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出来的画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480263 上传时间:2022-02-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刮出来的画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刮出来的画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刮出来的画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刮出来的画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刮出来的画教学设计及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刮出来的画教学设计及反思.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刮出来的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对比了解刮蜡画与其他形式画作在风格、创作手法上的区别。2.了解刮蜡画的基本创作方法,初步学会单色和彩色底版制作的方法,学习运用不同材质的工具进行刮画,体会不同材料刮画的技巧。3、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感受创作的乐趣。二、重点、难点:重点:学习制作底版及刮画的方法。难点:尝试运用不同媒体创作刮出来的画。三、教学设计:课前准备:(师)多种方法制成的范作、刮画工具(生)油画棒、各种刮画工具教学过程:一、 观察、比较、欣赏中体验刮蜡画的独特,引出课题。 1、让学生回想,你都用什么工具画过画?你还知道能用哪些工具来画画?引导学生关注

2、自身已有的绘画经验,为学生理解刮蜡画与其他画作的区别做铺垫。2、展示不同工具创作的画作(学生画作)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绘画经验观察作品,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其对作品创作工具、创作风格的直观感受。3、展示一幅优秀的刮画作品。问:欣赏了这副作品你有什么感受?你有什么不同问题要提出?使学生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体验刮蜡画的独特。教师暂不作解答。4、现在,老师先给你们变一个魔术,看看哪些小朋友的眼睛观察得最仔细。(教师变魔术用尺在涂好颜色的纸上刮画)5、谁知道它是怎么变出来的?生:刮出来的。(假若小朋友不知道是怎么变出来的,老师就自然的引出:那老师来告诉大家,这画是刮出来的。)6、你们真棒!的确是刮出来的。出

3、示课件:提示课题刮出来的画二、引导探究,认识刮画1、出示两张不同的范画(用黑笔直接画的效果和刮出来的画的效果)。提问:刮画和我们平时的画有什么不一样呀?师小结:以前的画是用笔直接画上去的,而刮画是先涂颜色再刮。2.出示两种底版(单色底版和多色底版)请学生上台任意地在两种底版上刮图案。问:为什么一张画刮出来是单色的,一张刮出来是彩色的?学生观察比较并回答。三、深入探究,尝试刮画。1、既然刮画要先涂颜色,涂颜色你们会吗?(会)该怎么涂呢? 出示平涂和渐变的范画,让学生了解涂颜色也可以这样涂。2、 自主学习书中刮画底版制作的方法,想想制作步骤。2、 师生互动讨论: 制作步骤:平涂或渐变的底色加涂深色

4、刮画 注意点:涂色:先淡后深,一层盖一层 现在用你喜欢的颜色在纸上试着涂一下吧。学生尝试涂,教师指导。2、检查,教师拿几张作品来展示,并提出注意的地方: 涂的时候颜色要厚、要重。3、刚刚有些小朋友涂得颜色有的是一种,有的有很多种,来看看: 漂亮吗?漂亮在哪里?让学生比较有什么不同。 师小结:单色也好,多色也好,看起来都很好看,各有特色。不要忘了,颜色涂好后上面还需要涂一层黑色。四、自主探究,理解刮画。1、黑色涂好了就要开始刮了,用什么刮呢?2、小朋友准备的工具真充分,那我们利用手中的工具能刮出什么漂亮的画呢? 工具不一样,刮出来的效果也一样吗?学生讨论并实践。五、展示作品,自评互评。七、课外延

5、伸. 1、尝试合作创作(和家人,同伴,老师一起)巨大的刮画作品,如壁画等. 2、充分挖掘生活中可以用来刮画的工具和材料,如沙子,木头等,抽空进行刮画教学反思 刮出来的画是浙美版第三册中的一课,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刮画作品的特点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感受色彩变化的美感,增强审美能力。 在课堂上我采用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成功的学习到了刮画的方法,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自主学习的基本理念是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的,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性。在本课的学习全过程中,我始终尝试运用这一理念,体现自主学习。 一、 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

6、美术学习的全过程中,这种动力是必不可少的。课前参与往往被学生所忽视,而刮画一课的课前准备很重要,需要准备一些小工具。为了让孩子们主动地参与准备活动,我先展示了他们的绘画作品,然后说:“你们知道吗?不用笔也能画画。”孩子们的好奇心被诱发起来,再布置准备所要工具。教师只是说请同学们准备一些象钉子、牙签之类的,能够在纸上画出痕迹的小工具。孩子们的兴趣非常浓厚,上课时带来了钥匙、小梳子、毛衣针、等各式各样的小工具,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这样设计让孩子变被动参与课前准备为主动参与课前准备,提高了实效 二 、自主探究,体验成功的喜悦。 自主学习过程中,知识是通过学生主动学习而获得的。课堂上,学生在

7、欣赏了美丽的刮画作品后都非常激动,不由自主的拿出小工具跃跃欲试。此时教师直接提出探究学习的问题:小工具在纸上会出现什么不同效果?那种工具刮出的线条又快又好?学生根据所提供的问题进行有探究性的学习活动。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孩子们得出了结论:工具的粗细不同,刮出线条的粗细就不同;利用牙签刮出的线条又快又好。此时教师对孩子们的探究成果给与充分的肯定,并请小组成员谈一谈探究过程,演示探究结果。孩子们体验了合作探究的过程及成功的喜悦,甚至在创作过程中,有的孩子还在探究。孩子们在无拘无束的氛围里自主的探究,引发创作灵感,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以上两点可以说是我上有趣的刮画一课中比较成功的地方。下面再谈

8、谈课中的不足之处。 一 、有趣的刮画的第三个目标即:“感受色彩变化的美感,增强审美能力”,这点没能达到。我出示的刮画作品,其中的线条是彩色的,但是学生在欣赏和对比时并没有发现。究其原因,我想有三点。第一,作品太小,学生不易发现。以至于下课后,学生俞杨问:“老师,这怎么是彩色的线条?”第二,教师只重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工具的使用,忽略了学生对色彩审美能力的培养。第三,因为学生所用的刮画纸是配套材料里提供的,只有两种颜色,因此教师也没去有讲彩色的线条。这些都说明,教师对教材的挖掘还不够细致,全面。 二、课堂评价不够充分。学生积极性很高,都想展示、讲述自己的画,但是教师给孩子展示的时间较少。这说明教师对这环节还不够重视,还应加强理论学习,使自己的课全面、扎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