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读后感.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535311 上传时间:2022-02-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读后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读后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读后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读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读后感.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读后感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00 字读后感此诗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天宝十三载(754) ,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武某或即其前任。为送他归京,写下此诗。 “岑参兄弟皆好奇” ( 杜甫陂行 ) ,读此诗处处不要忽略一个“奇”字。这首诗表现的情调是豪放的。全是关键在四个“雪”字,一送别前的雪景,二饯别时的雪景,三临别时的雪景,四送别时的雪景。故虽全诗转折突兀,结构错综变化,但以雪为中心线索抒情写景,章法严谨。起首四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为全诗发端,写出了塞外八月飞雪的奇景。 “如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

2、( 沈德潜说诗语 ) 。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乃传世佳句,传神地 描绘出了雪的皎洁 、鲜润、明丽与飞动。然而此语并非 出自偶然。南朝萧子显在 燕歌行中写下:“洛阳梨花落如雪”一句后,后人每每因袭之。岑参则反用梨花来喻雪,取喻新颖,确实是独具风神的妙喻。接下来四句写雪中奇寒,以“散入”一句为过度,笔触由大自然转入营幕中。 “瀚海”二句,似承实启,又将镜头从营幕中拉出,推向冰雪覆盖、万里云凝的塞外天地。“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应为第三层。复将镜头转回营幕中,区区 14 字,已将践别宴会上的急管繁弦写得淋漓尽致。写军营的奇寒,写冰天雪地的背景,写践别宴会的热闹,处处都在

3、刻画异乡的浪漫气氛,又无一处不显示客中送别的复杂心情。最后六句为第四层,写筵后送别,归客远去的情景。尤其是结尾处, 一个“空”字足以道尽万般离情, 余韵悠长,耐人寻味。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以下简称白雪歌 ) 可以说是唐代诗歌中的一朵奇葩。它既是一首边塞诗,又是一首送别诗,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雪与严寒,表现了送友惜别的深情。这首诗景色凄美。诗的起首四句为诗的发端, “如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 ”( 沈德潜说诗阵语 ) 特别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把人带入风雪弥漫、景物新奇的境地。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 ( 东方虬的春雪 ) 和“洛阳梨花

4、落如雪” ( 萧子显燕歌行 ) 是以花喻雪, 匠心略同, 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得让此诗三分。诗人将北国冬天的雪花比作南方春天的梨花,使严寒之中透露出盎然春意,别有一番情趣。冬天,百花藏形匿影,百虫声销迹灭,到处是一片荒凉的景色:衰败的枯草,凛冽的北风,天空中愁云密布,大地上冰天雪地。面对此景,人的心境应该是惆怅、 凄苦的,然而诗人却能别出心裁, 笔锋一转,把这令人凄清的雪花化为春日之梨花,给全诗增加一点亮丽的色彩。诗人能从雪花联想到梨花,目然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如雪莱所说,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大雪纷飞, 满眼是银白世界, 然而,在这皑皑白雪中,中军帐上那一面鲜红的旗帜就格外引人注目。这

5、冷色基调上的一星暖色,一方面衬得整个画面更加洁白、凄寒,另一方面又给人以活力, 给人以火热的激情, 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这是诗中又一处精彩的奇笔。在这凄美的景色中,诗人设宴送别归京的友人,那场面该是何等的动人。唐诗中送别诗较多, 各有千秋。 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劝勉友人别效儿女忸怩之态,反映出送别时的豪迈情怀 ; 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表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 而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酒石酸中含情,频频劝酒声中自有无限情意,诗中流露出一种别时的愁情。而白雪歌的别时场面与众不同,诗人在冰天雪地的中军帐为友人设

6、宴饯行,那友情当是非比寻常。诗中对送别的具体情景着墨不多,采用的是侧面烘托。诗中用音乐来烘托送别的场面,而写音乐又不是侧重其本身,而是选用几种有代表性的边塞器乐胡琴琵琶与羌笛,引入无限遐想,这里既有边地音乐的韵味,又有急管繁弦的热烈欢快的场面。在这奇寒的荒漠边地,诗人曾和友人同甘苦,共患难,这关系自然更加密切,情意自是更加深厚,而那既热闹又略带凄苦的音乐声正是传达了这种欢快之中更有离别时的惆怅心情。送行的酒宴一直持续到垂暮时分。诗人送友人出了辕门,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 依依惜别之情跃然纸上。 “去时雪满天山路” ,雪大风狂,归途遥远,诗人的心中既有惜别的深情,又有隐隐的担忧,情绪极为复杂。

7、“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一句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有异曲同工之妙。友人已经上路,而诗人依然站在雪地里,久久望着友人远去的马蹄印而不愿离去,这是为什么呢?是感叹“相见时难别亦难,还是担忧友人“长路关山何时尽”?是在内心安慰友人 ?莫愁前路无知己” ,还是怨恨“春风不度玉门关” ?悠悠情思如同那茫茫白雪一样, 绵绵不断, 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这首诗气势宏大, 写景既从大处落笔, 又从细处着墨,把美丽的雪景写得形象生动,同时写景中又抒发了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愁情,可以说是景中含情,达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艺术境界。诗的语言优美。诗中利用换韵与送到场景的转换,形成跌宕多姿的旋律。 起音入声韵, 急促激烈,与风雪相映衬,继而是阳春白雪,出现春暖花开的美景,再是“冰泉冷涩弦凝绝”,出现滞涩的场面,末尾渐入徐缓, 大有“余音绕梁,三日不三绝”的韵味,让人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