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00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456978 上传时间:2022-02-0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70.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100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S-100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S-100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100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S-100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S-100蛋白是一种酸性钙结合蛋白,分子量 21 000 ,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各部的星状神经胶质细胞的胞液中,因其在饱和硫 酸钱中能够100播解而彳#名。S-100蛋白由a和B两种亚基组成三种不同的形式:S-100 B B (S-100 b)主要存在于神经胶质细胞和雪旺细胞,S-100 a a (S-100 a0)主要存在于神经胶质细胞,S-100 a 3 (S-100 a)主要存在于横纹肌、心脏和肾脏1 , 2。一般认为,当中枢神经系统细胞损伤时S-100蛋白从胞液中渗出进入脑脊液(CSF),再经受损的血脑屏障进入血液。因此,CSF和血?中S-100蛋白增

2、高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特异和灵敏的生化标志。1、S-100蛋白的检测S-100蛋白测定主要有免疫放射测定法(IRMA法)、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法)和荧光免疫测定法(FIA法)三种,以FIA法灵敏度高,应用较广。目前国外已有三种方法的成套商品试剂盒供应,未见到ELISA法测定的报道。Nygaard 3等采用IRMA法又t 110例无神经疾病病史的手术病人进行了CSF和血清S-100蛋白检测,结果 CSF S-100蛋白参考值男f4为1.9 0.7 (ig/L(n=75),女性为1.5 0.5g/L(n=35),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02) ; CSF中S-100蛋白浓度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男

3、性 r=0.431(P=0.0001),女性 r=0.308(P=0.0765);血清 S-100 蛋白未检测到;本法灵敏度为0.13 g g/L , CV为 5%10% Buttner等1采用RIA法测定了 26例健康人的血清 S-100蛋白浓度,结果均低于0.2 g/L,本法灵敏度为0.2 g/L。Wiesmann等4采用FIA法又t 200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浆S-100蛋白进行了检测,平均血浆S-100浓度为0.052 (ig/L,男性为0.055 g g/L ,女性为0.048 gg/L,二者无显著性差异;将200名正常人按年龄大小分为5组,各组间血浆S-100蛋白含量亦无显著性差异;本

4、法的最低检测限为0.015 g g/L。CSF中S-100浓度与性别和年龄有一定关系3, 5,但血浆S-100蛋白浓度与年龄和性别无关4,因此在进行有关 CSF中S -100蛋白的临床研究时,必须考虑上述因素。Wiesmann等4认为,CSF中S-100蛋白浓度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CSF S-100蛋白浓度可能与髓鞘脱失的速率相平行,髓鞘脱失随年龄增加而增加;(2)中枢神经系统细胞内 S-100蛋白随年龄增加而增加;(3)CSF循环随年龄老化而减少,导致CSF中S-100蛋白半衰期增加。2、S-100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2.1 急性脑血管病较早的研究均发现 CSF S-10

5、0蛋白明显增高对急性脑梗塞的诊断和预后有重要意义6, 7,但短暂性脑缺血(TIA)和小面积梗塞CSF S-100含量无明显改变6。CSF标本需腰穿获取,有一定危险性,且动态检测十分不便,使其临床应用受 到限制。随着方法学的日臻完善,最近不少学者认为血清S-100蛋白测定可作为急性脑血管病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对病情和预后判断有临床实用价值。Abraha等8研究发现,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后48小时血清S-100蛋白含量明显增高,且出血性中风组较缺血性中风组升高更为显著,在中风发作后3个月仍存活的病人血清S-100蛋白较急性期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Buttner等1 研究发现,26例区域性中脑动

6、脉急性梗塞患者中有21例血清S-100蛋白大于0.2 g g/L ,而对照组26例中无1例大于此值;中风发作后12小时血清S-100蛋白开始升高,第 23天达峰值,第15天的血清S-100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入院时有严重神经功能缺损、广泛性 梗塞、缺血性脑水肿占位的病人明显高于其余的病人,但S-100蛋白峰值与4周后的功能预后无明显相关关系。Missler等9研究发现,血清S-100蛋白在中风发作后 4天内均处于高水平,峰值在 2.5 1.3天,峰水平与CT所示梗塞面积和临床结局呈高度正相关。有关出血性脑血管病 S-100蛋白的变化研究较少。Butterworth 10认为,由于S-100蛋

7、白释入血液的机制不同,S-100蛋白释放的时程及浓度在出血和缺血性脑血管也可能不同,故探讨其差异和动态变化对出血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鉴别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 义。2.2 心源性缺氧性脑损伤心脏骤停病人的S-100蛋白浓度高于健康供血者(均低于0.2 g/L)数倍,且与病人的缺氧时间相一致,第二天的S-100浓度与入院时的昏迷程度相符合,而心肌梗死组病人的S-100蛋白均小于或等于0.2 I,g/L;心脏骤停后死亡者的 S-100浓度明显高于幸存者,第一天大于 0.2 g g/L的病人71%死亡,小于0.2 (ig/L的病人85%存活;第二天大于0.2 gg/L的病人100% 死亡,小于0.2

8、g g/L的病人89箭活11;故血清S-100蛋白测定可用于心脏骤停病人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判断。13例心肺分流术(CPB)小儿血浆S-100蛋白动态检测研究发现,术后康复的11例患儿血S-100浓度在术前小于或等于0.5 (ig/L,手术过程中及手术后血 S-100浓度较术前增高,CPB结束时的血S-100浓度最高,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CP眨后12小时白血S-100浓度较术前无明显差异;手术后死亡的2例患儿血S-100浓度在手术过程中和手术后一直处于最高水平,且手术前即可检测到因此术前测定血S-100浓度可用于CP拜术病人的预后判断,并可作为手术筛选的指标之一。2.3 其他 多发性硬化急性

9、加重期发生后7天内血浆S-100蛋白浓度显著增加,而急性加重后828天内无明显增加131,故血浆S-100蛋白可作为多发性硬化疾病活动的生化标志。实验性脑挫裂伤CSF S-100浓度在外伤后7.5小时达峰值,而实验性中脑动脉栓塞后24天达峰值14;轻微脑外伤病人血清S-100蛋白浓度明显增加,外伤后12小时血清检测到S-100蛋白表明血脑屏障功能异常151。CSF中S-100蛋白高浓度也见于恶性胶质瘤、颈部压迫症、多发性硬化症、脑积水、脑炎、脑膜炎等4 o总之,CSF和血清S-100蛋白具有神经组织特异性,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灵敏和特异的生化标志,S-100蛋白测定对急性脑梗死、心源性缺氧性脑损伤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也可作为多发性硬化疾病活动的诊断指标。建议进一步开展方法学研究,建立国产S-100蛋白检测试剂盒,及早在国内推广应用。开展多项神经组织相关性蛋白如髓鞘碱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肌酸激酶脑型同 功酶等的联合检测对脑损伤程度的判断和预后估计将更有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