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ppt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145168 上传时间:2025-07-11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97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地球可以满足人类的需要,但地球可以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是无法满足人类的是无法满足人类的贪婪。贪婪。甘地甘地1 1 第八章第八章 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第一节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环境自然资源与环境第二节第二节 从增长的极限到可持续发展从增长的极限到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第三节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2 2第一第一节 自然自然资源与源与环境境 一、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一、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3 3环境是指人类周围一切物质要素和信息要素的总合。环境的形成可区分为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自然资源是最重要的环境要素。4 4地球上自然资源地球

2、上自然资源自世纪年代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量自世纪年代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量已经超出了地球的再生能力。已经超出了地球的再生能力。目前人类的目前人类的透支消费透支消费是不能长期持续的。报告指出,是不能长期持续的。报告指出,由于人类的由于人类的过度消耗过度消耗,在过去的年间人类的经济,在过去的年间人类的经济活动使得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减少了,其中淡水活动使得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减少了,其中淡水 生物减少了;海洋生物种类减少;森林生物减少了;海洋生物种类减少;森林物种减少。物种减少。全球至少四分之一的鱼类已经被人类捕杀。据统计,全球至少四分之一的鱼类已经被人类捕杀。据统计,最近几年,有最近几年,有

3、9090的金枪鱼、旗鱼和鲨鱼等大型海洋的金枪鱼、旗鱼和鲨鱼等大型海洋食肉动物死亡。而在下个世纪,食肉动物死亡。而在下个世纪,1212的鸟类、的鸟类、2525的的哺乳动物和超过哺乳动物和超过3030的两栖动物都将面临灭绝的危险。的两栖动物都将面临灭绝的危险。对于幸存的动物来说,日子也并不好过。全球变暖会对于幸存的动物来说,日子也并不好过。全球变暖会令它们的生存越来越艰难。令它们的生存越来越艰难。自自19801980年至今,年至今,3535的红树林被砍伐,的红树林被砍伐,2020的珊瑚礁的珊瑚礁被破坏,另外被破坏,另外2020的珊瑚礁已经严重衰退。的珊瑚礁已经严重衰退。5 5我国自然资源特点我国自

4、然资源特点1.1.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大国之一。其中矿产资源探明储量潜在价值资源大国之一。其中矿产资源探明储量潜在价值居世界第三位;水能、太阳能和煤炭资源分别居居世界第三位;水能、太阳能和煤炭资源分别居第一、二、三位,石油资源居世界第八位;耕地、第一、二、三位,石油资源居世界第八位;耕地、草原面积居世界第四位,森林面积居世界第六位。草原面积居世界第四位,森林面积居世界第六位。自然资源丰富表明我国有较大的综合开发利用优自然资源丰富表明我国有较大的综合开发利用优势和潜力势和潜力。2.2.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是世界上我国人口

5、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是世界上人均资源占有水平较低的资源小国之一。我国人人均资源占有水平较低的资源小国之一。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均耕地面积只及世界人均水平的1/31/3,人均水资源,人均水资源为为1/41/4,人均森林与林地面积为,人均森林与林地面积为1/61/6,人均森林蓄,人均森林蓄积量为积量为1/81/8,人均草场面积为,人均草场面积为1/21/2,人均矿产资源,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为占有量为1/21/2,人均能源消费量为,人均能源消费量为40%40%。6 63.3.我国自然地理条件复杂,资源种类齐全,但我国自然地理条件复杂,资源种类齐全,但资资源质量不高源质量不高,自然生

6、产力低。在土地资源中,山,自然生产力低。在土地资源中,山地多,平地少,其中高于海拔地多,平地少,其中高于海拔500500米的国土面积占米的国土面积占全国国土面积的全国国土面积的3/43/4。在矿产资源中,矿种齐全配。在矿产资源中,矿种齐全配套,我国目前已发现矿产套,我国目前已发现矿产162162种,已探明有储量的种,已探明有储量的矿产矿产148148种,但是贫矿多,富矿少,组分复杂,综种,但是贫矿多,富矿少,组分复杂,综合矿多,单一矿少合矿多,单一矿少.4.4.我国我国资源分布不平衡资源分布不平衡,资源之间不匹配,资源,资源之间不匹配,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协调。我国资源配置状况不分布与生产力

7、布局不协调。我国资源配置状况不良,不得不南粮北调,北煤南运,南水北调,西良,不得不南粮北调,北煤南运,南水北调,西电东送电东送.7 7(1)(1)水资源危机。水资源危机。水资源危机。水资源危机。地球上的水地球上的水97%97%是咸水,是咸水,2%2%是两极冰是两极冰山,可饮用水只有山,可饮用水只有1%1%。在中国,。在中国,600600多个城市有多个城市有1/71/7以上的城市缺水,近以上的城市缺水,近5050个城市严重缺水,全国有个城市严重缺水,全国有1 1亿亿多人饮水十分困难,人均占水量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多人饮水十分困难,人均占水量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的1/41/4。(2)(2)耕地资源危

8、机。耕地资源危机。耕地资源危机。耕地资源危机。专家们认为沙漠化是地球癌症。我专家们认为沙漠化是地球癌症。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41.4亩,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亩,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的1/21/2,而且因生态破坏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国,而且因生态破坏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国土总面积的土总面积的1/31/3多,靠仅有的不足一亿公顷土地解决多,靠仅有的不足一亿公顷土地解决不断增加的人口所需的粮食将是十分艰巨的任务。不断增加的人口所需的粮食将是十分艰巨的任务。8 8(3)(3)森林资源危机。森林资源危机。森林资源危机。森林资源危机。中国森林覆盖率在世界排中国森林覆盖率在世界排

9、130130位,人位,人均森林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均森林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1/4,解放初长白山,解放初长白山森林覆盖率为森林覆盖率为82%82%,现为,现为14%14%。全世界与森林相依为。全世界与森林相依为命的生物,在不断消失,这样下去将会造成全球生物命的生物,在不断消失,这样下去将会造成全球生物圈的塌陷,从而造成无穷无尽的灾难,而这种势头也圈的塌陷,从而造成无穷无尽的灾难,而这种势头也许只需许只需3030年。年。(4)(4)海洋资源危机。海洋资源危机。海洋资源危机。海洋资源危机。全世界海域生态环境趋于恶化,主全世界海域生态环境趋于恶化,主要海洋的生物资源都在下降,中国也不例外,

10、舟山群要海洋的生物资源都在下降,中国也不例外,舟山群岛四大鱼类中的大、小黄鱼、墨鱼,面临灭绝,唯一岛四大鱼类中的大、小黄鱼、墨鱼,面临灭绝,唯一幸存的带鱼产量也逐年下降。幸存的带鱼产量也逐年下降。(5)(5)矿产资源危机。矿产资源危机。矿产资源危机。矿产资源危机。目前中国的有色金属矿产目前中国的有色金属矿产1/21/2以上将以上将出现萎缩。煤是中国的主要可利用资源,但可开采量出现萎缩。煤是中国的主要可利用资源,但可开采量只有只有360360年,抚顺、本溪的煤已经快采光了,几十万、年,抚顺、本溪的煤已经快采光了,几十万、上百万的职工如何安排成了当地政府的重大问题,更上百万的职工如何安排成了当地政

11、府的重大问题,更不用说全国的用煤了。不用说全国的用煤了。9 9一、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一、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一)自然资源的定义与分类自然资源的定义与分类 1.定义 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水平的自然因素和条件。自然资源含义的两个基本要点:(1)存在于自然界的各种自然力和自然物(2)能被人类利用生产经济价值的自然力和自然物1010 矿产资源(不可再生资源);2.2.分类分类 生物资源(如森林、鱼类、庄稼等);一般说来属可再生资源,保持自然平衡关系 流动资源(如风力、水力、太阳辐射等)应及时利用、收集或储存自然资源根据其存在状态、生成机

12、制、物质性质可分为三种类型:1111(二)自然资源租(二)自然资源租“租”(Rent)在资源经济学中常表现为资源价格与边际或平均开采成本的差。自然资源租根据其产生的条件可区分为不同类型资源租根据其产生的条件可区分为不同类型:(1)稀缺租金,它指供给没有弹性的自然资源相对于需求不足而获取的收益。1212(2)差异资源租金,指由于资源品位差异或开采难易程度差别而产生的收益。(3)垄断租金,这种资源租与自然资源储量无关,它是由自然资源的垄断性开采活动产生的。自然资源租说明,利用自然资源能够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益。1313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1)1)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助于发展的起步

13、和持续发展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助于发展的起步和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自然资源为经济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自然资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了发展、社会进步提供了基础基础。自然资源虽然自然资源虽然不对不对经济增长有经济增长有决定性作用决定性作用,但一个但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状况对其经济增长有很大的制约作国家的自然资源状况对其经济增长有很大的制约作用用。自然资源所提供的原料自然资源所提供的原料,对工业发展具有双重意义对工业发展具有双重意义:一是用于出口换汇一是用于出口换汇;二二是提供本国工业发展使用是提供本国工业发展使用。14142)自然资源丰富的劣势:经济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但

14、又不是全依靠自然经济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但又不是全依靠自然资源,科学技术、人力资本、管理水平、制度也是经资源,科学技术、人力资本、管理水平、制度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资源。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资源。若是简单地利用资源,社会并不会快速进步。没若是简单地利用资源,社会并不会快速进步。没有危机感或者是掠夺开发,会形成不重技术进步、不有危机感或者是掠夺开发,会形成不重技术进步、不求降低消耗的求降低消耗的行为方式行为方式。这是自然资源丰富带来的最。这是自然资源丰富带来的最大劣势。欠发达地区的生产成本、管理成本、交易大劣势。欠发达地区的生产成本、管理成本、交易成成本本都较发达地区高,抵消了自然资源成本价格

15、低廉的都较发达地区高,抵消了自然资源成本价格低廉的所谓优势。所谓优势。1515(三)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对社会来说就是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它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通过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使有限的稀缺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以保证社会福利最大化。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要考虑其在时间上的配置对社会最优目标的影响。可再生资源有自然生长率,维持其自然生态的平衡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其利用也存在时间上的合理配置问题。1616在资源的合理利用上,有三个问题需要注意。在资源的合理利用上,有三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发展中国家以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基础发展资源加工工业时,要注意利用这些工业的前向和

16、后向关联关系带动有关行业的发展,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二是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还与劳动、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以及技术水平相匹配;三是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1717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一一)经济发展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人类的生产活动改造了自然环境,使之更适宜人类的需要,这是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积极作用;但同时,生产活动产生的副产品-各种废物又污染了环境,对环境产生消极的破坏作用。经济发展中对于人类生存威胁最大的环境污染是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地污染。18181.1.水水污染染 水污染包括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对江河、湖泊、海洋和地下水资源的污染。同时水污染极

17、大地减少了人类的饮用水资源,由污染导致的水资源短缺将是今后制约经济发展和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1919阿塞拜疆苏姆加以特阿塞拜疆苏姆加以特阿塞拜疆苏姆加以特阿塞拜疆苏姆加以特2020世界淡水资源世界淡水资源世界上总水量中约世界上总水量中约9797是海水,不适于人类利用,是海水,不适于人类利用,淡水约淡水约3 3,其中约有,其中约有77.277.2被封闭在两极冰冠之被封闭在两极冰冠之中;中;22.422.4为地下水和土壤水分;为地下水和土壤水分;0.350.35在湖泊在湖泊和沼泽地里;和沼泽地里;0.040.04在大气中;在大气中;0.010.01在河流中,在河流中,可见,占淡水资源的

18、可见,占淡水资源的9090的淡水不易被人类利用。的淡水不易被人类利用。2121世界水资源利用情况世界水资源利用情况目前,世界上的水资源约目前,世界上的水资源约7070用于用于农业农业,而农业,而农业用水从农田返回河流的水量常常只有原供水量的用水从农田返回河流的水量常常只有原供水量的一半一半。占水资源。占水资源3030的的工业和居民生活用水中,工业和居民生活用水中,有有9090以上是可以重新利用的。以上是可以重新利用的。水资源匮乏是全球性的普遍问题。人类如果不能水资源匮乏是全球性的普遍问题。人类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人口,不能很好地解决经济用水和防有效地控制人口,不能很好地解决经济用水和防止污染等问

19、题,必将导致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止污染等问题,必将导致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和突出。尖锐和突出。22222.2.大气污染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污染物浓度达到有害程度,超过了环境质量标准的现象。凡是能使空气质量变坏的物质都是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目前已知约有多种。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另一种是气体状态污染物。气溶胶状态污染物主要有粉尘、烟液滴、雾、降尘、飘尘、悬浮物等。气体状态污染物主要有以二氧化硫为主的硫氧化合物,以二氧化氮为主的氮氧化合物,以二氧化碳为主的碳氧化合物以及碳、氢结合的碳氢化合物。2323俄罗斯最北部城市诺利尔斯克:俄罗斯最北部城市诺利尔斯克:

20、俄罗斯最北部城市诺利尔斯克:俄罗斯最北部城市诺利尔斯克:2424中国临汾中国临汾中国临汾中国临汾2525土地污染一般是指土壤污染。土壤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有害、有毒物质进入土壤,积累到一定程度,超过土壤本身的自净能力,导致土壤性状和质量变化,构成对农作物和人体的影响和危害的现象。土壤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和城市的废水及固体废物、大气中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通过沉降和降水落到地面的沉降物、以及农药、化肥、牲畜的排泄物等。3.3.土地污染土地污染2626印度东部奥里萨邦苏金达(印度东部奥里萨邦苏金达(印度东部奥里萨邦苏金达(印度东部奥里萨邦苏金达(SukindaSukinda):

21、27274.4.4.4.新型污染源新型污染源新型污染源新型污染源随着核能源使用的扩大,核辐射和核废料污染正成为新的迅速发展的污染源。还有微波通信带来的电磁污染等,以更隐藏的方式损害着环境。5.生态平衡的破坏生态平衡的破坏生态平衡的破坏就是指由于人类活动,破坏了生态系统自身的平衡性,使生态系统部分或全部丧失了自身调节能力。2828乌克兰切尔诺贝利乌克兰切尔诺贝利乌克兰切尔诺贝利乌克兰切尔诺贝利:2929据有关资料统计:据有关资料统计:长江流域由于上游森林的砍伐,使生态环境恶化,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面积从50年代的36万平方公里增至90年代的56万多平方公里,泥沙流入沿江湖泊,使

22、湖泊泥沙淤积损失库容量相当于12座大型水库。黄河源头地区七八十年代的卫星图片呈绿色,现在呈黄色,荒漠化面积增加速度为20%,由于源头地区过度开垦和乱采乱挖进行淘金,造成水土流失,水源短缺,上游土地干旱。1997年黄河上游水已降历史最低点。我国最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由于上游乱扒口引水,干流两段毁林开垦,造成水源枯竭。60年代塔里木河下游流量为13.3亿立方米,到1993年仅有1.26亿立方米。近20年两岸林地面积减少了62%,造成下游60万亩良田弃耕,目前已有5万人口面临生存危机,开始被迫外迁。3030对待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的观点对待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的观点:1)1)优先发展论优先

23、发展论:即人们常说的即人们常说的“先污染,后治理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的道路。2 2)停止发展论:停止经济发展,才能解决环境)停止发展论:停止经济发展,才能解决环境问题。问题。自然资源利用中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依存自然资源利用中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依存而又彼此制约的。保护环境是发展中国家持续、稳而又彼此制约的。保护环境是发展中国家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经济的定、协调地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必要条件,发展经济是保护,发展经济是保护环境的环境的物质基础物质基础。3131 (二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环境问题根源在于市场机制的缺陷,即经济活动会产生外部效应。环

24、境属于”公共物品”,”经济人”的理性行为在这里难以见到,人们不珍惜这种资源,因为这种资源的成本不计入产品的价格,从而产生负的外部效应,即生产者的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解决负的外部性的办法:一是通过政府的公共治理使外部效应内在化。二是政府也可以通过制定某些规定来限制负外部效应的产生。3232 另外,另外,政府政府还应该考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1)大力发展经济,消灭贫困。这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2)控制人口增长。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环境污染与人口密度是成正比的。(3)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4)改进生产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这样可以提高环境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生

25、产对环境造成的损害。3333 第二第二节从增从增长的极限到可持的极限到可持续发展展 一、增长极限论 二、对增长极限论的批评 三、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原则四、可持续发展指标及其构建3434基本观点:如果实际上自然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关系不发生重大变化,由于粮食短缺,资源耗竭,污染严重,世界人口增长和工业生产能力等因素的变化,人类将被推向它的极限耗尽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资源。人们把这一理论称为福雷斯特尔福雷斯特尔麦多斯模型麦多斯模型。一、增长极限论一、增长极限论 3535 1经济增长因素及变化特点 麦多斯把人口增长、粮食供应、资本投资、环境污染和资源耗竭看作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五个主要因素。他认为这五种影响因

26、素都呈指数增长,人口增长引起粮食需要的增长,经济增长引起不可再生自然资源耗竭速度的加快和环境污染程度的加深。因此,人类迟早必然会耗尽资源。断言2100年到来之前,人类社会就会崩溃。3636 2反馈回路原理 “增长极限论”用反馈回路原理来解释上述五项增长因素的变动。“反馈回路”是联接一个活动和它对周围状态所发生的效果之间的封闭线路。一个活动的结果成为影响下一个活动的依据,是不断循环调节的过程。3737 在正的反馈回路中,增加回路中的任何一个因素,都将引起一系列的变化,使得最初变化的因素增加得更快。当正的反馈产生急剧的增长时,负的反馈回路趋向于控制增长和保持一个体系处于某种稳定状态。反馈回路分为正

27、的反馈回路和负的反馈回路两类。3838人口增长的反馈回路人口增长的反馈回路包括:正的反馈回路:出生率和两代人间隔时间;负的反馈回路:死亡率。39394040资本增长的反馈回路包括:资本增长的反馈回路包括:正反馈回路:投资可以增加工业资本存量。资本越多,产量越多,产量中的一部分将转变为投资。投资增长越快意味着资本存量越多,从而可以生产更多的产品。在这里资本存量是工业生产增长的约束因素,它的增长取决于投资率水平以及投资资本产出之间的循环促进,这个回路是工业资本形成的正反馈回路。负反馈回路:资本平均使用年限和每年磨损数量直接影响下一期的资本存量,这是负的反馈回路。4141对食物因素的分析:对食物因素

28、的分析:生产粮食所需要的首要资源是土地。最近的研究指出,地球上适合于农业的土地,大约最多有32亿公顷(l公顷=100公亩)。目前,最富饶的大多数可以生产粮食的土地,约占总数一半,已经耕种。其余土地在准备为生产粮食以前,需要投入大量资本,加以清除、灌溉,或者施肥,才能生产粮食。最近,开垦新土地的费用每公顷在215到5275美元不等。在荒无人烟的地区开垦土地,平均费用是每公顷1150美元。按照粮农组织的一份报告,即使目前世界上迫切需要粮食,开垦更多的土地进行耕作,在经济上也是不可行的。4242土地收获量每翻一番会比上一次更加昂贵。土地收获量每翻一番会比上一次更加昂贵。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叫做我们可以

29、把这种现象叫做成本增加定律成本增加定律。对过去农业收获的成本进行评估对过去农业收获的成本进行评估:世界粮食生产从世界粮食生产从 19511951年到年到19661966年增加年增加3434,农场经营者在拖拉机上,农场经营者在拖拉机上的支出每年增加的支出每年增加6363、在氮肥上的投资每年增加、在氮肥上的投资每年增加146146、农药的使用每年增加、农药的使用每年增加300300。显然,下一次增加。显然,下一次增加3434,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本和资源。,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本和资源。4343决定人口增长的正反馈回路也直接产生对粮食的指数增长的需求。未来粮食的供给,既取决于土地和淡水资源总量,还取决于农

30、业资本,而后者又决定于资本投资回路,不可再生资源决定了资本存量增长的空间。因此,将来粮食生产的扩大也必然决定于不可再生资源的可利用性。麦多斯认为不可再生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总有耗尽的时候。4444 麦多斯认为,上面对各个因素的分析是独立进行的,而在实际生活中,人口、资本、食物、可再生资源和污染是相互影响的。人口增长拉动粮食生产增长,农业和工业发展需要更多的资本形成,资本存量的增长和经济发展必然会消耗更多的资源,同时形成更多的污染。为了揭示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麦多斯等建立了“世界体系模型”,通常称为“世界模型”。在该模型中,利用连锁着的反馈回路,揭示“世界体系中增长的原因和极限”。3 3“世

31、界模型世界模型”4545首先,利用人口学、经济学、农艺学、地质学和生态学相关学科的理论,归纳五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反馈回路结构。其次,根据已有资料,确定每一个因果之间的数量关系,对因果关系进行计量分析。再次,计算出一段时期中所有这些因果关系同时发生的作用。最后,通过改变基本假定的数值来考察世界模型的效果,确定影响体系行为的最关键的因素。(1)模型的建立:)模型的建立:46464747(2 2 2 2)模型结论:)模型结论:)模型结论:)模型结论:经过反复调整,“世界模型”得出的结论表明,现在的世界体系在2100年以前必然崩溃。因此,西方经济学家称这个模型为“世界末日模型”。(3 3 3

32、3)避免崩溃的)避免崩溃的)避免崩溃的)避免崩溃的具体措施具体措施具体措施具体措施分析原因在于两个占主导地位的正反馈回路产生了人口和工业资本的指数增长。首先,在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之间增加一个回路,使新生人口等于该年预计的死亡人口,实现人口的零增实现人口的零增长长。其次,在投资和折旧之间增加一个回路,使投资率等于折旧率,实现资本存量的零增长实现资本存量的零增长,实现全球的均衡状态。4848均衡状态中的增长均衡状态中的增长收集废料的新方法,以减少污染,并使被抛弃的收集废料的新方法,以减少污染,并使被抛弃的 物质可用于再循环;物质可用于再循环;更有效的再循环技术,以降低资源消耗率;更有效的再循环技术

33、以降低资源消耗率;更好的产品设计,以延长产品寿命和便于修理,更好的产品设计,以延长产品寿命和便于修理,结果是资本的折旧率最小;结果是资本的折旧率最小;利用最无污染的太阳能;利用最无污染的太阳能;在更完备地理解生态关系的基础上,使用控制天在更完备地理解生态关系的基础上,使用控制天 然害虫的方法;然害虫的方法;医学进步能降低死亡率;医学进步能降低死亡率;4949二、对增长极限论的批评二、对增长极限论的批评(一一)关于人口增关于人口增长 现在一般认为人口并不是始终都具有指数增长的性质。著名经济学家列昂惕夫(Leontief W)否定了人口总是按照一定的增长率呈指数增长的结论。5050(二二)关于食

34、物供关于食物供给 列昂惕夫等人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发展农业,增产粮食和通过部分进口来解决食物供给问题。发展中国家在耕地资源利用和提高土地生产率方面依然有很大潜力。另外,一些发展中国家“绿色革命”的成就,也说明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的空间还十分广大。在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后,满足世界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5151(三三)关于不可再生关于不可再生资源源 反对“经济增长极限论”的学者认为,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并不是地球上拥有资源的全部,仅仅是陆地地表资源贮藏而已,在地壳的更深处还拥有目前开采技术尚不能开发的大量资源,在广阔的海洋里和海床中还蕴藏更多的矿产资源。而且,随着开采和加工技术的

35、进步,过去不能开采和加工的低品位矿藏资源也会逐步得到利用,科技发展还会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5252(四四)关于关于环境境污染染 “增长极限论”把经济增长与污染对立起来,看作不可调和的矛盾。批评者承认污染与增长之间的密切联系,但他们试图协调二者的关系,寻求既不影响经济增长又可以把污染控制在最低限度的途径。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有发达国家的前车之鉴,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应该把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5353三、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原则三、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及原则 1.1.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换句

36、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5454可持续发展因素分析可持续发展因素分析:(1)人口因素:控制人口增长,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2)自然资源:改变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改善自然利用率,促使自然资源永续利用。(3)环境因素:保护和改善环境 (4)制度因素:5555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1)可持续发展并不否定经济增长,但改变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2)可

37、持续发展要以自然资源为前提,同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实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提高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减少废物排放。(3)由资源型经济过渡到知识技术型经济,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与合理布局,开发应用高新技术。(4)可持续发展要求公平和效率的统一。(5)可持续发展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同社会进步相适应,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56562.2.可持续发展基本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原则(1)公平性原则(Fairness);指人类在分配资源和获取收入上的机会均等。一是代内公平即同代人的公平。要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机会均等,以实现他们较好生活的愿望。二是代际公平即世代平等。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当代人要

38、合理利用资源,不要损害后代人获得发展的能力。三是公平分配有限资源。5757(2)可持续性原则(Sustainability):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指人类自身的繁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是保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3)共同性原则(Common):地球是一个整体,要求地方的决策行为应该有助于全球整体的协调。5858四、可持续发展指标及其构建四、可持续发展指标及其构建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原则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原则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原则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原则:用指标体系去描述评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状况、用指标体系去

39、描述评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状况、水平和趋势,其基本目的在于寻求一组具有典型水平和趋势,其基本目的在于寻求一组具有典型代表意义同时能全面反映可持续发展各方面要求代表意义同时能全面反映可持续发展各方面要求的特征指标,这些指标及其组合能够恰当地表达的特征指标,这些指标及其组合能够恰当地表达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定量判断定量判断。指标体系的构建一般应遵循下列几项原则指标体系的构建一般应遵循下列几项原则:科学性、简明性、协调性、整体性、区域性、稳科学性、简明性、协调性、整体性、区域性、稳定性、动态性、可操作性。定性、动态性、可操作性。59591.1.环境经济学方法环境经济学方法计量

40、自然资源损耗和环境损失,应用经济学收益-成本分析方法决定资源的配置、评价人类活动的实际效果。修正单纯反映经济增长数量内容的国民生产总值(GNP)指标的方法。SSNNP=NNP-DE-DNC 创立可持续指标: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总资产存量不会减少,以保证代际和代内的公平性。也即,资产的储蓄率大于资产存量的消耗率 新国家财富方法:(世界银行)改变了传统方法中以人造资产作为确立财富主要标准的做法2 2社会社会经济统计学方法学方法 6060国外可持续发展指标国外可持续发展指标1)1)1)1)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

41、标体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最早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可以追溯到联合国开发计划最早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可以追溯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UNDPUNDP)于)于19901990年提出人文发展指数(年提出人文发展指数(HDIHDI),强调),强调了人在发展中的中心地位。该指标体系以预期寿命、教了人在发展中的中心地位。该指标体系以预期寿命、教育水准和生活质量三项变量为依据。育水准和生活质量三项变量为依据。HDIHDI综合反映了卫综合反映了卫生与健康水平、教育水平、经济和生活水平,能较全面生与健康水平、教育水平、经济和生活水平,能较全面地反映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地反映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自

42、自19901990年以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每年都发布世界各国年以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每年都发布世界各国的人文发展指数(的人文发展指数(HDIHDI),在世界许多国家或地区颇有),在世界许多国家或地区颇有影响。不足之处是影响。不足之处是HDIHDI过于偏重对现状的描述和对历史过于偏重对现状的描述和对历史序列的分析,在可持续发展预测方面作用不大。序列的分析,在可持续发展预测方面作用不大。61612)2)世界银行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世界银行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世界银行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世界银行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世界银行对世界银行对OECDOECD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进行了调的可持

43、续发展指标体系进行了调整,将整,将OECDOECD建立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用到四个建立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用到四个基本的领域(环境、社会、经济和机构),于基本的领域(环境、社会、经济和机构),于19951995年年9 9月公布了一套以月公布了一套以“国家财富国家财富”作为衡量可持续发展依据作为衡量可持续发展依据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将将“国家财富国家财富”分分解为自然资本、人造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四个解为自然资本、人造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四个部分部分,否定了传统的以人造资本为依据来衡量可持续,否定了传统的以人造资本为依据来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方

44、法,赋予了可持续发展以科学的内涵,动态发展的方法,赋予了可持续发展以科学的内涵,动态地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地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足之处是不同国家的基础条件以及地理空间的不足之处是不同国家的基础条件以及地理空间的不均衡在该指标体系中未得到较好的体现,同时,由不均衡在该指标体系中未得到较好的体现,同时,由于该指标体系所提倡的试图以单一货币尺度对一个国于该指标体系所提倡的试图以单一货币尺度对一个国家的总财富进行衡量的方法在现阶段乃至将来一段时家的总财富进行衡量的方法在现阶段乃至将来一段时期内都较难解决,使得该指标体系的应用受到很大的期内都较难解决,使得该指标体系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限制。

45、62623)修正的国民生产总值(修正的国民生产总值(修正的国民生产总值(修正的国民生产总值(ANPANPANPANP)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该指标体系由LeipertLeipert和和ChristainChristain提出,对国提出,对国民生产总值(民生产总值(GNPGNP)进行了修正,将现行统计下的)进行了修正,将现行统计下的GNPGNP扣除扣除 自然自然 和和 人文人文 两大基本部分的虚数,即两大基本部分的虚数,即扣除了现实中不属于真正财富累积的虚假部分,扣除了现实中不属于真正财富累积的虚假部分,用经过这样调整的国民生产总值(用经过这样调整的国民生产总值(AN

46、PANP)来衡量国)来衡量国民经济的发展。民经济的发展。该指标体系更准确地衡量了国家或地区的实质该指标体系更准确地衡量了国家或地区的实质性进步,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质量和进程,有利性进步,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质量和进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监测、调控和预警,但目前尚未于可持续发展的监测、调控和预警,但目前尚未进入实用阶段。进入实用阶段。6363国内的可持续发展指标国内的可持续发展指标1)1)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提出的可持续发展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提出的可持续发展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提出的可持续发展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以牛文元为首

47、的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以牛文元为首的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自自19991999年开始至今连续推出了年开始至今连续推出了4 4个年度的个年度的中国可持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续发展战略报告,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研究原,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研究原理,提出并逐步完善了一套理,提出并逐步完善了一套 五级叠加,逐层收敛,五级叠加,逐层收敛,规范权重,统一排序规范权重,统一排序 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该指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层和要素标体系分为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层和要素层五个等级,系统层将可持续发展总系统解析为五大层五个等级,系统层将

48、可持续发展总系统解析为五大子系统: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子系统: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智力支持系统,变量层共采用统、社会支持系统、智力支持系统,变量层共采用4545个个 指数指数 加以代表,要素层采用了加以代表,要素层采用了219219个个 指标指标,全面,全面系统地对于系统地对于4545个指数进行了定量描述。个指数进行了定量描述。6464该指标体系属于复合的、庞大的和具有理念性结该指标体系属于复合的、庞大的和具有理念性结构的指标体系,采用了可测的、可比的、可以获构的指标体系,采用了可测的、可比的、可以获得的指标,首次对中国各省市区可持续发展进

49、行得的指标,首次对中国各省市区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了全面而系统的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但由于其指标数量过于庞大,指标的选用价值。但由于其指标数量过于庞大,指标的选取人为因素影响明显,而且有些指标相关密切,取人为因素影响明显,而且有些指标相关密切,同时一些指标的计算出现重复,从而影响到评价同时一些指标的计算出现重复,从而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65652)2)2)2)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提

50、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标体系标体系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是由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和中该指标体系是由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国21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联合成立的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联合成立的 中国可持续发展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指标体系研究 课题组提出的。该指标体系包括经济、课题组提出的。该指标体系包括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科教六大部分。该课题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科教六大部分。该课题组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分为两种:组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分为两种:描述性指标描述性指标和和评价性指标评价性指标。该指标体系描述性指标共有。该指标体系描述性指标共有196196个,其个,其中经济中经济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