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据收集及分析的探讨_分析数据.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512301 上传时间:2022-02-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数据收集及分析的探讨_分析数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数据收集及分析的探讨_分析数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数据收集及分析的探讨_分析数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数据收集及分析的探讨_分析数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数据收集及分析的探讨_分析数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数据收集及分析的探讨_分析数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数据收集及分析的探讨_分析数据.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关于数据收集及分析的探讨_分析数据论文导读::在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收集数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收集与分析数据的重要意义。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分析数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关键词:小学科学,收集数据,分析数据,问题,对策新课程标准理念认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学习方式。其中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是科学探究技能中的核心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科学的本质不仅仅是科学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怀疑等科学精神。一、收集与分析数据的重要意义在课程目标中指出,通过科学课的学习,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

2、的过程和方法,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科学课强调对事物不仅要在质上的认识,更要从量上的分析得出结论。定量分析会使学生的头脑更精确化、更科学化,只有能用数据来描述事物时,才算达到了对事物性质的真正了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学习范围也由课堂扩展到了课堂之外的广阔天地。学生接触到的数据也越来越多,这些数据对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多。教师应引领学生学会辨别和选择有用的数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自觉运用数据来进行解释相关的问题或现象。通过对教科版科学教材的统计发现,小学阶段基于数据收集的科学探究课占相当大的比重,并且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科学探究能力的

3、增强,此类课型迅速增多,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开始的收集一些单一的数据,到后来收集对比数据或多组数据分析数据,并分类,画出统计图等等。因此,大力培养学生的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更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二、收集数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科学数据的收集是科学探究的重要一环,是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关键。而在小学探究实验中,往往由于实验器材的选择、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观意识等,造成收集的数据不准确,学生很难从中找到科学的普遍规律。关注材料,排除障碍。如:我在教学水结冰了一课时,由于课堂上学生采用的是酒精温度计,各组测出水刚开始结冰时的温度为1或2,没有一个组测得0。这样的结论是有背于科学结论的,但是,又确

4、确实实是学生亲身所经历,这种错误的经历直接影响到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课后,我在仪器室里找到了唯一的一支水银温度计,再次进行了这个实验,测得水结冰的温度刚好是0。于是,通过多方查找,终于在县城的香菇材料店里买到了10多根水银温度计。在另一个班级的教学时,我把酒精温度计换成了水银温度计,避免了上次那种尴尬事情的再次发生。“细节决定成败”,做任何一个探究实验,教师都必须在课前进行亲自操作,对实验器材及实验操作中的细节性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注重引导,规范操作。为了得到比较准确可行的数据,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必须让学生明白如何控制好应变量和不变量,然后再进行规范操作的重要性杂志网。如:一位教

5、师执教拱形的力量一课时,在学生研究了平桥和拱桥的承受能力实验后,得到了如下的数据。 平桥 8 3 1 10 2 3 3 3 2 2 4 拱桥 11 6 10 12 14 14 10 6 6 11 14 得到的共识是:拱形承受能力大。但在数据中,发现同样一张平桥,各组实验中获得的承受力的能力却有很大的悬殊,一些承重能力强的甚至是超越了个别组的拱桥的承载能力。出现这样的情况,与教师活动前的指导有重要的关系。教师对活动的要求不明确,如:这个实验主要是研究平桥和拱桥的承载能力,作为对比实验,控制的变量很重要,但教师却没有重点要求。而是演示实验方法。这样的效果就很差了,之后就导致的情况有:部分学生在做平

6、桥的时候,将平桥两端在书本上的地方用手拉住按住,不让其变形;部分做拱桥的时候,将拱桥的拱足两端放入书本中间(即用书本抵住了拱足)。如此,学生活动得到的数据与原始数据有了很大的差距。同时也影响与后面拱形承载更大力的对比探究活动,有些小组利用了1、2个螺母去抵住拱足的时候,导致拱承载能力却没有之前实验的能力强。 消除干扰,追求实证。有些错误的数据是由于学生的主观意识造成的,特别是一些通过感官观察描述的探究数据。这样的无效数据让学生反思是觉察不出来的分析数据,如果讨论又会进入诡辩和争论。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应果断出击,消除干扰主观意识的因素。?改进实验、重做实验,引导学生发现错误的所在?我曾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在上测量摆的快慢一课时,做“改变摆的幅度”的实验,学生推测:摆的幅度越大摆的速度越快。有1个小组的实验数据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