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斯智断瓶中线》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476383 上传时间:2022-02-0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斯智断瓶中线》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斯智断瓶中线》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斯智断瓶中线》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斯智断瓶中线》教学设计.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斯智断瓶中线教学设计一、引入课题1. 同学们听说过太阳灶吧,人们用一种装置将太阳光聚集在一起,利用它来替代煤、电等能源为人类做贡献。 今天我们来读一个与利用太阳光有关的故事。2. 揭题,板书课题:高斯智断瓶中线。(1)读题,说说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些什么。(人、事。)(2)质疑,围绕关键字 “智 ”你想知道什么?( “智 ”表现在哪里? “智”从何而来?)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1. 自由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 默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怎样。三、细读课文,感受品质(一 )快速默读全文,找出高斯智断瓶中线的那部分内容。 (第 7 段。)抽学生朗读第七段

2、,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高斯是怎样断瓶中线的, 断瓶中线必要的条件有哪些(老花镜、太阳光) 。(二 )快速默读,找出高斯智断瓶中线前的部分内容,思考这部分的描写有何用处。1. 快速默读( 16 段),找出描写太阳的句子,想一想它在文中起的作用。品读直接描写太阳光的句子:(1)一天,高斯顶着烈日,匆匆往学院赶去。(2)太阳光是那么的强,那个玻璃瓶偏偏放在炎炎烈日下。品读间接描写太阳光的句子:高斯紧张地思考着, 他的额头不断沁出汗珠来。 一颗晶莹的汗滴跟其他几颗汇成一大滴,沿着高斯高高隆起的额头往下淌, 啪嗒一下落在高斯身前的石板路上。讨论:这些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 找出描写老花镜由来的段落(第

3、 5、第 6 段),品读这一细节描写在文中的作用。(突出高斯的聪明智慧)3. 讨论:高斯的聪明才智表现在哪里?这对你有何启发?(善于观察、巧妙利用身边的资源、灵活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 )四、总结全文1. 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2. 复述课文。(蒋文利 邓洪莲 ) 参考资料 数学天才 高斯高斯( 17771855),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出生于德国布伦兹维克的一个贫苦家庭。 父亲对高斯要求极为严厉, 甚至有些过分, 常常喜欢凭自己的经验为年幼的高斯规划人生。高斯尊重他的父亲,并且秉承了其父诚实、谨慎的性格。1787 年高斯 10 岁,他进入了学习数学的班次,这是一个首次创办的班,孩子们在

4、这之前都没有听说过算术这么一门课程。 数学教师是布特纳, 他对高斯的成长也起了一定作用。在全世界广为流传的一则故事说,高斯 10 岁时算出布特纳给学生们出的将 1 到 100 的所有整数加起来的算术题,布特纳刚叙述完题目,高斯就算出了正确答案。不过,这很可能是一个不真实的传说。 据对高斯素有研究的著名数学史家ET贝尔考证,布特纳当时给孩子们出的是一道更难的加法题: 81297+81495+81693+ +100899。当然,这也是一个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公差为 198,项数为 100)。当布特纳刚一写完,高斯也算完并把写有答案的小石板交了上去。 ET贝尔写道,高斯晚年经常喜欢向人们谈论这件事,

5、 说当时只有他写的答案是正确的, 而其他的孩子都错了。高斯没有明确地讲过, 他是用什么方法那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数学史家们倾向于认为,高斯当时已掌握了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一位年仅 10 岁的孩子,能独立发现这一数学方法实属很不平常。 贝尔根据高斯本人晚年的说法而叙述的史实, 应该是比较可信的。 而且,这更能反映高斯从小就注意把握更本质的数学方法这一特点。高斯的计算能力, 更主要的是高斯独到的数学方法、非同一般的创造力, 使布特纳对他刮目相看。他特意从汉堡买了最好的算术书送给高斯,说: “你已经超过了我,我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教你了。 ”接着,高斯与布特纳的助手巴特尔斯建立了真诚的友谊,直到巴特尔斯逝世。他们一起学习,互相帮助,高斯由此开始了真正的数学研究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