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影响水稻株型的栽培因素 .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499551 上传时间:2022-02-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影响水稻株型的栽培因素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谈影响水稻株型的栽培因素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谈影响水稻株型的栽培因素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影响水稻株型的栽培因素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影响水稻株型的栽培因素 .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谈影响水稻株型的栽培因素 谈影响水稻株型的栽培因素 【摘 要】不同栽植密度条件下,不同株型特征水稻的株型及冠层结构变化不同,进而影响群体光能利用效率、产量及其构成。 【关键词】水稻;株型;栽培因素 1.肥料施用 促花肥和保花肥,不同时期氮肥的施用对叶角的影响及其差异显著性测验结果说明:施用促花肥较不施的叶角极显著增大,在施用氮肥的同时配施钾肥那么叶角极显著减小;施用保花肥对叶角的影响和施促花肥的有相同趋势。 将促花肥与保花肥施用氮肥和不施氮,只施钾分别进行比拟。得出不同时期施用氮钾肥的叶角变化值,氮使叶角增大,其值为正,钾使叶角减小,其值为负,且氮、钾使叶角增大或减小的绝对值以促花肥处理大于保

2、花肥处理,说明促花肥对叶角的影响更大。水稻试验进一步证明氮、钾对叶角的调控作用。氮对叶角的作用,处理A大于C、B大于C、B大于D,说明氮素水平较高那么叶角较大;在相同氮素水平下比拟钾对叶角的作用,处理A大于C、C大于D,说明钾素水平较高那么叶角较小。在高氮水平下,钾素由1/5增加到2.5使叶角的减小值大于低氮水平下的钾素效应,说明在高氮水平下,钾素对叶角的调控作用更大。 心叶不同生长期施氮肥对营养器官的影响: 1.1对叶片伸长的影响 上述,水稻心叶包含3张幼叶和一个叶原基,即n叶定长,n+1叶迅速伸长,n+2时及n+3叶进一步发育,n+4叶原基正在分化。和心叶抽出60%时施用氮肥,施后一周剥查

3、测定心叶内各叶长度,结果说明,在心叶露出10%或60%时施肥,叶片伸长的效应均以n+2为极显著,不同叶龄期施肥,I型和II型n+2叶长分别比对照增加83%和79%;I型和II型n+1叶长比对照分别增加47.63%和16.31%,n+3叶长比对照分别增加34.15%和19.65%,I型和II型的差异在于肥效对心叶内各叶长效顺序不同,I型n+2叶n+1叶n+3叶和II型为n+2叶n+3n+1时,可见在心叶伸长局部增大时施用氮素穗肥,其内部幼叶的伸长也向前移一个叶位,这是和生长发育的时期密切相关的。 由于施肥叶龄不同,受肥效影响的叶位也有变化。成熟期测定的叶位说明:倒5叶施穗肥,倒4、倒3叶长与对照

4、比增长极显著;倒4叶施穗肥,倒3、倒2叶长与对照比增长显著;倒3叶施肥,倒2、倒1叶长施穗肥,和心叶抽出60%时施用氮肥,施后一周剥查测定心叶内各叶长度,结果说明,在心叶露出10%或60%时施肥,叶片伸长的效应均已n+2为极显著,不同叶龄期施肥,I型和II型n+2叶长分别比对照增加83%和79%;I型和II型n+1叶长比对照分别增加47.63%和16.31%,n+3叶长比对照分别增加34.15%和19.65%,I型和II型的差异在于肥效对心叶内各叶长效应顺序不同,I型n+2叶n+1叶n+3叶和II型为n+2叶n+3叶n+1时,可见在心叶伸长局部增大时施用氮素穗肥,其内部幼叶的伸长也向前移动一个

5、叶位,这是和生长发育的时期密切相关的。 由于施肥叶龄不同,受肥效影响的叶位也有变化。成熟期测定的叶位说明:倒5叶施穗肥,倒4、倒3叶长与对照比增长极显著;倒4叶施穗肥,倒3、倒2叶长与对照比增长显著;倒3叶施肥,倒2、倒1叶长与对照比增长显著;倒2叶施穗肥,倒1叶显著增长。同时说明,I型和II型不同叶龄施肥的肥效均在施肥后1个叶玲起影响,倒5叶龄后影响范围达2个叶龄,而倒6叶施肥后,肥效可以影响3个叶龄。其原因是倒6叶处于有效分蕖期,出叶间隔小、速度快的缘故。分次施穗肥和一次施穗肥对叶长的效应均到达显著程度,但前者增长绝对值比后者小,说明分次施的肥效比拟平稳。 1.2对节间和穗长长度的影响 不

6、同叶龄期施用氮肥对节间长度的影响,根本上为n叶出生时施用氮肥对该叶鞘所包的节间即基部第1节间伸长呈显著影响,I型基部第1节间长度比对照增加48.32%,II型比对照增加49.0%,倒4至倒1叶间长度各次穗肥时期节间长度比对照分别增加16.93%和18.50%、11.52%和9.73%,II型和I型无差异。由于生育进程关系,只有倒3叶、倒2叶,倒3、倒1叶,倒2叶、孕穗期施用氮肥,才能使穗长增长达显著水平,分别比对照增长22.5%、12.6、18.20%和18.50%。为了促大穗增加穗下节间长度,应在上述叶龄范围内施用穗肥。 2.外源激素类物质施用 2.1喷施多效唑对株型的影响 2.1.1对株高

7、生长的抑制效应 多效唑有抑制水稻株高的效应,而且在一定范围内,用量越大,抑制株高的效应越强。在水稻生长中期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喷施,都有抑制株高的效果。如在水稻生长中期亩施6g多效唑的株高为134.2cm,亩施12g的为130cm,亩施18g的为127.3cm,分别比对照株高降低4.3%,7.2%,9.2%。在抽穗前47田、37天和27天施用的,其植株高度分别比对照矮4.6%、7.1%和9.3%,可见以抽穗前27天即在幼穗分化前后喷施的效果最好,喷施越早,效果越小。 株高一般在施用多效唑后5天受到明显的抑制,15-20天的抑制效应最大,其效应可一直持续到成熟期。水稻基部第1,2节间长短与抗倒关系

8、极大,因此高产栽培要控制这两个节间的伸长,在施多效唑时必须提前15-20天,并保证此时正值节间伸长盛期,以发挥最大的抑制效应。 2.1.2对叶片、叶鞘生长的抑制效果 多效唑抑制的叶片和叶鞘是正在生长阶段及其后生长的叶片和叶鞘。如当倒4叶开始抽出时喷药,受显著抑制的叶鞘是倒3叶、倒2叶和倒1叶;受显著抑制的叶鞘是倒4、倒3至倒1叶鞘。如抽穗前37天亩施18g多效唑,有效地抑制了倒3叶、倒2叶和倒1叶的生长,叶片长度明显变短。其中以倒2叶受抑制最大,其次为倒1叶,对倒4叶长度没有抑制效果。在叶片生长受抑制的同时,倒4叶鞘的生长也受到明显的抑制。抑制最大的是倒3叶鞘,其次为倒4叶叶鞘。 在多效唑抑制

9、茎秆生长的同时,穗长也受到抑制而短,其中抽穗前27天处理的穗长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由上可见,多效唑抑制了叶片和叶鞘长度,使节间缩短,茎秆高度降低,从而增强了抗倒力。 2.2其他外源激素类物质对株型的影响 据曹显祖等研究,玉米素、赤霉素、生长素、三碘苯甲酸喷施后叶角减小,叶片挺立;生长素、赤霉素喷施后叶角增大,叶片披垂。各类物质对叶角的影响在施用后5天见效。 【参考文献】 【1】姚丽鸣,程铁梅,贾军.杂交中粳3优18保优栽培的株型指标及其关键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 【2】金千瑜,欧阳由男,王会民.栽培密度对不同株型水稻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C.中国作物学会50周年庆祝会暨202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