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概述ppt课件.ppt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144815 上传时间:2025-07-1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贫血概述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贫血概述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贫血概述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贫血概述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贫血概述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贫血概述贫血概述南平市第二医院检验科赖垚河赖垚河 贫血发生示意图 骨 髓 外 周 血贫血发生简单描述就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减少或者外周血消耗增加。贫血的分类和临床表现贫血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不同原因的贫血,往往有类似的临床表现不同原因的贫血,往往有类似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特征,故可看做一种综合征。和实验室特征,故可看做一种综合征。贫血既可以原发于造血器官疾病,也可以贫血既可以原发于造血器官疾病,也可以是某些系统疾病的表现。是某些系统疾病的表现。一、贫血的分类一、贫血的分类贫血贫血(anemia)(anemia)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外周血

2、中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外周血中红细胞红细胞(RBC)(RBC)计数、血红蛋白计数、血红蛋白(HbHb)含量或红细含量或红细胞压积(胞压积(PCVPCV或或HCTHCT)低于参考区间下限的一低于参考区间下限的一种病理状态或综合征。种病理状态或综合征。贫血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很多疾病的贫血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很多疾病的共有症状。共有症状。一、贫血的分类一、贫血的分类形态学分类形态学分类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有核细胞增生情况分类有核细胞增生情况分类(一)贫血的形态学分类(一)贫血的形态学分类1.1.温氏(温氏(WintrobeWintrobe)分类法)分类法 根据根据MCVMCV

3、MCHMCH、MCHCMCHC分类:分类:类 型MCV(fl)MCH(pg)MCHC举例正常细胞性8010027340.320.36急性失血、溶血、造血功能低下、白血病小细胞低色素性80260.32 缺铁性贫血、慢性失血、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单纯小细胞性80100340.320.36叶酸、维生素B12缺乏优点优点:推测贫血的可能病因,对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推测贫血的可能病因,对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大细胞性贫血的病因估计有很大帮助。及大细胞性贫血的病因估计有很大帮助。缺点:缺点:过于简单,对正细胞性贫血的许多病因难以过于简单,对正细胞性贫血的许多病因难以估计。估计。此外,须有此外,须有HbHb、

4、RBCRBC、MCVMCV的准确测定结果,的准确测定结果,才能计算出准确的平均参数,否则将导致分才能计算出准确的平均参数,否则将导致分类错误或结果自相矛盾,难以解释。类错误或结果自相矛盾,难以解释。(一)贫血的形态学分类(一)贫血的形态学分类根据血常规检查中根据血常规检查中HbHb与红细胞比值,也可进行简便与红细胞比值,也可进行简便的分类。的分类。设正常人设正常人HbHb均值为均值为145g/L145g/L,红细胞为,红细胞为5 510101212/L/L,则,则二者的比值近于二者的比值近于3 3时,为正细胞性贫血;明显时,为正细胞性贫血;明显33,为大细胞性贫血;明显为大细胞性贫血;明显3

5、3,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后者最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后者最常见于缺铁性贫血。(一)贫血的形态学分类(一)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根据血涂片中红细胞形态,可粗略进行贫血的细胞形根据血涂片中红细胞形态,可粗略进行贫血的细胞形态分类,并与计算法的结果相互核对。明显的小细胞态分类,并与计算法的结果相互核对。明显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或大细胞贫血,其红细胞与正常红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或大细胞贫血,其红细胞与正常红细胞的大小和色泽显然不同。的大小和色泽显然不同。通过观察细胞形态,还可发现群体间的差异,如双相通过观察细胞形态,还可发现群体间的差异,如双相性贫血。性贫血。(一)贫血的形态学分类(一)贫

6、血的形态学分类2.2.贝斯曼贝斯曼(BessmanBessman)分类法)分类法按RDW和MCV的贫血分类法红细胞形态红细胞形态RDWRDW和和MCV MCV 疾疾 病病正细胞均一性正细胞均一性RDWRDW正常,正常,MCVMCV正常正常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急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急性失血、肝硬化和尿毒症引起性失血、肝硬化和尿毒症引起的贫血的贫血大细胞均一性大细胞均一性RDWRDW正常,正常,MCVMCV再障、再障、MDSMDS小细胞均一性小细胞均一性RDWRDW正常,正常,MCVMCV轻型地中海性贫血轻型地中海性贫血正细胞不均一性正细胞不均一性 RDWRDW,MCVMCV正常正常 早

7、期造血物质缺乏、骨髓纤维早期造血物质缺乏、骨髓纤维化、铁粒幼细胞贫血化、铁粒幼细胞贫血小细胞不均一性小细胞不均一性 RDWRDW,MCV MCV 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HbHHbH病、病、RBCRBC碎片碎片大细胞不均一性大细胞不均一性RDWRDW,MCV MCV 巨幼细胞贫血、自身免疫性溶巨幼细胞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性贫血 (一)贫血的形态学分类(一)贫血的形态学分类RDWRDW的临床意义:的临床意义:凡缺铁或缺乏叶酸、维生素凡缺铁或缺乏叶酸、维生素B B1212所致营养性贫血,所致营养性贫血,RDWRDW均增高,即使尚未贫血,均增高,即使尚未贫血,RDWRDW亦可增高。亦可增高。

8、溶血性贫血由于网织红细胞增高,使溶血性贫血由于网织红细胞增高,使RDWRDW增高,增高,MCVMCV正常或升高。正常或升高。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RDWRDW均正常,均正常,MCVMCV多数增高,而部多数增高,而部分病例可正常。分病例可正常。(一)贫血的形态学分类(一)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3.细胞形态学分类细胞形态学分类根据血涂片中红细胞的形态特点,可粗略进行贫根据血涂片中红细胞的形态特点,可粗略进行贫血的形态学分类,当某类异常形态的细胞出现较血的形态学分类,当某类异常形态的细胞出现较多时,对贫血的诊断有重要的提示作用。多时,对贫血的诊断有重要的提示作用。(一)贫血的形态学分类(一)贫

9、血的形态学分类红细胞形态异常红细胞形态异常常见疾病常见疾病 其他疾病其他疾病小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小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缺铁性贫血、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慢性失血、铁粒幼细胞贫血等慢性失血、铁粒幼细胞贫血等大红细胞大红细胞 巨幼细胞贫血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骨髓纤维化等溶血性贫血、骨髓纤维化等球形红细胞球形红细胞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加症、自身免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加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疫性溶血性贫血微血管病性溶贫、低磷酸盐血症等微血管病性溶贫、低磷酸盐血症等椭圆形红细胞椭圆形红细胞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加症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加症巨幼细胞贫血、骨髓纤维化等巨幼细胞贫血

10、骨髓纤维化等靶形红细胞靶形红细胞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不稳定血红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不稳定血红蛋白病蛋白病缺铁性贫血、脾切除术后、肝病等缺铁性贫血、脾切除术后、肝病等镰形红细胞镰形红细胞镰形红细胞性贫血镰形红细胞性贫血血红蛋白血红蛋白S S病等病等口形红细胞口形红细胞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加症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加症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加症、轻型地中海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加症、轻型地中海贫血等贫血等泪滴形红细胞泪滴形红细胞伴有核红细胞伴有核红细胞骨髓纤维化骨髓纤维化骨髓病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重型地骨髓病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重型地中海贫血、中海贫血、MDSMDS等等裂红细胞及碎片裂红细胞及碎片微血

11、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不稳定血红蛋白病、人工瓣膜置换等不稳定血红蛋白病、人工瓣膜置换等棘形红细胞棘形红细胞肾功能衰竭、重症肝病肾功能衰竭、重症肝病PKPK缺乏症、缺乏症、-脂蛋白缺乏症等脂蛋白缺乏症等嗜多色性红细胞嗜多色性红细胞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各种增生性贫血等各种增生性贫血等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嗜碱性点彩红细胞铅中毒铅中毒汞、锌、铋中毒,巨幼细胞贫血等汞、锌、铋中毒,巨幼细胞贫血等豪豪-周小体周小体重度贫血重度贫血巨幼细胞贫血、脾切除等巨幼细胞贫血、脾切除等卡波环卡波环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白血病等巨幼细胞贫血、白血病等红细胞缗钱状排列红细胞缗钱状排列多发性骨髓瘤、巨

12、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冷凝集素综合征及其他球蛋白增加性疾病冷凝集素综合征及其他球蛋白增加性疾病 (二)贫血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二)贫血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及发病机制 常见疾病常见疾病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生成减少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干细胞增殖分化障碍干细胞增殖分化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骨髓被异常组织侵害骨髓被异常组织侵害骨髓病性贫血(白血病、骨髓瘤、转移癌、骨髓纤维化等)骨髓病性贫血(白血病、骨髓瘤、转移癌、骨髓纤维化等)骨髓造血功能低下骨髓造血功能低下继发性

13、贫血(肾病、肝病、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等)继发性贫血(肾病、肝病、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等)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 铁缺乏和铁利用障碍铁缺乏和铁利用障碍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等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等 维生素维生素B B1212或叶酸缺乏或叶酸缺乏 巨幼细胞贫血等巨幼细胞贫血等红细胞破坏增加红细胞破坏增加 红细胞内在缺陷红细胞内在缺陷 红细胞膜异常红细胞膜异常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加症、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加症、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加症、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加症、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加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等加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等 红

14、细胞酶异常红细胞酶异常葡萄糖葡萄糖-6-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等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等 血红蛋白异常血红蛋白异常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不稳定血红蛋白病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红细胞外在异常红细胞外在异常 免疫性溶血因素免疫性溶血因素自身免疫性、药物诱发、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的输血等自身免疫性、药物诱发、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的输血等 理化感染等因素理化感染等因素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化学、物理、生物因素致溶血性贫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化学、物理、生物因素致溶血性贫血其它其它红细胞丢失过

15、多红细胞丢失过多 脾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急性失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 (三)骨髓增生情况分类(三)骨髓增生情况分类类类 型型 疾疾 病病增生性贫血增生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增生不良性贫血增生不良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贫血骨髓细胞成熟障碍骨髓细胞成熟障碍巨幼细胞贫血、巨幼细胞贫血、MDSMDS、慢性病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根据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对贫血分类根据血清转铁蛋白受体、血清铁蛋白和网织红根据血清转铁蛋白受体、血清铁蛋白和网织红细胞结果对贫血分类细胞结果对贫血

16、分类sTfRsTfRSFSFRetRet贫血类型贫血类型正常正常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增生障碍性贫血增生障碍性贫血正常正常无效生成性贫血无效生成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三)骨髓增生情况分类(三)骨髓增生情况分类二、贫血的临床表现二、贫血的临床表现贫血的症状取决于引起贫血的基础疾病、体内脏器及组织缺氧的程度,以及机体对缺氧代偿和适应能力。贫血的临床表现不仅与贫血的程度有关,也与贫血发生的快慢、患者的年龄、有无基础疾病及心脑血管的代偿能力有一定关系。由于贫血可影响全身的器官及组织,因此所产生的症状及体征可涉及全身各系统。二、贫血的临床表现二、贫血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一般表现一般表现疲乏

17、无力,皮肤、粘膜和甲床苍白疲乏、无力,皮肤、粘膜和甲床苍白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心悸、心率加快、运动和情绪激动时更明显,重者心悸、心率加快、运动和情绪激动时更明显,重者出现心脏扩大,甚至心力衰竭出现心脏扩大,甚至心力衰竭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呼吸加深,运动和情绪激动时更明显呼吸加深,运动和情绪激动时更明显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头晕、目眩、耳鸣、头痛、畏寒、嗜头晕、目眩、耳鸣、头痛、畏寒、嗜 睡、精神萎靡睡、精神萎靡不振等不振等消化系统消化系统食欲减退、恶心、消化不良、腹胀、腹泻和便秘等食欲减退、恶心、消化不良、腹胀、腹泻和便秘等泌尿生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肾脏浓缩功能减退,可有多尿、蛋白尿等轻微的肾肾脏浓缩功

18、能减退,可有多尿、蛋白尿等轻微的肾功能异常功能异常特殊表现特殊表现溶血性贫血常见黄疸、脾肿大等溶血性贫血常见黄疸、脾肿大等贫血的诊断贫血的诊断贫血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其正确诊断需综合分析贫血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其正确诊断需综合分析临床症状、体征、血液学和其他检验结果。临床症状、体征、血液学和其他检验结果。不同类型贫血不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降低,而且不同类型贫血不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降低,而且也会出现各种异常形态的红细胞,对各类型贫血也会出现各种异常形态的红细胞,对各类型贫血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仔细观察贫血患者的血涂片,还应注因此,必须仔细观察贫血患者的血涂片,还应

19、注意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有无异常。意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有无异常。在诊断贫血的过程中,必须明确:在诊断贫血的过程中,必须明确:是否有贫血;是否有贫血;贫血的程度;贫血的程度;贫血的原因和类型。贫血的原因和类型。临床上针对贫血的不同病因进行诊治,才能临床上针对贫血的不同病因进行诊治,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取得好的效果。贫血的诊断贫血的诊断1.1.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贫血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贫血标准(2012(2012年年):HbHb低于以下数值:低于以下数值:1、新生儿,如果血红蛋白低于14.5克,就属于贫血;2、6个月59月龄的孩子,如果血红蛋白低于11克,就属于贫血;3、5岁11岁的孩子,血红蛋

20、白如果低于11.5克,就属于贫血。4、12岁14岁的孩子,血红蛋白如果低于12克,就属于贫血。5、15岁以上女生,血红蛋白如果低于12克,就属于贫血。6、15岁以上男生,血红蛋白如果低于13克,就属于贫血。(一)确定有无贫血(一)确定有无贫血2.国内成人贫血的诊断标准国内成人贫血的诊断标准男男女女HbHb(g/Lg/L)120120110(110(孕妇孕妇100)100)HctHct(L/LL/L)0.400.400.350.35RBC(RBC(10101212/L)/L)4.04.03.591g/L91g/L,症状轻微;,症状轻微;中度:中度:HbHb 60 6090g/L90g/L,体力劳动时心慌气短,体力劳动时心慌气短;重度:重度:HbHb 31 3160g/L60g/L,休息时心慌气短,休息时心慌气短;极重度:极重度:HbHb30g/L30g/L,常合并贫血性心脏病。,常合并贫血性心脏病。(二)贫血程度的划分(二)贫血程度的划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