,广泛用于米面薯芋肉食等各 种食滞问题。病情较轻者,研末单服即有效。若治食积不化、腹胀腹痛,可与山楂,麦芽、青皮等同用。治小儿脾虚疳 积,可与白术,山药、使君子等同用。徐荣谦说:“在家中也可以将鸡盹焙干, 擀成面,和在饭里让孩子吃下。” “若 消除肉积,则可以用点山楂。”张茂补充

14、说。石榴皮止泻。石榴是种好水果,石榴皮则可以入药。张茂告诉记者,如果孩子的腹泻久治不愈,可以尝试 每天用石榴皮3克泡水喝。普济方中有记载,治疗久痢不瘗,可将陈石榴焙干,研成细末,加入米汤中饮 用。此外,也可以用灰实和肉蔻煮水给孩子喝,不过肉蔻性热,少用为宜。便秘用生地。便秘不仅困扰成人,孩子也是。“便秘一般由热气伤津所致,因此可用点具有养阴作用的生 地。”张茂说,如果不希望药性过强,可以直接用23克生地泡水给孩子喝。“当然,如果配合多吃果蔬,并为孩子做腹部按摩,效果会更好。”消化不良选“二鱼”。对付儿童消化不良,也可直接吃鱼腥草和鱼秋串。如果是长期消化不良,则可多用 意米、糯米、党参、扁豆熬粥

15、给孩子喝。龙胆草洗去湿疹都说宝宝的皮肤最细嫩,但最怕的就是隔三差五起点小疹子。除了湿疹,还有因长期使用尿布产生的“尿 布疹”,因皮肤过度摩擦导致的“摩擦疹”等等。家长有什么好办法对付它们呢?自制爽身粉防尿布疹。“对于孩子的尿布疹和摩擦疹,家长可以在家利用中药材,为孩子自制一款简单的爽身粉。”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宋坪表示,可将六一粉60克(含滑石50克、生甘草10克)、青黛6克、黄连素两片(研成粉),用纱布包好制成爽身粉。用温水为孩子洗净身体,擦干后,在起疹子的 部位轻拍即可。湿疹用龙胆草。“对于顽固的湿疹,家长可以尝试龙胆草。”宋坪告诉记者。龙胆草苦、寒,归肝、胆经, 可清

16、热燥湿,泻肝胆火,用于湿热黄疸、湿疹瘙痒、目赤、惊风抽搐等。可用龙胆草20克,加水煮10分钟,用此水给孩子洗澡。皮肤干燥洗澡加燕麦。“如果孩子的皮肤比较干,可以在洗澡时,往澡盆中加入1 2把燕麦,有润泽皮肤的功效。”宋坪建议,在秋天可以直接用燕麦水洗澡,不过到了冬天,还是要在浴后为孩子擦上专门的护肤油。酸枣仁对付“夜哭郎”新爸爸新妈妈最担心的问题,莫过于孩子不好好睡觉,整夜哭闹。连民间都有这样的小诗,“天惶惶,地 惶惶,我家有个夜哭郎,过往行人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对付“夜哭郎”,除需在哄孩子睡觉时讲究技 巧外,一些中药也能帮上忙。夜哭用点酸枣仁。“在治疗儿童夜哭、夜惊方面,中医多用安神的

17、药。”徐荣谦告诉记者,比如蝉蜕、荷 叶、酸枣仁都可以。蝉蜕是蝉的幼虫变成成虫时蜕下的壳,性甘、寒,归肺、肝经,既能祛外风,又能息内风 而定惊解痉,对惊风、小儿夜啼有效。可用蝉蜕三只、薄荷 3克,加水适量盛于碗中,放在锅中蒸出汁液,取 汁分次给孩子喂服即可。一般数日内可见效。酸枣仁性甘、平,入心、脾、肝、胆经,主治烦心不得眠。可用 酸枣仁5克,煮成汤给孩子喝。镇惊可用鱼脑石。有些孩子的夜惊夜哭,可能是因为白天受了惊吓,比如见了生人等,这就需要用一些镇惊的中药。鱼脑石是石首鱼科动物大黄鱼或小黄鱼头骨中的耳石,在中药材店中有售。 买回后取3克研磨成末,调成水给孩子服下即可。用药小问答1 .给孩子熬药

18、如何放水?如果是清热类的中药, 水在药上一厘米,熬煮15分钟左右即可;如果是补热类的中药,则药在水上二厘米, 熬煮30分钟即可。属芳香类药应后放入,在主药煎好时,再加入煎4 5分钟。2 .哪些药比较苦?一般清热类的药比较苦,可酌情加入冰糖给孩子饮用,其他药最好不加糖。 治疗咳嗽的药,可以和梨同服。3 .如何给孩子喂药?给小儿喂汤药不能急于求成,尤其是婴幼儿,可以喂几口药,喂少许开水,一剂分几次喂服。对拒服药的 的小儿,可固定其头部,用小匙将药送至舌根部或舌两侧,使其自然吞下,切勿捏鼻或顺舌而直倒喂药,以免 呛入气管。4 .饭前服还是饭后服?健胃消食药和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1小时左右服,滋补药则应在饭前1小时服。由于有些药物味苦或有其他气味,婴幼儿服药比较困难,可先喂少量甜食,然后慢慢喂服。-来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