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驾驶案件的分析和思考.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4542657 上传时间:2022-02-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16.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醉酒驾驶案件的分析和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醉酒驾驶案件的分析和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醉酒驾驶案件的分析和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醉酒驾驶案件的分析和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醉酒驾驶案件的分析和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醉酒驾驶案件的分析和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醉酒驾驶案件的分析和思考.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r:r:xnnin:ni iiunr Bgggtm mpE iminnnLmnn:ooOZNNAfy86TLNSM8zHdno&IAnl :呐螺泅心登 3KeH关于醉酒驾驶案件的分析和思考2016-11-15 09:51:22来源:内蒙古长安网责任编辑:杨乐(本文版权所 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危险驾驶罪入刑后,关于醉酒驾驶犯罪案件的处理引发社会关注。本文 从分析 醉酒驾驶案件审理情况入手,通过研究处理此类案件司法实践中存在的特点、 问题及原因入手,针对刑法修正案(八)实施以来额尔古纳市人民法院审理醉 酒驾驶案件进行分析和思考,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更有效打击该类犯罪行 为,减少醉酒驾驶犯罪的发

2、生,保护人民群众 的生命财产安全。一、额尔古纳法院办理“醉驾”案件基本情况自2011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将醉酒驾驶正式入刑后,截至2016年 5月1日,额尔古纳市人民法院共受理醉酒驾驶机动车上路行驶类危险驾驶案 件74件,审结71件,判处72人,所审结的案件中因酒驾行为致他人受伤的 36人,造成自己受伤的19人。通过统计分析,在“醉驾”案件的审理中发现以下特点:1、被告人以男性为主,中年人居多。由于受酒文化的影响,醉驾行为主 要集中在男性,该院审理的71起醉酒危险驾驶案件中,72名被告人 有69名 男性,只有3名女性。年龄分布上35-59岁的48人,20-35岁的24人。2、低学历、低

3、收入者居多。72名被告人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51人, 占%,大专文化以上的仅6人,占 ;个体经营者14人,占,无固定职业者 43人,占。3、小型客车、摩托车占多数。由于近年额尔古纳市旅游业的发展,小型载人 客车增多,72名被告中,有26人驾驶的是小型普通客车,占 ;有30人驾驶 的是摩托车,占。4、缓刑适用率较高。因为犯罪主观恶性不大,均未造成严重后果,因此72名 被告人中有58人适用缓刑,缓刑适用率达。5、“醉驾”案件逐年增多。2011年5月1日至2014年5月1日三年期 间额 尔古纳市人民法院受理的危险驾驶罪案件仅为3件,2014年5月1日至2015 年5月1日受理该类案件为17件,20

4、15年5月1日至2016年5月1 口受理该 类案件数量就达到了 54件。二、“醉驾”案件反映的问题及成因分析1、驾驶人员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淡薄,醉驾入刑宣传力度还不够。驾驶 人员学历普遍较低,法律意识淡薄,对醉驾入刑缺乏基本认识,对具体处罚不 了解。大部分被告人主观认为醉酒驾驶仅是针对汽车、货车等,并不知道醉酒 驾驶同样适用于两轮摩托车。并且,醉酒驾驶人员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驾驶技 术,一般认为喝一点酒不会有事,更不会有大事。2、驾驶人员存在侥幸心理。被告人大多认为对本市城区道路熟悉,车 辆行人通行少,且交警部门设卡检查较少,在这种侥幸心理的驱动下,无证驾 驶、超速驾驶、严重超载、不戴安全帽驾驶

5、、醉酒驾驶等成为了一种普遍现 象。3、劝酒等不良风俗习惯影响较深。酒文化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特别是 蒙古民族有着真诚、豪爽的酒文化,在这种酒文化下,经常会出现过度的劝 酒、饮酒超量等现象。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导致大多数人习惯晚上宴请、款待, 必然造成夜间成为酒驾案件发生的高峰期,加之夜间照明不好,更容易发生交 通事故。4、四是违法成本低,威慑力不大,难以彻底消除醉驾。因刑法对危险驾 驶罪的处罚只规定了拘役刑,在实践中,法院对被告人适用缓刑的比例较高, 判处的罚金数额也比较低,被告人违法成本低,威慑力不大,难以彻底消除醉 驾。三、预防“醉驾”案件发生的对策建议1加强法律宣传。应当以更丰富的形式对刑法

6、修正案(八)关于 “醉驾”的新规定进行宣传,扩大宣传范围,尤其加大针对低收入、低学历群 体的宣传力度。严查城镇、乡村公路的“醉驾”案件,从而有 效减少重大交通 事故的发生儿率。2、交警部门要加大对小型客车、摩托车驾驶群体的整治工作。在乡镇, 摩托车以及电动车数量不断激增,已成为农村群众代步的重要工具。所以,交 警部门要积极打击无证、无牌摩托车和违规驾驶的行为,及对小型客车无证驾 驶、超速驾驶、严重超载的行为,特别要加强对乡镇的法制宣传和打击力度。3、进一步规范驾驶人员培训、考试制度,严把办证、安全教育关。驾驶 人员参与法律法规和安全教育必须达到规定学时。通过对交通法律 法规、车辆 操作技术的系

7、统学习,培养驾驶人较强的安全意识和良好的驾驶素养,减少侥 幸心理,有效遏制醉驾。4、倡导积极健康的酒文化。要在全社会倡导积极健康的酒文化,引导公 民树立健康饮酒、适量饮酒的理念。加强饭J占、娱乐场所的提醒责任,对开 车前来消费的顾客及时劝止酒后驾车行为。通过多种方式,使,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观念深入人心,使全社会形成禁止酒驾、文 明驾车的浓厚氛围。5、建立打击醉驾的长效机制。加强常查处力度,根据此类案件易发时、地 待点,加大醉驾的执法与司法力度,严查酒后驾驶行为,有效整治社会交通秩 序,各级地方政府要在全社会营造“绿色交通,绿色驾驶”的良好社会环境。6、公务员在醉驾上更应率先垂范。作为公

8、务人员本身就更负有遵守法律 规 定,接受法律监督的义务,且由于公务员犯罪将被开除,故更应该加强对公务 员醉驾的处罚和监督,使其对醉驾产生清醒的认识,从而通过内心的约束自 己,远离醉驾,做好表率。7、加大执法力度。酒驾入刑的前提是严格执法,严查醉驾需要更严格的执法 力度和更多警力,公安交警作为“醉驾入刑”法律的执行者和打卫者,要切实 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执法,要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不为亲情和危险所 动,切实做到落入实际、深入人心。在肯定和期待“醉驾入刑”能更好地发挥 刑法预防和惩治醉驾行为功能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刑法作为社会最 后一道防线,应当具有 的谦抑性,只有运用多种手段,加强社会综合治理,才能真正消除醉酒驾驶行为存在的土壤。人们常说“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 泪”,请司机朋友们珍爱自己及他人的生命,为自己负责,为家庭幸福负责。(作者:额尔古纳市人民法院谢风华、陈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